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梁啟超

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教育來自生活的點滴,家庭是教育的主戰場。我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對一個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就已經受到教育了。

教育正是一個持續施以水和陽光的過程。真正的教育不在黑板、不在書本,而在點滴的生活中。

一口氣吃不成個胖子,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潤物細無聲。

教育如同細水長流,不是在某一階段完成,而是伴隨我們一生。父母教育子女,千萬不能有完成任務的想法。


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近代史上,就有這麼一位父親,堪稱父親們的典範。

他不但自己很牛,教育出來的孩子也個個很牛。

他也再一次完美的詮釋了這樣一個道理:好的教育,還是得拼爹。

梁啟超一共有九個孩子,“一門三院士,滿庭皆才俊”說的就是他們家。
都說梁啟超教子有道,他的孩子們個個成才。

“三院士”分別是他的長子梁思成,著名建築學家,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學家,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五子梁思禮,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統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孩子們小的時候他教給孩子們識文斷字,當孩子們大了,他開始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甚至當孩子們成年之後,他還在不斷寫信與孩子們探討人生道理。

最強老爸梁啟超到底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呢?

他的很多理念現在依然不過時,在這本《家書裡故事》梁啟超書信中的育兒之道值得很多父母學習。


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當爹再忙也有時間陪孩子

看了《奇葩說》的一期節目,裡面的有一個辯題,戳中忙碌父母們內心的隱痛:

如果爸爸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小時,就取消爸爸稱號,你同意嗎?

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可是,能有多忙呢,忙得連每天陪孩子吃頓飯都是奢侈?那你再忙,有人家梁啟超忙嗎?

他著書立說,積極參加“詩界革命”和“小說革命”,

他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就是這樣一個大忙人,他沒有說他沒時間管孩子,而是對每一個孩子的事都盡心而為,事無鉅細。

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1923年5月11日給梁思順的信)


父親愛孩子,是濃烈地愛,平等地相處

孩子生病的時候,他親自探望、護理,孩子平時穿什麼衣服,他都要過問,甚至女孩子衣服的花色,他都會提出建議。

梁啟超主要通過家信的方式與孩子進行交流,他寫的家信共有400多封,根據每一個孩子的特點進行不同的鼓勵和指導。

傳統文化中,“嚴肅、古板”是父親的角色定位,即便是到了現在,很多當爸爸的,也是一副“大家長”的樣子,在孩子面前高不可攀。但梁啟超完全不同。他不吝嗇表達對兒女們的感情。


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這種“濃烈”,還體現在他給孩子們取的“愛 稱”上。

他給每個孩子起了不同的暱稱,讓他們覺得自己在父親心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孩子。

他稱大女兒思順為“大寶貝”、“我最愛的孩子”,他給三女兒思懿取了個外號叫“司馬懿”,小兒子思禮叫“老白鼻”(老baby)。


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父親濃烈地愛著孩子,平等地和他們做朋友,這樣的家庭氛圍之下,孩子必然被滋養得幸福感十足,從而發展出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在兒女的心中,與父親的感情是最重要的,他們也願意成為讓父親驕傲的孩子。

做事有用且有趣
做人要有幾分“孩子氣”——和孩子一起做有趣的人、有用的事

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我說你“別耍孩子氣”,這是叫你對於正事——如做功課,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賴人。至於做人帶幾分孩子氣,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時還“有童心”呢。——1925年7月10日 《致孩子們》

梁啟超不僅不是一個嚴苛的父親,而且是一個特別有趣、特別民主的父親。他有一個觀念,就是作為家長要有趣味,孩子才能有趣味,家長有趣,孩子才跟你做朋友,所以他提倡的是朋友式的教育。在這個世界上,“有用”和“有趣”同樣重要。“有用”可以讓我們擔當起社會責任,“有趣”可以讓我們在生活裡交得到朋友,讓日子過得活色生香。


梁啟超認為,在對社會有用的基礎上,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興趣非常重要。

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他一方面給孩子建議,另一方面尊重孩子的真實想法,他說“人生沒樂趣,要來何用。”他的大兒子梁思成學建築學,他怕兒子學太久,弄得人本身也變得無趣,就去信告訴他分點兒時間學些文學或者人文學科,他怕他所學太專,生活也單調,太單調的生活容易厭倦,厭倦就有苦惱,這是


父母的格局是子女的起點

真正的教育,其實就是拼父母。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有怎樣的父母,就有怎樣的孩子。

真正的教育,其實就是“拼爹”。這裡所謂“拼爹”,是拼父母的人文修養底蘊、家庭的道德文化環境。拼的不是權勢、財富、地位,而是親情關係、家庭氛圍。


家庭的氛圍影響孩子的言行

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千百年來,中國的婆媳關係、翁婿關係,要麼是怨懟相恨,要麼是客套疏離,很少有家長,能對子女的伴侶愛惜有加。梁啟超是例外。他對女婿周希哲、兒媳婦林徽因,非常愛護,處處照顧。

教育不是單純的教給孩子知識及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們人生道理,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家庭氛圍深刻影響著孩子的心理素質及行為習慣。良好的家庭環境下,孩子會有良好的習慣。反之,家庭氛圍不好,孩子們的心理和行為都會出現問題。

自然純真地愛自己的孩子,還能發自肺腑地愛孩子的伴侶,這樣的父親,胸懷寬廣博大,很好地示範了為人父母之道。

父親愛孩子,是處處為之籌劃——“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他給長子、長女籌劃了美滿的婚姻。梁啟超寫家書裡為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念,夫妻之間尊重、平等、互愛、互助。


· · · 《家書裡的故事》 · · ·


縱觀《家書裡的故事》中梁啟超對孩子的愛,是全方位的。

生活上,他愛他們,也愛他們的伴侶;

學業上,他有要求,但更多的是寬容;

事業上,他有籌劃,但更多的是引導。


人們常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但遺憾的是,在很多中國家庭中,長期與孩子相處的,是母親,“父親”這一角色,基本都處於“隱身”狀態。從梁啟超這個大家長身上的家書來講,我們會感到更親切,有趣。同時《家書裡故事》讓我們也要反思在當代社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親。梁啟超給九個孩子寫過四百多封信,我們今天的父親能做到同樣的陪伴和交心嗎?


教育不是單純的教給孩子知識及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們人生道理,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跟子女做朋友,大家才能共同成長。就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不過分批判,不放任自流,慢慢經營,細水長流。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而孩子,在這愛的煦風中茁壯成長。

這樣一位開明、智慧、仁愛的爸爸,培育出來的孩子,毫無疑問會擁有高遠的視野、寬廣的格局、光明的前途。把教子當作一份重要事業,是孩子們的榮幸,也是家庭的榮幸,這樣的父親,哪個孩子不喜歡不自豪。

好的教育,難道不就是拼爹嗎?

很幸運,梁家的9個孩子,遇到了那個帶他們看世界的爸爸。

-

《家書裡的故事》

讓我們看到一封封蘸滿愛的家書,

可以說是傳家之寶。

這是一本父母送給孩子的禮物書,

也是父母的階梯形“教養聖經“


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讀完這本書,孩子會對自己的父母多了幾分理解,體會拳拳父母心,悠悠舐犢情;也許你會在對待孩子上有自己的反思,可以作為中國親子教育的範本,絕對比很多勵志書要靠譜得多。具體的過程你需你自己慢慢體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