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戰役」一戰中為擊敗法國,德國將“大鐮刀”揮向中立國比利時

「戰役」一戰中為擊敗法國,德國將“大鐮刀”揮向中立國比利時

儘管早就以中立國身份自居,小小的歐洲國家比利時還是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初就淪為德國侵略軍鐵蹄踐踏下的犧牲品。雖然國小力微,比利時仍然在第一時間就奮起反抗,從而贏得了“小而英勇的比利時”的美名。

面對著佔據壓倒性優勢的德國大軍,比利時軍隊所依託的主要支撐就是他們的三大築壘工事群,分別是列日要塞、那慕爾要塞和安特衛普要塞。其中,安特衛普要塞是堅持到最後的一處。

「戰役」一戰中為擊敗法國,德國將“大鐮刀”揮向中立國比利時

只恨鄰國太強大:二戰比利時軍隊

“大鐮刀”揮向中立國

在德國人擬定的對歐洲作戰的大戰略中,德國的首要任務是擊敗西線的法國和東線的俄國,而要想實現西線的戰略目標,首先必須實現對比利時的控制。

在德軍著名的總參謀長施利芬擬製的“施利芬計劃”中,施利芬明確判定,如果德軍不能實現直接攻打德法邊境線上的要塞防禦體系,就要取道比利時,對法國防禦體系實施深遠的側翼大迂迴。屆時,德軍的右翼就將猶如一把長柄“大鐮刀”那樣向巴黎西面和南面橫掃,最終實現殲滅法國各集團軍並攻取巴黎的目標。

就這樣,作為中立國的比利時無形中成為德軍大戰略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德國人的想法是,要麼說服比利時同意提供通道,要麼就攻下這個國家。當然,攻打中立國將使德國背上不好的名聲,因此最好是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但是,假使非得付諸武力,德軍對於快速攻佔比利時也是充滿了信心,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個小小中立國的抵抗能力是無足稱道的。

從實力來看,這是顯而易見的邏輯結果。德軍的右翼是強大的“大鐮刀”,而素以“中立”為立國之本的比利時已經很久沒有打過仗,至少在當時的國王阿爾貝特一世在任期間,比利時從未經過戰爭。

出乎德國人意料的是,這個國家果斷地拒絕了德國提出的有關在比利時境內“無害通過”的要求,而是選擇拿起武器。德皇威廉二世發出的戰爭恫嚇,非但沒有讓比利時就範,反倒使這個國家展開了緊急動員。雖然對一箇中立國來說這有點難——比軍連總參謀部都剛建立不久——但是德軍將要面對的是一支數量並不多,武裝也有些落後,卻抱定愛國心的隊伍。

經過動員後的比軍約有34萬人,其中14萬人為野戰軍,分為6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師,另外兵力為要塞守備部隊。比軍的每個師有22000人,師屬炮兵部隊配有36門火炮,師下轄3個旅,每個旅配有12門野戰炮。帶有諷刺意味的是,不論是師級和旅級炮隊中多見的克虜伯1905型火炮,還是比利時步兵們手中的毛瑟1889型步槍,這些武器無一例外都是從德國購買的。

「戰役」一戰中為擊敗法國,德國將“大鐮刀”揮向中立國比利時

為擊敗法國,德國將“大鐮刀”揮向中立國比利時

比利時防禦體系的核心,是位於列日、那慕爾和安特衛普的三大要塞。這些要塞均由連綿的堡壘群、戰壕、明暗射擊孔等構成,分別依據當地地勢而建,無論是設計思想還是施工水平都屬歐洲一流,其中的列日要塞更是號稱“全歐洲最堅固的堡壘”。

這些要塞本身都配有充足的守備部隊,野戰軍的主力負責與這些要塞相呼應。按照比軍的戰術設想,在要塞固守的情況下,野戰軍各部將前出邀擊敵軍兵鋒,一旦要塞陷入危險,野戰軍就全體回保要塞。

8月4日,德國人越過比利時邊界,比利時軍隊立即按照原計劃展開部署,野戰軍第3師前往支援列日地區的2.2萬餘名守軍,第4師赴援那慕爾的1.7萬餘名守軍,剩下的野戰軍各師則分散配置在布魯塞爾和安特衛普之間,負責拱衛首都和要塞。

要塞相繼陷落

在構成德軍“大鐮刀”刀尖的德第1和第2集團軍開始進軍比利時的過程中,作為比利時抵抗核心的要塞群雖不失堅固,卻顯得有些過時了——它們不是入侵者手中最新型的重型大炮的對手。

列日要塞不幸首當其衝。從8月5日夜裡開始,這座要塞不斷承受著德軍各種輕重火炮的持續轟擊,在德國人將自己號稱“大貝爾莎”的420毫米重炮和借自奧匈軍隊的305毫米重炮調入戰場後,列日要塞就難以再支撐下去了—8月16日,要塞守軍向入侵者投降。

在那之後,由克魯格指揮的德第1集團軍於8月18日越過蓋特河,兵鋒直指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比利時國王阿爾貝特一世無奈下令政府向安特衛普要塞轉移。這座都城在20日陷於敵手,接著就輪到三大要塞中的第二座要塞:那慕爾要塞。

「戰役」一戰中為擊敗法國,德國將“大鐮刀”揮向中立國比利時

比利時軍隊撤退時炸燬運河上的橋樑,以此延緩德軍的攻勢

德軍對那慕爾要塞的圍攻始於19日,而那些可怕的305毫米和420毫米重炮於21日運來後,這座要塞便開始經歷列日要塞曾遭受過的浩劫。在那慕爾城外情勢進一步惡化的情況下,原本留駐當地的比軍第4師不得不後退,那慕爾要塞在24日終告陷落。

“國家堡壘”

當時,英勇的阿爾貝特一世國王和他手下那些絕望的英勇戰士們,只能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安特衛普要塞上。雖然從建築角度被稱為“歐洲第二堅固的堡壘”,但是安特衛普要塞在比利時戰略體系中的地位比列日要塞還要高,因而被認為是“國家堡壘”。

與列日要塞和那慕爾要塞相比,安特衛普要塞享有更大程度上的地利之便,它被多條河流天然地包圍保護著:西面是須耳德河、南面是盧佩爾河、東面是尼瑟河、北面是須耳德河和摩澤爾運河的連接部,這些都對安特衛普構成天然屏障。

安特衛普要塞正是在這樣的眾水環抱環境下構築的,主要由內外兩道防禦圈構成。居內的第一道環城工事體系始建於1859年,距城區平均距離為3公里,核心是編號1~8的8處堡壘,堡壘之間相距2000米,以做到彼此呼應。

從1879年開始,享譽歐洲的著名軍事工程師阿歷克西斯·布里埃爾蒙特受邀設計了安特衛普要塞的另一道環形工事,其核心為21個不同規格的堡壘,距城區距離為10到15公里不等。此外,布里埃爾蒙特還在須耳德河岸設置了2個堡壘和3處岸炮陣地。之後,從1906年~1913年間,比利時人又陸續對上述兩道工事體系實施了不同程度的混凝土加固。

在居外的工事體系上,布里埃爾蒙特配置了兩種規格的堡壘:一種是五邊形堡壘,內設2門150毫米炮和4門120毫米炮,還有2門200毫米迫擊炮和4門77毫米克虜伯速射炮;另一種是三角形堡壘,內設2門150毫米炮和2門120毫米炮,還有1~2門200毫米迫擊炮及4門77毫米克虜伯速射炮。

「戰役」一戰中為擊敗法國,德國將“大鐮刀”揮向中立國比利時

比利時的武器大都是從德國購買的

除77毫米炮外,其餘火炮全部裝在可升降的炮塔中,需要時可沉入地下免受攻擊。炮塔和堡壘的主體厚度都設計成可經受150毫米榴彈炮的轟擊。而且堡壘依託天然的斜坡,有利於提高其生存力,斜坡將使進攻者在前進時不得不放慢速度。斜坡頂端和堡壘之間還有一道混凝土構築的深溝,如護城河一般,讓進攻者難於達到堡壘主體。

德國人的怒火

8月28日,除第4師之外,比軍主力均集結於安特衛普地區,而當面之敵在連克列日、布魯塞爾和那慕爾之後,倒並不急於攻打安特衛普,而是馬不停蹄地向南進軍佛蘭德斯地區。

這樣一來,比利時再次面臨戰與和的選擇:是以安特衛普為支撐襲擾德軍的交通線,還是在原地保持不動而實際上退出戰爭呢?據說,德皇威廉二世還向阿爾貝特一世寫了親筆信,請求他“愛惜民力,不要再把比利時置於戰火之下了”。

但阿爾貝特一世再次堅定地選擇了戰鬥。比利時軍隊很快就主動出擊,襲擊德軍後續梯隊,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隨著德軍主力向法國馬恩河的進軍,比軍於9月9日再度主動出擊,這次作戰一直持續到13日,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德軍注意力。

比利時人的英勇作為,成為德軍最終在至關重要的馬恩河會戰中敗北的一個間接因素。德軍在馬恩河敗北,巴黎的危機就此解除,德軍在一戰初期“依靠運動戰取得速勝”的企圖化為泡影。

這些當然足夠引起德國人的怒火了,他們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安特衛普。德軍總參謀部在9月嚴令:儘快拿下安特衛普,徹底終結比利時軍隊的抵抗。為達此目的,德軍專門抽調隸屬於第1集團軍的第3預備軍全力進攻,並讓已經退役的漢斯·馮·貝斯勒將軍重新出山指揮。除該部原有的第5和第6預備步兵師之外,還另行增補了第4預備師、第26和第37預備旅等部,總兵力為6.6萬餘人。

為實施攻城而準備的炮兵部隊同樣強大,不僅包括眾多裝備著210毫米迫擊炮、100毫米野戰炮和150毫米野戰炮的炮兵單位,而且集中了令人生畏的2個305毫米重炮連和3門42 0毫米重炮“大貝爾莎”。9月2 8日,隨著德軍輕重火炮發出狂吼,安特衛普圍城戰開始了。經過持續炮擊,距安特衛普城15公里處的瓦夫勒堡壘被撕成了碎片,安特衛普城的供水系統也被切斷。

「戰役」一戰中為擊敗法國,德國將“大鐮刀”揮向中立國比利時

英勇的阿爾貝特一世國王

交戰變得對守軍極為不利:首先,德軍重炮的射程均遠大於比軍火炮,這樣就可以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從容射擊;其次,比軍在開戰前為了增大德國步兵接近的難度而將堡壘周邊的一草一木全部清除,結果反而使堡壘自身變成明顯的目標,有利於德國炮兵的瞄準;第三,安特衛普要塞在設計施工時沒有留出充足的通風管道,從而使遭受炮擊後的堡壘內部的空氣變得令人無法忍受。

英國人來了

在重炮的持續轟擊下,安特衛普要塞的堡壘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而守軍的抵抗意志在淡水供應被切斷等因素影響下也開始發生動搖。位於安特衛普城內的比利時政府於10月1日電告英國政府,稱“如果局面再無改善,比政府將不得不在3天內撤出安特衛普”。

如此一來,有關增援安特衛普的動議就成為協約國陣營中的一項大事,而對此舉倡議最為堅決的,當屬時任英國海軍大臣的邱吉爾。他提議應立即敦促法軍出兵安特衛普,“除非現在就派遣若干正規軍,否則就得考慮安特衛普的淪喪”。

英國人確實是非常焦慮的,因為安特衛普陷落意味著德軍將獲得進攻荷蘭的出發陣地,而且使英國遠征軍本打算用來從法國撤退的各海峽港口受到直接威脅。

但是剛剛經歷了馬恩河大戰的法軍無力響應這一動議,而英國遠征軍本身就力量不足,抽調兵力似乎更不可行。無奈之下,邱吉爾提議由海軍派出地面部隊投入安特衛普之戰。經討論,英國政府同意了邱吉爾的計劃。

10月3日夜,英國海軍陸戰隊的2200人和海軍旅前來支援。這支盟邦援軍的到來,對比利時人自然是巨大的精神鼓舞,其實際戰鬥力卻讓人打上一個問號。

陸戰隊的2200人確實是精幹部隊,其中有的人更有長達15年的服役史。海軍旅則是一批少不更事的毛頭水手們,他們被匆匆派上戰場,根本不知戰爭為何物,來不及接受像樣的訓練,有的人甚至從未開過一槍。

邱吉爾隨後親自趕到前線,在和安特衛普要塞司令維克托·德吉斯將軍一番交談後,他發現這場戰鬥沒有任何光明的前景。按照德吉斯的說法,堡壘正“一個接一個”被攻破,德國重炮足以炸死藏身於最深掩體裡的守軍士兵,而他“想不出什麼辦法阻擋堡壘以大約一天一個的速度被摧毀”。邱吉爾還聽出了比利時人的不滿之聲:“我們為協約國冒這麼大的風險,協約國卻沒有更多援助的跡象,長期任我們獨自支撐。”

「戰役」一戰中為擊敗法國,德國將“大鐮刀”揮向中立國比利時

德皇威廉二世

當然,邱吉爾帶來的這支小小的英軍隊伍還是令德吉斯將軍感動不已,後者很快就把這支盟軍部署到距安特衛普只有幾公里遠的數個內線堡壘附近。但是如前所述,英國海軍旅的素質遠不足以扛住德軍猛烈的炮轟,他們上陣不久就已經處於被擊潰的狀態。

“國家堡壘”陷落

德軍繼續發動猛烈的炮擊,其305毫米和420毫米不斷吞蝕著那些由混凝土構築的堡壘,安特衛普要塞卻還沒有如列日要塞和那慕爾要塞那樣屈服,它依舊在繼續著自己的抵抗。

10月5日,安特衛普圍城戰關鍵性的一天終於到來。德第3預備軍的一支兵力成功突破了位於安特衛普東南面20公里處的小城李爾,繼而移師北進,進逼至安特衛普南面不遠處的丹德明德,封閉了安特衛普的南翼。此時,德軍主力在安特衛普城的東面,而該城的北面不遠就是荷蘭邊界,此舉意味著德國人已經完成對安特衛普的三面合圍。現在守軍惟一可能的求生通道就在城市西面了。

第二天,即10月6日,又有幾個外圍堡壘被德軍的重炮攻陷。當德國步兵進入堡壘內部時,發現那裡面的人要麼被震得休克,要麼已經在濃重的煙霧中喪失了戰鬥力。也是在這一天,志在必得的德軍向安特衛普城內發出公告,要求平民要麼出逃,要麼躲起來,因為“次日將實施前所未見的集中炮擊”。

比軍經商議後,國王阿爾貝特一世帶領著部隊撤往奧斯坦德港。

10月9日下午4點,德軍先頭部隊入城,宣告安特衛普陷落。不過令城中居民欣慰的是,入城後的德軍並未如先前公告的那樣殺人放火,反倒是幫助當地人撲滅了油罐和倉庫的火情。之後,德吉斯將軍宣佈城內剩餘守軍無條件投降,安特衛普市長讓·德·約斯在10日正式遞交了投降狀,這座城市就此落入德軍之手。

“國家堡壘”陷落了,但比利時的抵抗並未就此結束,阿爾貝特一世去往未被佔領的地方,以他殘存的力量繼續與德國作戰,直到戰爭結束。1918年11月,比利時人終於光復了安特衛普。 (特約:鴻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