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历史上有哪些令你动容的瞬间?

bb容rrr


观看影片《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其中有这么一个片段,当毛泽东得知爱子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时,他的身子微微一颤,强忍着巨大的痛苦,喃喃自语地说: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那一刻,我为之动容,眼泪模糊……

毛岸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杨开慧的长子,他一生经历坎坷,受尽磨难。1927年毛泽东受党派遣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把杨开慧母子送回了长沙板仓。1930年杨开慧被捕,8岁的他,就和母亲一起被抓进敌人的监狱,受尽了折磨,母亲杨开慧英勇牺牲后,他被保释出狱,他带着弟弟岸青流浪街头,乞讨为生。后来在党组织的帮助下,他和弟弟被安排在上海的“大同幼雅园”。不久,党组织把他们兄弟送到了苏联。

在苏联,毛岸英在国际儿童院长大成人,曾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他参加了苏联的卫国战争,获中尉军衔,并加入联共(布),回国后转为中共党员。1946年1月,他随苏共派往延安的医生一同乘飞机回国。临行前,斯大林专门接见了他,并赠送了一支手枪。在延安机场,他终于见到了一别18年的父亲毛泽东。

作为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一直严格要求自已,从不搞特珠,他到过农村,与农民一起生产劳动,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进过工厂,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 1949年10月15日,他与刘思齐结婚,婚礼简单、朴素。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主动要求,积极参战。随后,他与第一批入朝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1950年11月25日上午,牺牲于朝鲜战场,年仅28岁。

父子情深,毛泽东痛失爱子,他把这种痛深埋心间,把大爱洒向人间,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当有人提出: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内时,毛泽东轻轻地说:那么多志愿军战士都牺牲了,都是父母的孩子,就让他留在朝鲜吧!


zj史海拾贝


历史上有太多的让人动容的瞬间了,当面对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的时候,彭德怀将军组织的百团大战就是让我动容的。

因为这一次战役是为了中国的前途与未来而战,是为了中国人民的独立与自主而战,尽管当时的日军拥有最为先进的武器,飞机,大炮,坦克......。

但是,彭德怀带领的八路军从来都没有惧怕过,不但如此,而且我们还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

这一次战役我们共计歼灭了日伪军四万余人,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说当中华民族遭受日军侵略者入侵的时候,彭德怀带领着八路军和日军作战的时候,是让我动容的。

让我动容的瞬间,还有南昌起义打响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南昌起义就是他带领的中国共产党打响的。

对于中国革命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因为这一次战役打响了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让中国的大地上诞生了一支为人民而战的队伍。

从此之后中国的革命在历史上翻开了新的篇章。

也正是南昌起义之后中国的革命在中国各地响应了起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

因此在南仓起义打响的这个时刻,也是让我最为动容的。

还有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也是让我最为动容的。因为这一次战役,是刘邓大军他们孤军深入到敌人的包围当中,在敌人的包围当中经过九死一生,杀出来了一条血,路取得了一次战役的伟大的胜利。

这一次战役为中国解放战争的大反攻拉开了序幕,为中国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所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也是让我最为动容的。

当然了历史上让我动容的时刻,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能够让你动容的一个瞬间是哪一个瞬间了,欢迎举例说明。


史学达人


翻开浩如烟海的史册,无数引人入胜的历史瞬间跃然纸上,或豪迈,或悲壮,或歌舞升平,或狼烟四起,看过太多的风起云涌、悲欢离合,却总能想起那些久久无法释怀的历史瞬间。军备君这里列出3个瞬间,每每回想,总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第一幕:1964年10月16日的罗布泊。

一群欢呼雀跃的军人,兴奋的奔上土坡,难以抑制的挥动着手臂高呼,表达着内心的无比喜悦和振奋,有的战士跑得太急,以至于停不下来,还结结实实摔了一个“屁股墩”,不过他们毫不在意,迅速爬起来高高的跳了起来!

多年前从电视节目中看到这个镜头,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起来,这些看起来“土里土气”的战士,是参与我国核工程的最普通的一员,他们大概只是最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或许只是负责施工或保卫的普通士兵,但相同的责任和使命把他们汇聚在一起。

1960年7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发出号召: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准备用8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从那时起,大批的科技工作者加入到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的攻关中。正是这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甘受清苦,隐姓埋名,把健康、青春、甚至生命,都献给了事业,奉献给祖国。


正是由于他们百折不挠,中国国际地位得到大提升;正是由于他们的奋斗,我们才能安全的有尊严的享受安定的生活,正是罗布泊上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为中国国家安全构筑起强大屏障,有力保障了国家发展权益和人民和平安宁。

第二幕:1960年4月29日的松辽平原。

一个健硕的汉子跳进刺骨的泥浆中,奋力晃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身体把泥浆池底的水泥搅上来,确保充分混合,从而制止井喷。在他的带领下,几名工人也纷纷跳进泥浆池中,用“人体搅拌机”拼命搅拌泥浆。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这次井喷最终被制服了,这也创造了人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这个勇敢跳入泥浆池的人,就是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1960年2月,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启动,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地区赶到大庆,克服重重困难,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等方式,“人拉肩扛”仅用4天时间,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上,并首创5天零4小时打一口中深井的纪录。而他带着腿伤搅拌泥浆压井喷的的英雄事迹,更是被广为传颂,他以实际行动带动了大庆会战的迅猛开展。

在60多年后的今天,大庆油田产量早已突破50亿吨,油田创造的经济价值就已经达到了25万亿,王进喜作为油田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之一,不仅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成为国家开拓建设者的精神象征,用他和广大石油人拼搏奋斗历程命名的“铁人精神”,不仅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更成为数十年里各行各业对标学习的崇高目标,他们“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中国人精神内核的重要组成,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力量。

第三幕:1998年8月的江西九江长江大堤。

绵延数十公里的九江长江大堤上,长江洪水撕开了一处60米长的豁口,九江城区处在全城遭受洪水施虐的极度危险之中,奉命抢险救灾的解放军指战员,用石块、沙袋、木材、钢丝,以及自己的身体,手挽手、肩并肩封堵缺口,搭建起锁住长江洪水的“人肉堤坝”,经军民46个小时的抵死拼搏,终于化险为夷,取得了九江抗洪的重大胜利,也创造了世界抗洪史上的奇迹。

1998年的这次长江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实际上,那一年不仅在长江和九江,包括嫩江、松花江等流域,同时发生了百年难得一遇的特大洪水。中国人民与史上罕见的洪水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抗争,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书写了有史以来人力战胜洪水的壮观一幕。

那一年,为了战胜这场波及全国的特大自然灾害,解放军官兵共投入36万多人,各地直接参加抗洪抢险的干部群众达800多万,各地区协作配合的人员多达上亿。在这次几乎遍及全国的自然灾害面前,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勇于奉献,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展现了无比强大的战斗力,凝聚起伟大的抗洪精神,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克服困难、坚韧不拔、奋勇前行的勇气和信心。

回望历史上令人动容的三个瞬间,能够充分感受到国人在困难、逆境中奋发图强的勇气,更充分领会到国人共克时艰、奋发有为的团结力量。当前,中国正遭受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全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和努力,但有了这些支撑我们一路前行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有了精心组织、科学救治的坚实支撑,我们一定能够赢得这场疫病防控的胜利。


军备解码


马克思说:“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令人庆幸的是,马克思与燕妮的革命爱情始终是坚贞的、笃定的。列宁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称作为“人世间最伟大的友谊”,那么马克思与燕妮之间的革命爱情,亦可以被称作为人世间最美的爱情;当然与之可以媲美的亦还有毛主席与杨开慧之间的革命爱情。


“几天睡不着觉,无论如何,我简直要疯了。许多天没来信,天天等。眼泪……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你的尸体。”


“你是幸运的,能得到我的爱,我真是非常爱你的哟!不至于丢弃我吧?你不来信一定有你的道理……我要吻你一百遍,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脸颊,你的额,你的头,你是我的人,你是属于我的!”


以上质朴而又饱含深情、催人泪下的文字,是杨开慧烈士在生前的最后时光里,写给其志同道合、心心念念的爱人——毛主席。然而遗憾的是,收信人终生没有读到,甚至不知道有这样一封信的存在。这封饱含深情的信件,字字写满了杨开慧对丈夫的深爱和希望、对革命的信仰和坚守。


这是一段有关于从相识、相知、相恋、结婚、共同革命到生离死别的故事;亦是一个年轻女人、一个伟大的母亲、一段传奇的爱情、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杨开慧出身诗书世家,父亲杨昌济曾留学日本、英国、德国,是知名学者和教育家,素有"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的宏伟夙愿;其痛恨封建制度,向往社会改良,追求民主自由,崇尚众庶平等。


在五四运动新思潮,即知识青年的自由选择和自由恋爱的影响下,杨开慧勇敢的和比自己大七八岁的毛泽东走到了一起,开启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革命爱情之旅。面对各种的质疑和不理解,杨开慧仍然向母亲表明心迹说:“我是为母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


1920年,杨开慧与毛泽东这对革命伴侣终于走到了一起;并且坚决表示一不坐花轿,二不要嫁妆,三不用媒妁之言,自由与毛泽东结合,以示“不作俗人之举”。


1921年,为了向湖南青年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毛主席发起创办了“文化书社”,最主要的困难在于缺乏资金。杨开慧想起父亲去世时的奠仪费,其耐心地和母亲讲革命道理,“为让天下的穷人都有饭吃有衣穿,自己就应该少吃一口饭,少穿一件衣。”,并最终说服了自己的母亲。


1930年夏,军阀何键到处搜杀共产党人及其家属,杨开慧于10月间不幸被捕。她几乎每天都被提去过堂,遭到皮鞭、木棍的毒打,还被压杠子,被打昏后又用凉水泼醒。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1957年,毛主席给故人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回信时,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第一句就是“我失骄杨君失柳”。对于“骄”字的解释,毛主席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是啊,“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马克思曾说:“继续像以前那样前进吧!你们还将经受许多历练,要坚定,要勇敢,你们必定会获得成功,你们前进中的每一步都将为我们共同的事业,人类的事业所共有。”是啊,在人类发展进程的大历史观和大逻辑中,有的东西刹那间就已经注定了永恒。因为祖国的每一座山记得,每一条河记得,人民亦永远记得。











 


那年如初


动容,形容被言语、行为所感动。出自《孟子·尽心下》:“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作为文科生,看过的那些历史上令人动容的瞬间,简直不要太多。试举三个“忠臣”的例子看看吧。

鉏麑(晋):

晋灵公姬夷皋执政时期,贪图享乐,残虐不君。佐政大夫赵盾(公元前655年~前601年)多次劝谏。晋灵公感到非常腻味,就派遣武艺高强的鉏麑(chú ní)去刺杀赵盾。一天黎明前,鉏麑潜入了赵盾家的大院,摸到了赵盾的房间,发现门已经开了,原来赵盾勤于国事,已经穿好了衣服准备上朝,因为时间还早,就坐着闭目养神,嘴里还念念有词,念着劝君的话。赵盾的勤勉和正直感动了鉏麑,鉏麑实在不忍心刺杀赵盾,便又退了出来。鉏麑为难地在门外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便一头碰死在门口的槐树下。

张叔夜(宋):

1127年4月,在金兵押解之下,宋朝君臣迤逦北行,总数为14000名,分七批押至北方(靖康之耻)。只见兵燹xiǎn所过之处,断壁残垣,满目疮痍,沿途战败惨状加上满腹家国之恨,令人痛不欲生,龙图阁直学士张叔夜绝食抗议,期间只饮汤水。君臣一行人渐行渐远,来到了宋、金两国之间的界河白沟(今河北容城东)。时至五月,北地犹自飒飒风寒,草木不春。众人登船渡河,船夫说:“这里就是界河啦!”张叔夜闻言,按捺不住满腔悲愤,遽然起立,在船上翘首南望,仰天大呼,便不再言语。第二天扼吭(自缢),带着未酬的报国之志溘kè然逝去,终年63岁(1138年,宋金议和,张叔夜的遗骸得以回归故国)。(《宋俘记》)

袁崇焕(明):

1630年9月22日,袁崇焕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的罪名被判凌迟,终年46岁。他被押至菜市口时,现场是人山人海,不明真相的群众都前来围观这个明朝最大的汉奸受刑,当刽子手开始动手行刑时,人们纷纷给刽子手投掷铜钱,买袁崇焕的肉生吃,可见对他恨之入骨,一代忠臣就这样看着自己的肉被一块块的割下,被人们分着吃了。袁崇焕《临刑口占》: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 ……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无论如何的世变沧桑,这些令人动容的瞬间都不会随着时间而被人淡忘,而却会在新的时代里获得新的内涵。有如此强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撑,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


文史哲司


看的小说比較多,从小说中体会的历史啊,不喜勿喷!!

关于蚩尤。

一代战神和黄帝打了那么多场丈,且以胜居多,最后不知怎么还是败给黄帝了。

看小说是为了他心爱的女人(黄帝的女儿),将自己的心换给她了,所以蚩尤败了。

挺让人动容的,铁血战神在爱人面前一样绕指柔。


关于霍去病。

也是从小说里了解到的,然后百度了一下关于他。

如果他的结局像小说那样假死就好了,十几岁就上战场打匈努,未打过败丈,这是什么样的人物啊!

最让我动容的是他好像没有确切的后代,就死了,好难过🙄。

关于顺治皇帝。

有的人可能挺看不起他的吧!!!

不管他是死还是当了和尚,为一个女人连江山都不要的人,中华上下五千年也没出几个。

万人之上的宝座,锦衣玉食不要,要去佛寺,伴随古佛青灯,这得多大的决心,反正要我是做不到。

ps:像岳飞,项羽等等等等等等,词汇有限,不一一细写了,大家意会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