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艺术的“挑衅者”是如何创造艺术的?

囍嘉楽


挑衅,是寻衅滋事,故意引起争斗的意思,有不怀好意的味道。即某人对现存的艺术现实进行不怀好意的寻衅滋事,引起争斗,破坏现状的行为成为艺术挑衅。对吗?不然就是挑衅这个词用得不太准确。按照挑衅的本意理解,挑衅者可能因为总总原因对艺术现实的某些现象不满,不找自己的原因,而归因于现实的某些因素,于是就想破坏这个现存的艺术生态,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获得一种畸形的快感。他可能采用的手段是,恶意攻击某些人、机构和规则,把现在人们公认的艺术原则或规则踩在脚下。也可能是创作另类作品,否定现存的艺术原则、规则或审美标准。如果是善意的,只是想在艺术上有所突破,那就不叫艺术挑衅,叫艺术创新。就如网友们所说的那些做法。但愿我们的艺术家不是挑衅艺术而是大胆创新,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创作独特的艺术作品。创新一定要守住道德底线,不要被反社会行为人所利用。


mulin30311368


这个问题讨论的极好,正是这些有思想的艺术家,他们不满足既定的美学理论,为了寻找新的出路,打破旧的程式,思考所在时代的未来发展,才有了历史上这么多的流派。

艺术家们不因循守旧,他们曾经也受到当时的讽刺,打击,嘲笑,走自己想走的路,创作了无数个惊人的作品,才有今天纷繁复杂的美术史。

莫奈,印象派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创始人之一,印象派来源于他的一幅画,日出印象。当他展出这一作品时受到极大的嘲笑,甚至有人说就像一团乱泥。他顶住了压力,坚持对光色的研究,发现光源色和环境色对画面的影响作用。可能今天,每个美术生都能画出这种效果来,但是在当时他是第一人,为风景写生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开创了美术史上一个新时代,我们现在人可以直接借鉴。



日出印象 莫奈

按理说印象派的写生理论得到认可,艺术家们可以照搬应用。其实不然,后印象派的修拉,他吸取印象派的精华,发展了新的画风,点彩派。他主张按光谱色和科学原理在画面上排列色点,不调混颜色,以保持色彩的鲜明度,让人眼在视网膜上自己混合色彩,用加减混合,不同颜色的色点同时出现画面,增加画面亮度。



修拉 点彩作品

再来列举一个伟大艺术家,画家,我们都知道的毕加索。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很有名的艺术家,可能不知道他是立体派的创始人。他的作品亚威农少女,改变了传统的平面上塑造三维空间,把人物分割为几何形状,让人看起来就像一堆支离破碎的玻璃。他这幅画打破了过去一切传统,具有一种新的统一感。这幅画成为立体画产生的标志,也是现代绘画空间概念的开始。开创了历史新纪元,能不伟大吗?

毕加索 亚威农少女

由于艺术家们不满足既定美术原则,不断追求新的美学表达方式,才创造出丰富的艺术作品。

我是基础绘画社顾梦爵,长期深耕基础美术教育,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基础绘画社的顾梦爵


谢谢你的提问。我觉得“艺术的挑衅者”一般两种情况。

一种是赶不上传统,自发的走自己的路,与传统渐行渐远,一路高扬个性大旗。


这一路的艺术家,往往能够另辟蹊径,而且艺术特色突出,不为世所包容。

为了张扬自己的艺术,他们会给自己一个主张,高举一面旗帜。

但是,也有没有什么理论,只是用作品倾诉自己的内心而已。


比如现代立体派画家毕加索自己并没有什么艺术主张,只是评论家称他为“立体派画家”,而他自己一直说:我只是一个探索者。

明代大写意画家徐渭,也没有什么艺术主张,仅仅是用自己的作品完成一种倾诉和表达而已。


但是董其昌有艺术主张,宣扬“南宗”贬低“北宗”,不过,董其昌也没有在绘画史上留下艺术创新,也没有挑衅传统。

还有一种画家,属于传统画家,他们也没有具体的什么“开宗立派”创作新法。但是,他们深入传统,又能够在传统的绘画风格里面画出新的时代精神和美学境界,这也是艺术的“挑衅”性精神。


例如八大山人、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就是这样的画家。

所以,艺术家不管用什么方式创作和学习,不管是进入传统还是与传统大不相同,只要有足够的美学价值,就是艺术的成功。

最忌讳的就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老样子。

当然,也不是花样翻新就是挑衅传统。

艺术需要的是真正的创新精神和深刻的情感内容。如果只是一些空洞的艺术形式的创新和“挑衅”,那是没有艺术的力量的。


例如梵高短短的一生却把自己的希望、挣扎、痛苦的精神,在自己的画笔和色彩之间倾诉的绚烂多姿,看了他的作品,你就会被他痛苦的挣扎深深打动。

不过,为了“挑衅”而挑衅,也是不可取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艺术成功的路径和方式,只有永远忠于自己的心底诉求,艺术才会属于创造,因为,世界上最独特就是你自己。没有自己就没有艺术。


千千千里马


艺术的挑衅可以理解为反传统,也就是艺术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形式和内容都不能满足大众的心里,艺术走到了穷途末路,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大胆前卫的艺术家敢于挑战传统,走出一条新路,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梵高,莫迪利亚尼,达利,最著名的莫过于杜尚。杜尚是达达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是实验艺术的先锋,简单的说就是更像现在的人体行为艺术,很多时候他自己也参与其中,比如1963年10月18日杜尚上演了一场与夏娃·贝比兹博弈的行为艺术,作品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面是着装男人(杜尚)和全裸的女人(夏娃·贝比兹)同桌对弈,背景是杜尚的装置作品《甚至新娘也被光棍汉剥光了衣服》。但他说自己不属于任何画派,他其实追求的是自由,心灵上的真正的自由。和塞尚追求的理性和秩序相反,杜尚追求的却是非理性和自由,他对于现代艺术的贡献自不必说,他的艺术实践就是对于传统艺术的挑战,他把那只签上名的小便池命名为《喷泉》意在挑衅那些艺术大师描绘的那幅著名的《泉》,还有他给蒙娜丽莎画上胡子,那神秘的微笑立刻消失,画面变得很奇怪,大家都很不理解他的这种行为(也可以说是画风)。有些传统的卫道士甚至谩骂他恶心,其实他只想用这种方式告诉人们,有时候需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艺术也一样,不能一条胡同走到黑,要变通。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他的创作是天马行空的,不拘一格,《下楼的裸女》也是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作品,是“时间-运动”的实践创作,是五个模特运动时影子的叠加,那时他已经对传统的静物美学产生怀疑,反对眼睛看到的美,这是一种新的艺术视觉,意味着一种新的美学思想开始形成,有人赞叹,也有人不齿,但是他的这些挑衅对于传统艺术来说却是寻到一条新的路,他的思想对现代艺术影响至今。





子非鱼00111


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就必须要挑衅呢,稍微谙熟艺术史的都会发现这是属于艺术不变之铁律。

昏鸦总是强调继承最好的方式就是批判,任何形式的艺术都是如此。一旦连批判与挑衅的价值和意义都没有了,那只能好好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申请上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挂个牌牌以供众人瞻仰。昏鸦认为这恰恰中了保守主义的圈套,活水成了死水,伟大的艺术形式玩成了“老手艺”,何其悲也!



对艺术先行者最好的敬意就是通过批判甚至于是“善意的挑衅”来达到艺术在继承中不断演进的效果。艺术家既没有新的思想也没有形式上的原创只能是匠人,社会也需要匠人,但是真正的能工巧匠也时刻仰望着艺术。

艺术不需要权威和主流,艺术生命是在不断的肯定与否定中长成了参天大树。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如浪潮般的前浪推后浪,青出于蓝胜于蓝。为了继承而继承必将成为抱残守缺的旁门末技。


反观我们在文化艺术上一直以来都对技艺类的所谓传统继承怀有深深的偏爱,殊不知口号喊的太多难免陷于“照猫画虎”的不伦不类。

学生在艺术思想甚至于风格语言上挑衅老师天经地义!艺术上没有逆向思维和叛逆精神还学什么艺术?反之老师教不出不落窠臼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岂不等同于庸师?艺术的核心就是创造力。

艺术激情正是来自于这种挑衅精神,那才是艺术骨子里带着的精神。能在艺术史上留下名字的全部都是真正的挑衅者。



这样挑衅的例子昏鸦在其他小文中介绍的太多了,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民国时期的文化艺术几乎都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反叛和挑衅,细察下来国学大师反而层出不穷。

昏鸦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反叛和“挑衅”往往正是对传统爱之深切的表现,网上现在有很多扯大旗拉虎皮的号称回归传统精神的鼓吹者往往对传统连一知半解都谈不上。这是极其有意思的现象。

当然挑衅绝不能成为恶搞式地胡闹,那么再别具一格地创新也就失去存在意义了,艺术的迷人之处即在于此,看似无序却又法度井然。

就说到这里吧,觉得所述有些许道理请您关注和点赞吧,昏鸦飞掠而去,回见喽。


疾飞昏鸦


何谓艺术“挑衅者”?

我认为,就是那些艺术理念走在时代前沿,具有桀骜不驯的个性,火热的内心,天才般的艺术细胞,跟平常人思维不同,在绘画上从不人云亦云,具有强烈探索精神的艺术家。

他们的作品风格非常突出,大多是用炙热感情,或者说是用生命激情在画画的一类人。

埃贡席勒人物肖像

他们除过用绘画表达自己真情实感外,还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表达对人性本质的看法。

他们的绘画艺术加入了更多的哲学思考,着重表达一些跟人类本身息息相关,却又无法回避的终极问题,比如说,生老病死,爱恨情仇。

埃贡·席勒作品

这样的画家有梵高,但在梵高之后,1890年出生于奥地利小城图尔恩的埃贡席勒,是一位比梵高更有个性更有表现力的画家。

这类画家由于在绘画上用情太深,以至于折损了寿命,梵高活了37岁,而埃贡席勒仅仅活了28岁就辞别人世。当然,他们活得时间不长,并不影响他们在美术史上的崇高地位。

埃贡·席勒作品

埃贡席勒的父亲是奥地利一名铁路工人,工资微薄,他们的家境并不富裕。在小学期间,埃贡席勒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兴趣,经常在课本上信手涂鸦。为了不打击他对绘画的热爱,父母省吃俭用,于1906年把他送到维也纳艺术学院,接受正式的艺术教育。

埃贡席勒天生就是一个心思细腻而敏感的人。他上学期间,正是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绘画风格处于萌芽状态的时期。

埃贡·席勒自画像

抽象主义依靠哲学思维,喜欢在绘画中制造一些形式上的悬念,而表现主义更直接,则是作者直抒胸臆的呈现,是用绘画为情感服务的载体。

埃贡席勒敏感地抓住这些绘画流派的理念,依靠触类旁通,把它们进一步深化。同时,他又认真研究了哲学大师尼采的生存哲学,跟本国哲学巨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哲学,这些哲学思想为他的绘画创作提供了无穷动力。

埃贡·席勒作品

因此,他用带有装饰性的画法,粗犷生猛的线条,密集的小色块组合,夸张的造型,为艺术界带来了全新的绘画语言,旨在表现生活和生命的不易,成为当时画坛一道光彩夺目的风景。

埃贡席勒的这种绘画风格,最终引起了绘画理念的转变,他去世后,表现主义逐渐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绘画风格。可以说,是埃贡席勒为表现主义风格加了一把火,让其熊熊燃烧起来了。


鸿鹄迎罡


艺术的天赋本质就是创造。艺术发展的历史从来都是“挑战者”(挑衅者是不准确的)书写的。

据儒客非儒客所知:

1.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米开朗杰罗、拉裴尔为代表的画家们,打破原来宗教关于神的画像神圣不可侵犯的模式化传统,把神画成了有血有肉、充满生命活力和世俗精神的人的形象,掀开了人文主义的序幕,也成为近现代美术发展的起点。

2.荷兰伟大的画家伦勃朗首先把光线的使用引入他的人像作品,于是人的脸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阴影,当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但后来被证明这却是一个油画发展历程中的伟大技术创造。

3.十九世纪画家莫奈用速写的方式所画《日出》被学院派斥之为极其粗糙,甚至嘲笑为印象日出,然而世界现代美术史上十分重要绘画流派——印象派登上历史的舞台,人们记住了莫奈、马奈、雷诺阿等闪光的名字。

4.而后印象派画家的离经叛道走得更远,在梵高之前可能人类还从来没有这样大胆地使用如此鲜艳的色彩,在高更之前还没有人把那么多原始部落的因素纳入高大上的油画,在塞尚之前还没有人用儿童画式的手法创作作品。

5.20世纪以来,达达主义的出现,开始将蒙娜丽莎画上胡子,以宣布自己对传统的决裂与戏谑。从此现代主义开始了自己的历史,君不见达利把钟表画成了软体动物,君不见立体立义经典作品——格尔尼卡充满了儿童画的笔法。

6.当代画派中的超级写实主义,把人物、风景、静物等画的比摄影还逼真得多,这种追求极致真实、极致细节的风格又何尝不是对现代派极简画风的一种反动和挑战?

关于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儒客非儒客不十分熟悉,就不举证了。


儒客非儒客


艺术,包含了音乐舞蹈及书法绘画等…话题很大。

受专业知识的限制,我就回答其中的书法与绘画艺术了。

就说中国画吧,谈一点我从小留在脑海里的记忆。这是那个时代的名家们关照我(青少年期)必须记住的大道之说!

今天就公布与众:

①关于创新(本题叫挑衅),老一辈的老师们称之为“水到渠成”。涉及了综合素养中的各种玩与感悟!(中国文化的精华都与玩相关)

②潘天寿.陆俨少二位老师(陆指点过我)的画尽管好,而且突破了传统风格。但绝不许我学,说是因为易使人走火入魔! 随着我的成长与各种见识的认知,彻底明白了众名师的道理。(其中原因高手自知,不解释)

③在日本的留学生涯,我作为老师她一辈子的唯一学生,是她彻底的解放了我的内心世界…我不但懂得了自己,而且我知道了自己应该怎么干了(画)。

这一切,就这么自然的发生并进行着…目前还在自我进行中…

我就用自己30岁(1990年)前后的作品,向众艺术爱好者汇报了…





最后一张作品为《雨晴》,被推荐在上海美术馆展出过。当时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不用毛笔也能画出…年轻气盛时…

现在想来,多么的无知啊…


吕永亮


“挑衅者”即为制造事端者,蓄意引发争论与打斗。艺术的“挑衅者”也是艺术先锋对传统的保守派发出的挑战,艺术的“挑衅者”就是创造者创新者,在传统的基础上将艺术的技艺、思想、精神美学上诠释出自己的观点和美学思想。真正的艺术家总是冒着危险去推倒一切既存的偏见,而表现他自己所想到的感受到的东西。法国画家弗拉曼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不是有点绘画天才,我可能是个坏蛋,也许会因为放炸弹而被判刑。我努力把这种冲动升华为艺术,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用我与生俱来的破坏本能,去创造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感性的世界”。艺术的创造创新并不是胡编乱造,也不是天马行空的意想,而是在传统经典的艺术基础上,创造全新的艺术理念,全新的艺术审美思想。


自文艺复兴以来,以人体美学为核心艺术价值观的西方艺术,在音乐、诗歌、绘画、雕塑上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鼎盛时期,创作出了许多伟大而又优秀的艺术杰作。

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印象派代表画家有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希斯莱、德加、塞尚等,对于新古典主义的保守派们来说,这些年轻人就是实实在在的“挑衅者”,一些作家和文章都以嘲讽的口吻称他们为“印象”派。这就是传统保守派以轻视的眼光接受新艺术文化―印象派的挑战,这就是新旧艺术文化之间的对决。新思想、新的色彩视觉,新构成、新的绘画艺术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艺术派别的年轻艺术家们就像手持尖矛利斧的斗士,破开了保守派的艺术阵营。诚然,传统经典的艺术文化,依然要去传承下去,在创新的过程中,经典的传统艺术依然是坚实的根基。艺术家即是艺术新势力的“挑衅者”,又是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者。



静坐竹林看雨听风


艺术上的“挑衅者”在创作艺术作品中,吸取和总结前辈的艺术成果,勇于探索和不断地创新,创作出经典的形象美艺术作品。公元一世纪雕刻的奥古期都雕像,这位创立了强大繁荣的罗马早期帝国的“元首”象一个神圣化的古代英雄那样赤足站立着,身穿甲胄上的图案象征着他的胜利。人物重心落在向前迈出的右脚上,显示出坚定的进取姿态;左手揽起长袍同时握持着标象征权利;右手向前伸去,似在向大军发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