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十四五规划下城投企业存在的6个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投资出现较大的资金缺口,“城投公司”承担了重要的任务,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独有贡献。但是,根据仁达方略于2019年12月对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90家城投企业进行了深入的摸底调研的分析结果来看,目前城投企业在对相关经济、金融政策出台,整体经济运行环境进入新常态下,城投企业生存活力逐渐减退等方面,其发展面临着诸多误区和困难。如何借鉴城投行业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理顺与政府的关系,解决资金矛盾,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尽快缩短“阵痛期”,树立高质量发展标杆,推动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做贡献,是城投企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具体而言,当前城投企业主要存在下列几个问题:

十四五规划下城投企业存在的6个主要问题

1.目前在城投企业的主营业务中房地产依然权重很大,企业管理模式滞后。根据仁达方略在调研中发现,城投企业过于依托地方财政,因此信贷政策等财政政策转变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很多城投企业本身无土地储备,融资多是源自政府担保,因此应向实体公司发展,拥有土地储备和自有项目。城投企业未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行,并在企业成立之初,有些城投企业仍然无法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城市建设项目过分依赖财政的投资,财政投下去的资金又没人监管,没有形成可以进行资本流动的循环投资的体制,这就进一步阻碍了城投企业向市场化转型的企业管理体系的重构和稳步地向高质量发展。

2.面临发行企业债的重重困难。仁达方略在调研中发现,在390家城投企业中,发行企业债是这些城投企业发展的另一个方向,但涉及发债额度和净资产数,这些都有硬指标的要求,门槛较高而且好多业务与相关主管部门职能交叉。历史负债较重,银行信贷议价能力不足。城建基础设施建设部门机构设置比较混乱,管理层叠严重,没能高水平的利用城投公司资产庞大的优势进而创新创新融资渠道,影响了城投公司高水平发展的进程。

十四五规划下城投企业存在的6个主要问题

3.多数城投企业仍缺乏对资产运作的经验。根据仁达方略在调研中发现,在390家城投企业中,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企业虽然已经形成了巨额的存量资产,但这些企业在现有的城市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结果导致企业以前的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从而造成了这一部分的国有资产产权不明确,业主不明确,权责不清晰,这样通常会造成前期立项时积极争取,但是当建成后出现无人担责无人管理的局面,这样的项目后期往往需要大量的政府补贴。如何在资本市场上运用企业上市、转让、重组等手段来积极地运作国有资产,管理好产权,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做好风险控制,这是我们必须着手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4.运营过程中公益性项目比重大,企业现金流短缺,造血功能不强。根据仁达方略在调研中发现,在390家城投企业中,融资渠道不通畅,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资产负债比越来越恶化。城投公司融资结构不平衡,银行贷款、信托、债券配比不合理,资产负债比例不合理,当前融资主要是以商业银行的贷款为主,未能充分利用其他各种金融工具,融资渠道过分单一,融资成本较高。由于一些城建项目收益不高,这样一方面会造成银行慎贷,也会造成公司现金流不好,拉抬公司的资产负债比,风险较大。因此,当前的这种靠负债融资的方式不但不能做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也会影响城投公司的发展。

5.资产负债率偏高。根据仁达方略在调研中发现,在390家城投企业中,目前仍然存在资产负债率过高的状况。一方面使企业承担了较高的财务费用,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为政府项目所进行的进一步融资,同时企业在推动多元化的融资创新方面也难以发挥作用。

十四五规划下城投企业存在的6个主要问题

6.财务风险较大。根据仁达方略在调研中发现,在390家城投企业中,由于城投企业承担了大量的政府公益性的建设项目,投资量大、效益产出慢。这就对企业财务带来很大的风险,导致企业资金运行经常是捉襟见肘,处于借新债还老债的模式下运作。其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资金流转风险、偿债风险和有效资产不断缩水的风险上。只是反映出的情况有所不同。一是资金流转风险,它基本出现在那些没有稳定的利润来源、高投资、高负债、低投资回报的情况下,受企业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影响较大;二是偿债风险,主要是由于负债结构的影响,导致按期偿还银行本息出现困难,往往是拆了东墙补西墙,且受金融货币政策的刚性制约和影响非常大。这主要出现在资金供给不足,负责结构不合理的企业;三是有效资产不断缩水的风险,是指企业当每年的资金收入不够偿还银行利息情况下,不断用平台的有效资产填补缺口, 导致企业的有效资产不断缩水的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