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溝通高手,都在建立安全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跟別人聊天,你肯定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

就是不管自己如何友善的放低姿態去與人溝通,想打開別人的話匣子,還是會遭遇對方有一句沒一句的敷衍。

其實,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慾望,就要看他面對的人,能不能讓自己敞開心扉。

人類的聲音應該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樂曲,它能引發戰爭,也可以說我愛你。

那為什麼這樣的聲音,卻無法與你溝通的對象形成共鳴?這就需要我們改掉一些壞的習慣,建立安全感的溝通。

溝通高手,都在建立安全感


說話七宗罪

首先,拋開對方正在忙這種情況,很多時候,對方無法敞開心扉的與我們聊天,就是因為我們平時不好的溝通習慣,犯了說話的七條罪業。

第一宗罪:流言蜚語(gossip)。

在背後說某些人的壞話,這不是一個好習慣,我們都很明白,那個說閒話的人五分鐘之後,就會在別人面前說我的壞話。

第二宗罪:評判(judging)。

你知道如果站在你對面的人在評判你,並且認為你不夠格的話,你就很難再跟對方把對話繼續下去。

第三宗罪:消極(negativity)。

在家禁足四十多天,我朋友常說:“不行了,我感覺世界末日已經來了,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說晚安。”

第四宗罪:抱怨(complaining)。

另外一種形式的消極就是抱怨,這應該是所有人都會有的情緒,我們抱怨天氣,抱怨疫情,抱怨球賽,幾乎抱怨每一件事情。但是抱怨是多悲催的一件事情,它不會在這個世界上傳播太陽和光明。

第五宗罪:藉口(excuses)。

我們都遇上過這種人,或者曾經做過那樣的人。有的人是指責愛好者,他們怪罪任何人,而不是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這又是讓人難以聆聽的一種。

第六宗罪:浮誇(embroidery)。

誇大慢慢就變成了說謊,徹頭徹尾的說謊,我們就不想聽這種我們知道會說謊的人說話。

第七宗罪:固執己見(dogmatism)。

把事實和自己的意見混淆。你知道,有人用他們自己的意見來強迫你,我們就很難再聽下去。

《掌控習慣》裡面有句話是說:“習慣是重複了足夠多的次數後,而變成自動化的行為。”

可以的話,我們覺得應該避免上面的七個錯誤。

溝通高手,都在建立安全感


如何建立安全感

一個男生想跟一個女生聊天,假如這個男生給到女生某種心懷不軌的感覺,這個女生是不是不會願意繼續跟他聊下去呢?

從嬰兒成長到身高八尺,內部條件導致了我們習慣了父母的保護,但不管父母如何優秀,作為人類原始的本能,我們很難一一滿足。

在接觸外部環境的時候,必然會產生焦慮。雖然長大後,我們的內心趨於平靜,但神經依然很敏感,對於潛在的危險信息,依舊會及時的選擇抽離。

這個時候,聊天的核心應該建立在心裡需求之上。

馬斯洛認為,人類具有一些先天需求,人的需求越是低級的需求就越基本,越與動物相似;越是高級的需求就越為人類所特有。同時這些需求都是按照先後順序出現的,當一個人滿足了較低的需求之後,才能出現較高級的需求,即需求層次。

這就是著名的馬斯洛需求5層理論:

生理需要:維持個體生存和延續種族發展的需要,如人對飲食、睡眠、性、休息等的需要。

安全需要:個體要求穩定、安全、受到保護、免除恐懼和焦慮、獲得安全感的需要。

歸屬與愛的需要:個體要求被接納、愛護、關注、鼓勵、支持等的需要。

尊重需要:獲得並維護個人自尊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自我實現的需要:個體渴望充分實現自我價值、自我潛能得以發揮的需要。

當你跟別人聊天時,一旦沒有按照這些需求去操作,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地觸碰到對方的底線,那麼對方心裡那種“不安感”就被激發,從而就會慢慢變得不想跟你聊了。

相反,如果你在聊天的時候,懂得根據這些需求,有分寸地去滿足對方,那麼別人就會更樂意跟你聊天了。

溝通高手,都在建立安全感


最後,說一下聊天方面兩個雷區。

每個人都有被渴望被尊重,不要信口開河的說一些傷害人的語言,缺點和玩笑。

錯誤:

“這條裙子是挺好看的,但你這條象腿就別穿出去丟人現眼了。”

說話的時候給留有餘地,不要做話題終結者,讓別人有話可說。

錯誤:

“你平時打遊戲嗎?”

“打。”

聊天是一次構建安全網的過程,它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增加彼此認識,而不是上來就是一句:你可以嫁給我嗎?

當她真正瞭解你的為人,自然就樂意跟你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