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书法大家临摹古帖的忌讳

忌讳一词,有的地方泛指醋,但在这里不是,忌讳是汉语词语,读作jì huì,意为因风俗习惯或畏惧权势而对某些不吉利的语言或举动有所顾忌,对某些问题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


书法大家临摹古帖的忌讳虽然学书没有多大的成绩,但时时读古帖,细品古人,从读帖中也会发现很多有意思,可笑的事情,近来常读清王铎的帖,发现很多他临习的帖,断断续续,不成句的问题,遂找来原帖逐字细究,原以为古人临习时丢漏,翻了多个他临的帖,才发现他王铎还有这诸多忌讳​,是故意而为之。

书法大家临摹古帖的忌讳​​​ 王铎在天启甲子季夏临王羲之《不审复何似 《增慨帖》,这幅临习之作是现存最早的一件临帖作品,二帖在《淳化阁帖》卷八中是连属的,第二帖“疾患小佳”一句未临,其它并未脱字,显然“疾患”是不吉利的字,王铎有意避之。

书法大家临摹古帖的忌讳王筠的《至节帖》
​ ,王铎曾十余次临摹,其中的“哀”字,他都是避而不写的,卫瓘《顿州帖》庾翼《故史帖》,王献之《授衣帖》中的“死罪”,晋明帝《伏想帖》中的“墓”,宋明帝《郑修容帖》里的“丧”,唐太宗《两度帖》中的“死”“疾患”,王铎把它们均列入禁写范围。其忌讳的字还有“伤,痛,患,逝,悲,亡,丧,骸,恸,毒,恶,葬,罪,疚,劣,灾,尸,凶”等,因避这些字,他甚至把整个词,整个句子都避写,造成整个文本的断裂与无法理解。以至史上许多关于丧葬,奠仪的名帖,在王铎的临摹作品中从未出现过。

书法大家临摹古帖的忌讳​ 究其原因,王铎的这类临帖作品,大多用于应酬,以立轴居多,也有部分扇面,手卷,册页,像立轴作品,多作家庭装饰,悬挂于厅堂之中,来彰显主人的品位,其功能与纯粹的艺术创作,欣赏就有了显著的差别,没人愿意在家中悬挂带有忌讳字限的作品,所以王铎在临写这些用于应酬的作品时,刻意避写是有道理的。
书法大家临摹古帖的忌讳

了解更多书法知识,敬请关注肆工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