12.30 華為“備胎轉正”啟示錄

華為“備胎轉正”啟示錄

時代週報記者 曾憲天 發自廣州

華為在2019年5月遭遇的困難,通過技術的儲備與研發去克服。

“我們自己生存也沒有問題。”12月27日,在華為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7個月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為2019年經營狀況良好,預計從2022年開始,公司將會渡過暫時困難期,迎來規模性增長。

2019年5月,華為面臨美國供應商的集體“斷供”,以及技術封鎖等。

2019年5月17日,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發佈員工信稱,華為預先在多個領域打造了應對極限生存情況的“備胎”技術和器件(芯片)等。華為保密櫃裡的備胎芯片將“全部轉正”,以確保公司大部分產品的戰略安全和連續供應。

2019年8月9日,華為發佈操作系統鴻蒙OS。

2019年12月27日,華為方面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鴻蒙OS不是另外一個Linux、安卓、iOS,而是面向未來5G物聯網時代,適應全場景智慧化萬物互聯設備的下一代操作系統。

華為方面也強調,華為有能力發展自己的操作系統和生態。在無法繼續使用安卓操作系統的情況下,華為隨時可以啟用鴻蒙OS。

“所謂實體清單,短期會有影響,但總體未必全是壞事。”12月27日,艾媒諮詢CEO張毅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長遠發展中的利好影響不僅聚焦於華為,國內諸多科技創新領域也均會在這場“國產化”浪潮中有所獲益。

攻克高端技術漸成趨勢

“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科創領域,中國大多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張毅表示,這些新技術的應用,都需要大量的數據和先進算法來不斷完成訓練和迭代優化,中國市場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張毅也表示,國內硬件領域大多也處於較為領先的發展水平,不過比較突出的不足,是在芯片領域十分薄弱和落後。

2019年3月,中信建投證券在研報中分析稱,美國的半導體元器件產品(芯片)在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領域佔據絕對優勢。

不僅是華為,包括OPPO、vivo、小米等中國頭部手機廠商都對美國半導體元器件高度依賴,一旦美方停止供貨,將受到較大的打擊和影響。

中美在高新技術上的差距,也警示和倒逼了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在技術體系和供應鏈等方面加強自研或國產替代化,以保證供貨安全。

2019年12月4日,光大證券發佈的分析報告指出,長期以來,中國企業在DRAM、NAND、CPU、GPU、FPGA等高端芯片領域幾乎是空白。

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國內終端廠商紛紛開始將供應鏈向國內轉移,這也將真正發揮出下游帶動上游發展的作用,半導體等核心零部件的國產替代正加速進行。

2019年6月,日本研究機構對華為P30 Pro進行了拆解,結果顯示全部1631個元器件中,美企提供的僅有15個,佔0.9%,來自中國大陸的元器件數量雖不及日韓,但總成本比重已攀升至榜首,達38.1%。

國產化替代進程不止發生在手機行業,同樣出現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領域。

2019年12月27日,美能華智能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童先明也對時代週報記者介紹稱,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發展需要強有力的芯片作支撐,以往海外芯片確實市佔率較高,不過如今國內廠商芯片設計能力也越來越強大,提供的可量產化芯片種類也越來越多。

“國產化一定是大勢所趨。”童先明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實體清單事件也讓諸多國內科創企業產生了憂患意識,更為主動地研發核心科技。未來國內芯片等各類元器件細分領域會越來越豐富,各個相關的產業空間也將逐漸被填補。

巨頭入局各顯神通

正如童先明觀察的那樣,過去較為薄弱的國產芯片領域,如今正呈現百花齊放的發展新局面。

例如基帶芯片領域的展銳、翱捷;電腦CPU領域的兆芯、龍芯;指紋芯片領域的匯頂科技;內存接口芯片領域的瀾起科技;消費電子SOC領域的全志科技、瑞芯微;功率芯片設計領域的新潔能,斯達半導體等。

資料顯示,華為海思旗下芯片主要包括手機SOC芯片(麒麟)、服務器芯片(鯤鵬)、人工智能芯片(昇騰)、5G芯片(天罡、巴龍)、專用芯片(凌霄等)。華為方面提供的信息顯示,旗下各類芯片在2019年內均發佈了新款產品,性能、能效、算力等參數在各相應領域中也均處於全球領先的水平。

除芯片領域原本的生產廠商外,行業還迎來了以阿里為代表的互聯網、雲計算企業。

“要想在軟硬件系統中佔領先機,相關領域的芯片佈局和研發就顯得尤為重要。”2019年12月27日,阿里雲創新產品線負責人、研究員張獻濤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芯片是軟件和硬件之間的連接器,該領域的佈局研發對於雲廠商來說至關重要。

光大證券分析報告也指出,近年來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呈現寡頭壟斷格局,不過隨著國內相關企業的資金投入和技術突破,國內半導體設備廠商在細分領域正逐步打破國外壟斷,加速國產替代化的進程。

除以高端芯片為代表的國產硬件領域飛速發展外,中國各行各業也正加速數字化轉型創新。阿里、騰訊、美團、京東、百度等互聯網巨頭,不斷通過各自差異化的行業賦能手段,向各類傳統行業整體輸出其互聯網生態能力,幫助傳統行業更好地實現數字化創新轉型。

科創升級成風向

科創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持續性支持。

《人民日報》於2019年6月3日發表時評稱,創新離不開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撐,不斷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專利制度,科學合理的產業政策,針對性強的稅收優惠等,都是鼓勵創新的有效手段。

“相關部門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扶持力度非常大。”童先明也介紹稱,例如優質的辦公空間環境、資金政策支持、促成商務應用對接等非常多元化的方面,政府都會給與科創企業相應的政策紅利。

“在政府層面的帶動下,科技創業已成為一種新風向。”張毅介紹稱,多年來國家、省市級創新創業大賽各地開花,能很明顯地感受到,創業團隊和項目正從圍繞商業模式創新,轉向圍繞核心技術革新。

張毅也總結了目前科創產業的幾個發展新趨勢,過往一味注重落地應用,現在轉向越來越重視基礎研究領域的深化,再由此向上延伸至關鍵的核心技術項目的模式。

張毅表示,以技術為中心的創新創業氛圍已經形成;資本市場也出現轉向,從以往只注重應用導向項目投資,到與基礎研究、技術壁壘型項目投資並存的發展格局。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