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手术能促进肿瘤转移?到底能不能动刀?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对于大多数恶性实体肿瘤而言,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一方面可以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但却不能完全控制癌细胞,手术可能会打破肿瘤细胞的休眠状态,它像“双刃剑”一样在肿瘤治疗以及生长、转移过程中起到双重作用。

请阅读本文,希望我们能为您指点一些迷津!

手术能促进肿瘤转移?到底能不能动刀?

关于肿瘤转移的一些说法

几个世纪以来,从1889年Paget提出的“种子和土壤”学说 ,到1929年Ewing提出的“机械和解剖”学说,再到现代国内外众学者提出的研究成果,有关肿瘤转移的各种说法可谓层出不穷!

近些年流传的下面这这些说法,您是否都了解呢?

肿瘤细胞休眠:恶性肿瘤细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组织中保持着旺盛的增值能力和基本构造。在肿瘤形成新的转移灶之前,原发肿瘤释放的大量癌细胞会进入一个休眠阶段,直到某些因素被激活,比如手术。休眠状态一旦被打破,肿瘤细胞将恢复增殖能力。

肿瘤的转移根源在于前微环境:骨髓源性细胞、微泡、外分泌体、CD44等多种因素在前微环境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肿瘤的转移能力来自原发肿瘤形成后额外积累的基因突变:一定数目的基因突变导致原发肿瘤形成,而后额外积累的基因突变引发肿瘤转移。

肿瘤转移很大程度上与其起源细胞具有的转移能力有关:研究发现大部分肿瘤可能起源于未分化的干细胞或前体细胞,正常组织的干细胞和前体细胞也并不是100%处于静止状态。

术后刺激及血管新生抑制因子抑制:早期手术切除原发性肿瘤,表面上看似乎达到了治愈的目的。之后,却发现原发瘤的切除能导致转移瘤的增殖。血管新生是肿瘤持续增长的根本,而抑制因子创造了一个系统性的抗血管生成环境,可以阻止转移瘤细胞诱导血管生成。一旦原发瘤被切除,诱导因子和抑制因子都从瘤床脱落进入循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增加,之前处于休眠的转移肿瘤细胞便开始活跃。

促生长因子的影响:手术切除,又引入了另一个因素。就是人体在修复伤口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促生长因子,比如表皮生长因子、新生血管生成因子和很多其他已知未知的因子。这些因子可以在乳腺癌手术后收集的体液中找到。这些因子在术后24小时内就会对癌细胞有明显影响,也无疑会对未被切除的转移的癌细胞产生影响。

肿瘤细胞从原发性肿瘤中脱落并在血液中迁移:脱落的癌细胞迁移到达其他的器官,并且附着在其中和长成新的肿瘤。

应该说,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医学发展到今天仍然无法治愈所有的癌症。人类是一步一步认识癌症的,包括手术后为什么还会出现转移、为什么会复发等等。应该说,人类从未放弃过与癌症的斗争!

手术能促进肿瘤转移?到底能不能动刀?

到底能不能“动刀”?

肿瘤的转移,一般与这些情况有关:癌症的分化程度越低,浸润性越明显,转移发生也越早;骨骼、肝脏、肺、脑等血液供应丰富的器官容易被转移到;患者的一般状况差、免疫功能低下,也增加转移的机会。

在20世纪初,手术切除原发肿瘤会促进肿瘤转移的现象也被研究并已经有了清晰认识。近年来,原发瘤切除术被看作是打破肿瘤休眠稳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被认为是促进肿瘤转移的重要原因。加之,病友间相互流传的,甚至很多患者都知道这个“说法儿”。不少患者和家属在是否“动刀”面前,确实会顾虑重重,犹豫不决!

虽然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的最终选择权在患者。但治疗方案的确定,需要医生权衡利弊,并与患者、家属充分解释沟通。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讲,手术依然是绝大多数早期肿瘤可能根治的重要方法,既然符合根治术手术指征,还是在最佳的治疗时间里,首选手术治疗。

我们以肺癌为例。早发现的早期肺癌通过手术,甚至是微创手术就可以治疗,主要是切除原发病灶和相应淋巴结,并尽可能保留正常肺组织以达到最佳治疗目的。只有约占肺癌20%比例的小细胞肺癌采取放化疗,剩下的80%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肺泡癌、腺鳞癌等)首选手术治疗的。此外,临床上,医生判断患者能不能做手术,要看疾病诊断是否明确以及身体情况是否适合。疾病诊断主要靠的是病理结果。从诊断分期来看,一般来讲,早期(I期)肺癌,中期(II-IIIa期)肺癌和肿瘤局限在一侧胸腔的部分选择性的IIIb期肺癌,适于接受外科治疗。此外,还要看患者身体情况是否能够耐受手术,比如肺功能是否可以耐受肺叶或全肺手术,心脑等重要器官功能是否具备条件等。如果一味担心手术后出现转移而拒绝手术,患者可能病情会进展更快、生存期更短。

再举例,目前多数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比传统开腹手术能更好地保留系统免疫功能,但在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却可显著抑制腹腔内局部巨噬细胞系统等介导细胞免疫。临床上确实也有不少腹腔恶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后肿瘤细胞扩散及穿刺孔肿瘤转移的报道。有专家认为,最终决定腹腔镜手术是否适合治疗恶性肿瘤的是远期生存率和复发率,不能因为有一定风险就冒然在最佳手术时期选择放弃。

请患者和家属放心的是,目前对于恶性肿瘤手术,一般国际上医生为了保障手术的近期及远期安全性,一般都遵循“不切割+整块切除+无瘤”的原则,即手术中不直接切割癌肿组织,由四周向中央解剖,一切操作均应在远离癌肿的正常组织中进行;将原发癌灶和所属区域淋巴结作连续性的整块切除,而不应将其分别切除;手术中的任何操作均不接触治疗本身,包括局部的转移病灶,以防止手术过程中治疗的种植和转移。

手术能促进肿瘤转移?到底能不能动刀?

厚朴方舟专家提示

总之,多项研究已经证明,虽然手术切除肿瘤对于远期转移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手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手术依然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医生们通过采取开展保守手术、改良手术方式、缩小手术创口、使用新型麻醉药,以及配合使用放疗、化疗、靶向药物、免疫药物、中医药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肿瘤的转移,提高生存率。

手术能促进肿瘤转移?到底能不能动刀?

当然,对于恶性肿瘤,即便没有手术机会,也不意味着预后一定很差。有些肿瘤虽然已经是晚期,但是对于放疗或者使用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药物更为敏感,因此在治疗后仍然可以获得比较好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张明,刘帅等.关于肿瘤转移和治疗的新假说. Negative,2015. Vol.6 No.2

[2] 徐芳明,张勇等. 手术与肿瘤转移.《国际肿瘤学杂志》,2017 ,44 (5) :376-37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