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热点」国企工资改革来了,谁涨薪?谁降薪?

转自:中国普法

国企职工要涨工资了!

近期一条事关千万国企职工的消息让不少人振奋不已,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这份文件将对我国国企员工工资收入产生巨大影响。

「热点」国企工资改革来了,谁涨薪?谁降薪?

进一步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人社部副部长解读《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

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改革的亮点在哪里?

四大内容改革工资总额分配

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升国有企业效率,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监管体制,调动国有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意见》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分配。围绕这一重点,对决定机制、管理方式和监管体制机制进行了改革完善。”邱小平说。

据邱小平介绍,此次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四点:

一是改革工资总额决定机制。要综合考虑国家工资收入分配宏观政策要求、企业发展战略和薪酬策略、生产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职工工资水平等一揽子因素。同时,明确了企业经济效益增则工资增、企业经济效益降则工资降的挂钩联动原则。

二是改革工资总额管理方式。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全面实行预算管理,根据企业功能性质定位、行业特点并结合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程度,对其工资总额预算方案分别实行备案制或核准制。

三是完善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管理。在坚持落实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法定权利的基础上,对完善企业内部工资总额管理制度、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企业工资列支渠道提出了原则要求。

四是健全工资分配监管体制机制。对加强和改进政府对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指导调控、落实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监管职责、健全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制度和问责机制做出明确规定。

改革突出市场化方向

此次改革是对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一次系统性改革。适应国资国企改革进程,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使国有企业工资分配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这是此次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邱小平认为,此次改革突出了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的市场化方向。在工资总额确定办法上,改变了过去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增长同经济效益单一指标挂钩的办法,要求统筹考虑一揽子因素,合理确定工资总额。

邱小平指出,要加强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和职工工资水平的市场对标,使工资水平是否合理更多由市场决定;对政府有关部门每年核定国有企业上年度工效挂钩方案的做法进行改革,工资总额预算方案由企业自主编制,并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原则上实行备案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在确定国有企业工资总额时要统筹考虑一揽子因素,并不意味着弱化企业经济效益在确定工资总额中的作用,更不意味着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可以不分情况地普遍上涨。国有企业的企业属性,决定了国有企业特别是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企业,必须以创造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企业经济效益始终是决定工资分配的核心因素。”邱小平说。

统筹工资分配分类,加强监管体制机制

“统筹处理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工资分配关系,解决目前国有企业工资分配中一定程度存在的职工工资该高不高、该低不低的问题,也是此次改革的重点。”邱小平表示,允许符合条件企业特别是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与经济效益增长同步,对主业不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企业,则继续实行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

据邱小平介绍,此次改革将根据企业功能性质定位和行业特点,分类科学设置联动指标,合理确定考核目标;同时还将根据国有企业功能性质定位、行业特点和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程度,分别实行工资总额预算备案制或核准制。

“市场竞争越充分、内控机制越健全的企业,拥有的工资分配自主权越充分,使工资决定机制改革更好体现了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要求,有利于倒逼国有企业加快改革步伐、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邱小平说。

除此之外,邱小平指出,改革进一步健全了工资分配监管体制机制,要求人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工资指导线和非竞争类国有企业工资增长调控目标;强化了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监管职责,对做好所监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方案备案或核准工作、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监控和清算等提出明确要求;明确要健全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同时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强化了对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违规问题的责任追究,要求及时查处违规发放工资、滥发工资外收入等行为,并明确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

「热点」国企工资改革来了,谁涨薪?谁降薪?

那些处在生产一线、平时吃苦耐劳奉献多以及拥有高技术的员工或将成为“最大赢家”。

这个《意见》对于国企的工资决定以及国企职工的“钱袋子”有哪些影响?哪些领域的国企职工能涨工资?而哪些行业和企业受冲击最大?

下面,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为你解读该《意见》。

改革后国企员工工资会有什么变化?

Q1:“作为一名普通国企的员工,这次改革之后我的工资会上涨还是下降?”

《意见》指出:

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可在不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范围内确定。

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除受政策调整等非经营性因素影响外,当年工资总额原则上相应下降。

企业未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工资总额不得增长,或者适度下降。

专家谈:

这次的国企职工工资改革正式实施应该是从2019年开始,到那个时候国企职工才能真正感受到工资上涨。当然并非每个员工都会涨,一方面要看企业经济效益是不是增长,另一方面国企职工绩效考核也会加强,工资收入与其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是紧密挂钩的。

哪些员工群体是涨薪的主要方向?

Q2:“我是在一家国企做研发的,都说21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我觉得自己就是高新技术人才。虽然平时表现优秀,但我并没有比别人多拿工资,这次涨工资的好事我能赶上吗?”

《意见》指出:

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以岗位价值为依据,以业绩为导向,参照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并结合企业经济效益,通过集体协商等形式合理确定不同岗位的工资水平,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合理拉开工资分配差距,调整不合理过高收入,此外还要规范企业工资列支渠道。

专家谈:

国企薪酬制度改革,本质上是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分配制度,这一轮改革更注重劳动生产率这个指标,根据岗位职责和绩效贡献自主确定不同岗位人员工资,增强关键岗位和核心人才的薪酬竞争力,更加突出了职工的主体地位,保障国企职工的利益。

「热点」国企工资改革来了,谁涨薪?谁降薪?

国企薪酬制度改革,本质上是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分配制度。

哪些行业和企业受冲击最大?

Q3:“我是电信行业的一名国企员工,这次改革会对我们有冲击吗?”

《意见》指出:

企业按照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确定工资总额,原则上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但发生兼并重组、新设企业或机构等情况的,可以合理增加或者减少工资总额。

专家谈:

受冲击的行业,我们可以从两个指标来判断。第一是行业经济发展的形势,目前煤炭行业、化工行业、有色金属工业等这些行业总体效益不好,亏损比较明显,所以这些经济效益增长不显著甚至效益下降的行业企业,就首当其冲。另一方面,此次改革还强调了劳动生产率这个指标,所以用工多的行业比如建筑业、通信业等也会有影响。现在工资总额定在那里,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意味着人员就要减少,只能减员。

竞争类商业国企的工资可以自主决定吗?

Q4:“我是一家竞争类商业国企的管理人员,之前公司一直苦于薪酬管理不够灵活,在本次改革中,企业工资可以自主决定了吗?”

「热点」国企工资改革来了,谁涨薪?谁降薪?

今后符合条件的商业国企,终于能够由董事会自主决定工资总额了,不再受制于所属级别国资监管部门。

《意见》指出:

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原则上实行备案制。其中,未建立规范董事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的企业,经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认定,其工资总额预算应实行核准制。

李锦:

竞争类商业国企目前受到的限制比较多,和市场上其他企业相比,竞争力不足,容易导致人才流失。这次决定让国企自主决定工资,让国企在工资总额管理上有更大的灵活空间,以满足市场化用人机制的需求。

为什么要进行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

Q5:“我是一名国企研究员,我想知道国务院为什么要发布这个文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呢?”

《意见》指出:

现行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还存在市场化分配程度不高、分配秩序不够规范、监管体制尚不健全等问题,已难以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李锦:

《意见》里已经把要解决的三大问题点得很明白,这次薪酬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国有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期提高职工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提升发展质量,瘦身健体、提质增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