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山疙瘩”裡如何脫貧?找對路子不難

“山疙瘩”裡如何脫貧?找對路子不難

“山疙瘩”裡如何脫貧?找對路子不難

在扶貧攻堅工作中,只有通過做大做強做優扶貧產業,才能提升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但在麻栗坡縣鐵廠鄉坪子村由於受自然條件限制,很多產業無法發展。群眾增收成為最大難題。作為掛鉤坪子村的文山州道路運輸管理局又該如何補齊這一短板?日前記者來到實地進行了採訪。

“山疙瘩”里如何脱贫?找对路子不难“山疙瘩”里如何脱贫?找对路子不难
“山疙瘩”里如何脱贫?找对路子不难

一座座聳立的大山,漫山遍野的石頭、一畝土地有一半是石頭。石頭縫裡種的各種農作物格外顯眼,這裡就是麻栗坡縣鐵廠鄉坪子村。人工修築的臺地和石頭縫裡生長出來的玉米,就是當地村民一年的口糧。

從現實出發,發展種植產業顯然不現實。於是養殖業成為發展唯一途徑。那麼能養什麼,收益如何?駐村工作隊不敢輕易決定,先後從州級和麻栗坡縣邀請養殖專家實地考察,充分聽取專家建議後,決定從養雞和養牛、養豬等傳統養殖業入手。坪子村委會普雷寨村小組建檔立卡戶雷祖言依靠技術員的指導,今年成功試養了1000只雞,目前已賣出80多隻,除去成本獲利1300多元。

“山疙瘩”里如何脱贫?找对路子不难

麻栗坡縣鐵廠鄉普雷寨村民 雷祖言:“一般在這個石縫裡養雞,環境好,空氣好,適宜養殖。才百分之幾的概率生病,就看你的管理的問題了。”

“山疙瘩”里如何脱贫?找对路子不难

麻栗坡縣鐵廠鄉坪子村委會駐村扶貧工作隊長、第一書記 劉麗:“所有的這些疫情防治的藥都是免費提供給農戶,也請農技部門測算,就是一隻雞除去養殖成本以後,他的實際利潤就是在15元到20元之間。”

“山疙瘩”里如何脱贫?找对路子不难“山疙瘩”里如何脱贫?找对路子不难

首次嚐到甜頭的雷祖言對養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今雖然首批雞還未賣完,他又開始謀劃擴大養殖規模。他說一年出欄4-5批雞,一年也有幾萬元的收入。

“山疙瘩”里如何脱贫?找对路子不难

麻栗坡縣鐵廠鄉普雷寨村民 雷祖言:“下一步就是把這一批雞賣了,還要建一個雞棚,把養殖規模擴展大一點。”

“山疙瘩”里如何脱贫?找对路子不难

通過開展養殖技術培訓、協助農戶找市場銷售路子。有的貧困戶還申請了小額扶貧貸款壯大養殖業。養殖能繁母豬、能繁母牛的貧困戶,符合條件的政府還給予產業獎補。138戶貧困戶與麻栗坡農業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代種代養意向協議,和消費扶貧產品收購協議。通過一系列措施,當地養殖業不斷髮展逐漸壯大,成為村民們重要的經濟收入之一。但在駐村工作隊看來,單靠養殖業遠遠不夠。於是依託麻栗坡縣就業激勵獎補政策,有組織地輸送群眾外出務工或者就地就近務工。今年有勞動力的農戶家庭戶均有一到兩人在外務工,有的是全家出動。水槽村村民唐述榜過去一直在廣州打工,在全村率先建起了樓房。如今他已成一個包工頭,留在家鄉承包附近一些小工程,帶動轄區村民50多人就地就近務工,除了自己腰包鼓起來,也讓跟隨打工的群眾收入大幅增長。

“山疙瘩”里如何脱贫?找对路子不难

麻栗坡縣鐵廠鄉坪子村委會水槽村村民 唐述榜:“有些苦得多一點的,差不多五萬到六萬元一年。有些苦得少一點的,都是在三萬到四萬。普工就是看他做的時間長還是短,一般都是在兩萬多。”

“山疙瘩”里如何脱贫?找对路子不难

文山州道路運輸管理局自2015年初掛鉤麻栗坡縣鐵廠鄉坪子村以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通過動員引導、政策保障,宣傳發動,讓坪子村轄區141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63人)通過務工實現經濟增收。加上發展的養殖業也初顯成效。這兩項已成為當地群眾最大經濟收入。259戶貧困戶1024人實現脫貧。

“山疙瘩”里如何脱贫?找对路子不难

麻栗坡縣鐵廠鄉坪子村委會駐村扶貧工作隊長、第一書記 劉麗:“今年的脫貧標準是年人均純收入3750元。所以通過養殖和外出務工他們的收入都是大大的超過的。特別是有人外出務工的,年人均純收入可以達到一萬多。”

本臺:羅佳貴 楊元聲

製作:黃荷 王南

“山疙瘩”里如何脱贫?找对路子不难

《西疇精神》形象片 點擊上圖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