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用这些护肤品不避光,离烂脸不远了

用这些护肤品不避光,离烂脸不远了

关于避光,甄垚一直以为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家都很清楚,没有必要写文章讲。但看到很多粉丝的问题,还是有必要写篇文章详细讲一下。

关于避光,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究竟哪些成分需要避光;2、为什么避光;3、要避什么光?

用这些护肤品不避光,离烂脸不远了

为什么要“避光”

有些护肤品要避光,大部分消费者都知道,但不同的成分,“避光”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归纳起来,避光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成分会引发光敏反应;2、遇到光后容易氧化、分解;3、成分对皮肤具有刺激性,阳光会加重刺激。下面甄垚就展开详细分析一下每种原因。

光敏反应

光敏反应是一个医学概念,是指有些成分暴露在阳光后,吸收相应波长的能量转变为激发态,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会破坏正常的人体组织,导致皮肤出现瘙痒、红斑、水肿,严重者可起水泡,溃破后形成糜烂或溃疡。光敏反应又分为光毒反应和光变态反应。这里就不详细展开讲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搜索。

光敏反应对皮肤的伤害,比阳光直接照射到皮肤上要严重很多。对于容易引起光敏反应的成分,要特别小心。光敏反应在药物成分方面研究的比较深入,可引起光敏反应的药物主要包括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磺酰脲类、利尿药、吩噻嗪类、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及局部用药等。可致光毒反应的药物有胺碘酮、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药。而噻嗪类和苯佐卡因常可引起光变态反应。

在众多化妆品成分中,具有光敏反应的成分并不多,其中提到最多的是维A酸,还有一些精油具有光敏性,下文再详细分析。

遇光容易氧化、分解

需要避光的化妆品成分中,这种成分是最常见的。这类成分不会产生光敏反应,但遇到阳光,很容易被氧化、分解,失去产品本身的特性,达不到想要的护理效果。这类成分避光,是为了让成分更好的发挥作用,和上面会引起光敏反应的成分是不一样的。这类成分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维生素C.

遇光加重刺激性

这类成分本身没有光敏性,成分不会因为阳光照射加重刺激皮肤。但是,这类成分具有剥脱角质的功效,老化的角质细胞脱落,露出柔嫩的角质层,这些角质细胞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很差,如果被紫外线直接照射,会引发皮肤一系列问题。因此,使用这类成分也需要避光。果酸类大多属于这种。

用这些护肤品不避光,离烂脸不远了

要避什么光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这里说的避光,是指“阳光”。而不是白炽灯、日光灯、LED灯、电脑屏幕的光、电视的光、手机光等等,这些人造光紫外线含量非常低,蕴含的能量也很少,对化妆品成分的影响非常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有些小伙伴在使用“避光”产品时,不敢开灯,不敢看电脑、电视,也不敢看手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这样做唯一的好处,是睡前不再看手机,可以安心睡觉了。

用这些护肤品不避光,离烂脸不远了

需要避光的成分

归纳起来,涂抹后需要避光的成分,比较常见的主要有4类,下面就每一类分别介绍一下。

维A醇、维A醛、维A

维A醇,在化妆品中的正式名称为视黄醇,其常见的衍生成分有“视黄醇××酯”。视黄醇本身并没有光敏性,但其稳定性差,遇到紫外线、空气、热、水、过氧化反应都会让其失去生物活性。另外,维A醇在涂抹到皮肤上,会转化成维A醛,再转化为维A酸,A酸是具有光敏性的。所以,大部分含有A醇的成分,都建议晚上使用。即使可以白天使用,也特别注明要做好防晒。如果用含有高浓度A醇的产品不注意防晒,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严重的可能引起红肿、烂脸。

维A醛(视黄醛)对光线极为敏感,浓度过高(0.5%以上)时易刺激皮肤。在使用时,要严格避光、防晒,最好晚上使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皮肤问题。

维A酸(视黄酸)属于药物,不允许在化妆品中添加。第一代维A酸具有光敏性,要严格避光。第三代维A酸阿达帕林,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和人体研究,证明其没有光敏性,但是,反复暴露在日光和紫外线的环境中,安全新还是未知,使用时医生会提醒避免过量日晒和紫外线照射,避光是最安全的方法。

维生素C

维生素C没有光敏性,白天可以使用。不过,维生素C的稳定性差,很容易受到温度、阳光的照射氧化,实际作用在皮肤上的VC就比较少,达不到最佳效果,虽然遇到阳光氧化,也可以起到抵御紫外线的作用,但性价比低了点,有点浪费。有些小伙伴用了含有VC的成分,皮肤看起来变黄,并不是皮肤真正变黄,而是VC氧化后变黄,清洁干净就可以了,皮肤本身不受影响。

如果在户外时间长,紫外线强烈,用VC产品打底,再配合防晒产品,能够为肌肤提供更全面的保护,不容易被紫外线伤害,也不容易晒黑。

一些高浓度VC,为了发挥最佳护肤效果,通常PH值调的比较低,对皮肤会有一定的刺激性。敏感、脆弱肌肤,在使用这类产品时要注意。

另外,VC的衍生物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原来一直认为是安全的,但有文献认为其遇到UVB,可能会增加皮肤内部自由基含量。如果白天使用含有这个成分的产品,一定要做好防晒。含有这个成分最出名的产品是

“乐敦CC”.

果酸或者其他酸类产品

比较常见的酸性成分中,水杨酸、甘醇酸、杏仁酸、柠檬酸、凝血酸……这些成分大部分没有光敏性,白天可以使用。不过,这些成分都具有剥脱作用,可以促进老化角质加速脱落,起到美白和抗衰老的效果。但是,角质层过度脱落,皮肤屏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这时不做好避光和防晒,娇嫩的皮肤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美白抗衰老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这类含有酸性成分的产品,白天可以用,但必须要做好防晒。防晒做不到位,一切都白费功夫,还有可能引发负面效果。

精油

我们吃的很多食物,都具有光敏性。不过,这些食物光敏性成分的量很低,只要不大量使用,就不会已发光敏反应。

但是,如果这些植物提取的精油,就不一样了。精油是植物高浓度提取的成分,光敏性成分的含量比较高,使用这类精油,有可能会引发光敏反应。

柑橘类精油:佛手柑、甜橙、橘、柠檬、葡萄柚等具有光敏性。马鞭草、欧白芷根具有较强的光敏性。檀香精油也含有光敏性成分。乳香、圆叶当归、万寿菊具有轻微光敏性。

这些光敏精油,只要不被阳光照射、做好防晒,白天也可以使用。如果会长时间户外,被阳光照射,最好不要白天使用。

综上,避光和光敏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光敏性的成分必须避光使用,需要避光使用的成分不一定具有光敏性,不要混淆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避光成分没有列出来,欢迎大家补充。

甄垚,化妆品配方师,从事美容、护肤行业超过15年,倡导理性护肤,反对跟风购买。每周不少于5篇护肤文章分享。(前面的文章底部有我的……),里面有我全部的文章。您有任何护肤问题,欢迎留言给我,有问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