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看待网红经济?

门叁儿


网红,即网络红人,特指一些在网络世界和平台上有名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人或群体。

从最早期的凤姐、芙蓉姐姐算起,这些人经由网络曝出,或因为惊人的言论,或因为行为大胆,最终走进大众视野。

而网络红人也可基本分为两大类:一是自己拥有可以用来“吸粉”的一技之长,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可以说是多才多艺,让人眼前一亮。二是靠着大胆的言语风格,出格的表演行为或是自己较好的外形而走红,至于干货,可能并没有很多。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群人怎么就能构成一种经济现象呢?

这或许要归结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平台与个人能够直接了解用户的喜好从而制作出受欢迎的内容。再加之大众已经习惯碎片化阅读,而网红们所提供的内容信息大多符合大众接受信息、获取信息的需求,因此被广泛接受。

其实网红经济的本质就是贩卖自己生产的内容,我们说“消耗自己”也不为过。至于是否开淘宝店,倒也是因人而异,只能说开店是网红进一步获利的方式之一。

当然,除了娱乐文艺界,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学术界也有很多“网红”,但归根结底,不同的领域内,不同的网红也都是在根据用户和受众的痛点,兜售自己的内容。

但如今,网络也是一片红海的时代,光靠复制、雷同早已远远不够,如何能找到下一个风口,创新出属于自己的路径才是网红迭代的关键,也是决定网红经济的首要因素。


家族企业杂志


三年前到现在,从一个关注者二十万出头的自媒体主笔到小型传媒公司创业者,算是见证了网红经济的萌芽和发展吧。早些年刚到美国的时候,新媒体在同龄人的眼里仍旧属于信息传播的一种互联网模式,也可以理解成对传统媒体的一种互补。那时候,大V、网红等表达还不是专有名词:用户更愿意将自己当做信息接受者,而非“粉丝”。

真正近距离接触是2016年圣诞节,在前辈的引荐下有幸在如涵控股担任运营。这家落址杭州的公司获得了阿里巴巴3亿元投资,旗下拥有数百名网红,其中就包括淘宝头部红人店主张大奕。互联网行业的整体趋势,包括人格化、IP化自然不必多说,作为亲历者我想以自身经历和如涵这个明星案例分析一些个人观点。

首先,网红经纪公司并非外界想象的一般光鲜和新潮。如涵控股的总部坐落于杭州余杭,地段远离城区。在办公楼的旁边有公司自有的工厂,也就是如涵引以为傲的供应链体系。第一天入职的时候总裁办的姐姐带我参观了公司,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董事长冯敏的办公室:十分宽敞、配有大幅字画和气派的沙发。办公楼的陈设与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大相径庭的内在原因是如涵本身并不完全将自己定位成一家创业公司,而是典型的“新浙商”。

董事长冯敏是温州人,早年做服装品牌和外贸的时候便熟知供应链、销售和物流的各个环节,也有自己同乡背景的一整套班子。机缘巧合下接触了当时还是广告模特的张大奕,一起打造了第一个属于“如涵”的明星店铺。在经历了2015至2016年的迅猛扩张后,如涵控股广纳贤才,其中就包括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一名即将担任合伙人的青年才俊作为公司的财务总监。在业内崭露头角后慕名而来加入如涵的红人、运营人才和下游公司同样不胜枚举。

网红经纪公司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将业务拆分成若干个版块,在产业结构上属人才和劳务密集型的结合体。除了最知名的张大奕,明星店铺左娇娇、大虫等也有自己的团队。如涵公司内部将这类团队的主管称为品牌队长,享受店铺利润的直接分成。这种模式有些类似国内的律师事务所,或是公关公司的模式:企业孵化、承接项目,由具有一定主权的小团队将其落实并享受分红。劳务密集型的表现模式则更显性一些,走进如涵办公大楼第三层客服区域,数百人敲击键盘、回应电话,一步步夯实着地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涵控股的“大公司”问题。作为一家近千人的红人经纪公司,如涵的运营成本高过创业团队不少。比较反直觉的是,相比于供应链体系中边际成本与产量的反向关系,人力版块一定程度上的支出是递增的。包括微信公众推送、媒体采购甚至流量分发工作,如涵的运营成本均高于中小型传媒公司近50%。对应到我自己创办的传媒公司紫临文化,工时成本大约是如涵的40%左右。

2016、2017年谈网红经济往往会讨论其风口价值,而2018年开始则已将它定位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产业的核心是通过人格化IP、内容和价值观的输出获取关注,以用户碎片化时间完成变现。

如果以一个较高的视角看待传媒行业,从最初的传统媒体信息守桥人式的传播,到随后互联网门户时代,再到如今“人人都是自媒体”这一概念的深入人心。网红经济算是过往所有模式磨合下的一种新传播生态,尊重个性的同时,兼有传媒业的舆论节点属性。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希望留下你的赞和关注,来支持小编写出更多优秀的原创,谢谢!


佩子临


来源丨乌玛小曼(ID:wumaxiaoman)

1997年,美国学者迈克尔戈德海伯在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中指出:“获得注意力就是获得一种财富。在信息爆炸的新经济下,这种形式的财富使你在获取任何东西时处于优先位置。”当下,网红经济无疑已成为注意力经济最极致的体现。

人人都能做10分钟网红?

20世纪知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说:人人都能当15分钟的明星。移动直播的兴起,让此言更容易成为现实。关于“网红”,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1、传统大号VS新兴网红,个体受众成主导

传统大V,主要以微博大号为代表,贵在垂直领域的专业度、权威性。粉丝聚众围观前,大V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粉丝先关注,再每日查看其状态,轻度互动。

新兴网红往往依靠出众的外形或搞笑内容一炮而红,用户在接触多次、体验均良好的情况下,才会关注并信赖。

用户与传统大V的关系,更多是吸纳其观点、隐形构建自身的逻辑和价值观;而用户与新兴网红的关系,则是好奇、窥探动机下的尝鲜和屡次试探,最终作出筛选、持续关注的动作。

从“跟从”到“筛选”,用户开始决定谁红谁不红。

2、网红属性不同,发展路线不同

网红各有各安身立命的本钱,有靠才华的,也有靠脸的。两者虽然都坐拥大量粉丝,经营方式却大相径庭。

内容网红持续产出高质量、稀缺性的爆款内容,利用内容IP实现规模化变现。而颜值网红商业变现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专业的培训,系统的包装及营销推广。

目前,网红商业化在广告代言和娱乐化方面还未成趋势,变现模式主要集中在电商、直播领域。

无论是靠内容还是靠颜值,网红们都必须将具体的内容、外形才艺抽象为个性化标签,树立在用户中的影响力,形成品牌。用户对网红的“总体印象+认知价值”决定了网红们未来的变现潜力。

要么刺激,要么有用,眼球和脑子,总得占一个。

颜值网红依靠外在形象刺激受众眼球,使其醉心于新鲜感,所以颜值网红应注重规模化的经纪孵化。内容网红,以提供个性、趣味的内容吸引用户,随着用户对优质内容的“变本加厉”,内容必须向“有用性”靠拢。

总而言之,网红想要一直红下去,建立不可复制的自品牌,提升不可替代性是长久之计。

3、网红产业化才有商业价值

个体网红常常跟“短命”挂钩,那么快速孵化网红的经纪公司是不是前途光明?我个人觉得并非如此。

围绕“个性化”“独特性”等关键词展开的网红,与“可复制性”“规模化”天然就是矛盾体。网红经济的核心不是提升锥子脸网红生产线的产出效率,而是围绕有价值的网红IP打通上下游供应链。

内容网红,考的是内容IP的延展性,是对内容生产、团队运营的能力。颜值网红,背后是否有专业培训、包装、推广能力的网红孵化公司,是否具备供应链完善的电商渠道,是否具备可持续盈利模式的直播平台,这些都是颜值网红变现需要考虑的问题。

网红商业化的出路何在?

1、单打独斗者死,背靠平台者生

个体网红、类MCN平台、网红经纪公司,是网红产业链上的关键词。个体网红初期获得用户注意力,热度过后,用户关注的是持续的、具有竞争力的优质服务。好的服务则是基于专业的、可持续的产业链。网红输出的专业、垂直内容的剪辑生产、形象包装以及一系列商业变现,都需要团队、平台来帮助网红实现。网红的孵化、变现,则需要平台型公司助力,需要资本支持,需要从“现象”走向“趋势”。

所以,网红变现要成规模化,必须依赖于产业链的逐步完善,而非个别网红的单打独斗。

2、选MCN还是经纪公司,关键看网红有多红

有一定名气的中高端网红,看重的是各类变现模式的探索,所以应该去选择一个“合作伙伴”而非“大嗓门的指挥者”。类MCN平台将为中高端网红提供IP版权管理、招揽广告和品牌赞助、挖掘营销推广机会等各类服务。总之,“钱”的事让平台去管,网红个人才有余力持续产出高品质内容。

新锐网红初出茅庐,有潜力、无经验,国内经纪公司的做法多是先签下,再进行培训、包装和推广。拥有美貌和才华只是第一步,粉丝基数小、名气尚无的现状,使得新生网红必须选择专业的网红经济公司才可能孵化成功乃至最终实现商业变现。

我认为,有多红,决定了网红到底选择MCN的win-win双赢模式,还是传统的经纪公司模式。中高端网红向平台靠拢,新生网红靠经纪公司孵化推广是未来网红经济的基本格局。

3、MCN+经纪公司,MIX模式存在可能

MIX模式即MCN模式和经纪公司联手合作,大家和气生财,不为争夺优质网红资源撕破脸皮。

类MCN平台将为个体网红提供流量支持、基于大数据的分类推荐、丰富的变现方式。谁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更合理的分成机制,谁就决定金字塔上层网红的去留。专注培育新锐网红的经纪公司,将担当“造血”大任,源源不断地为类MCN平台输入新鲜血液。

新兴媒介拓宽了网红变现的渠道,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直播的出现,让网红看到了更多可能。尽管目前直播的变现方式,还主要集中在虚拟打赏一项,但未来让产品、品牌植入的场景化营销、与用户深度互动的画面却让所有人心动。

不该忘记的是,用户follow的一定是个性鲜明、特色显著的个人,而非新兴媒介本身。在网红千姿百态的面孔背后,品牌方最在乎的,永远是他们身后的流量和屏幕面前神色各异的细分用户群。

本文地址:http://www.1zhao.com/2017/04/14/3411/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 yizhaotv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一招对观点赞同或支持。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公众号:乌玛小曼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一招媒体


我就举一下网红重庆这个例子吧!

最新旅游消费数据显示,“90后”“00后”已经超越“80后”成旅游市场的主力,这些“说走就走”的年轻群体让很多“网红”新景点和目的地火了。

对于“网红经济”带给重庆的零售消费市场红利,从重庆的解放碑商圈就可以看出来。解放碑商圈是重庆商业的发源地,常年以本地消费客群占据主导,核心商务区的经济职能带动商务消费增长,辐射范围涉及全市,也是重庆首个百亿级商圈。

近年来,随着重庆商业版图逐年向外拓展,市场竞争亦愈演愈烈,本地客流开始向观音桥、南坪等商圈及社区商业分流。

如今网红热潮席卷重庆旅游市场,解放碑商圈以洪崖洞、长江索道、解放碑为代表的景区快速升温,旅客到访量爆发式增长,尤其是节假日游客更成为解放碑商业客流的首要支撑。而伴随其他商圈竞争加剧及客群结构悄然改变,解放碑商圈楼龄相对较高的传统百货与购物中心也相继调整了定位、业态及运营模式。

外地到访的旅游客群不再局限于重庆本地居民的消费惯性,网红打卡景点、热门餐饮店铺、轨道交通站点三者之间两两流动逐步形成解放碑商圈新动线。

在地形阻隔的地理环境与城市向北的发展趋势中,本地客群尤其是三北区域流入观音桥的倾向性已超过解放碑。但于外地游客而言,解放碑的核心地位、网红标签的识别度明显更强。

未来,网红所带动的旅游热潮仍将加持解放碑零售消费客流,而商业项目运营应抓住转型契机,进一步增加本地特色产品及新兴、创新业态占比,精准定位旅游客群的消费需求。

解放碑商圈游人如织的景象映衬出消费客流结构及商圈动线的演变,网红经济正重新定义重庆商圈格局。

所以说,“网红经济”对旅游景区人流提升及周边零售商业的价值是不容小觑。


高德商业


所谓“法无禁止即可为”,对于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和一般社会道德准则,就应当允许这种经济形态存在。抛除道德上的评判,某种产业经济是否有市场、有多大的市场规模,要看这种产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尤其是消费者需求有多大的规模;判断某种市场交易方式是否拥有生命力,就要看这种交易方式能否更具有效率,能否降低交易成本,带来生产者和消费者福利总和的提高。从这方面说,网红产业相对于以前的明星经济、传统的娱乐产业,是一种升级,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互动、消费者定制内容上,降低了交易成本,更符合消费者在细分领域的需求。

网络是全世界的信息传递方式,渗透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红不只是中国有,国外也有,特朗普也可以说是一个网红。网红经济同样全世界流行。

2016年《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某一期就有关于《网红经济学》的文章,让我印象深刻,以下引述其中的一些内容。

关于网红的某种定义:网红是各个领域里有粉丝追捧的小明星。网红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优势,直接跳过传统的造星培养模式,以及漫长的培养时间,迅速碾压传统的成名与吸金机制,改变着许多行业的生态链。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品牌,依托网红进行品牌及形象宣传。

网红的另一种定义(阿里巴巴张勇):网红其实是新一代知识经济工作者中的一类人群,网红和传统明星的区别归根到底只是成名的平台不同而已。网红们依靠自己的天赋或风格,网络一批垂直领域的粉丝,进而得以将互联网红利变现。

网红背后,更多被颠覆的是受众信息接受的习惯,许多网红正带动旧有的内容产生模式进行着升级换血。网红已经成为明星,未来的明星或许也会网红化,越来越多地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得注意力。

网红的整体产业链上,从业人数已十分庞大。有依靠个人才能的视频创作者、自媒体网红,有主打颜值的电商类、直播类网红,以及成体系的网红经纪公司。经纪公司工作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为打理网红形象、炒作新闻、保持受众关注度,后端支持负责供应链变现。

网红产业也正在面临洗牌,UGC短视频代表着变现空间更大、速度发展更快的模式,但会很快走向寡头垄断。直播对传统娱乐内容以录播为主的生产方式的颠覆,会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会。


羡之说


累死累活创业还不如当网红?消费者到底在为什么买单

首先我们来看看网红这个群体,主要分为草根网红和大咖网红。大咖网红好理解,但凡是有点名气的企业家,名人,知名博主都算,草根网红就真的是鱼龙混杂,高手在民间。要成为网红无非有两种办法,要么一夜爆红要么团队操纵,但无论是哪种方式,如果只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的概率奇低。

一夜爆红不仅自身需要有一技之长,而且处于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平台,最后需要某个事件成为媒体传播的引爆点,例如奥运会的傅园慧事件;团队操纵的水就比较深了,一般都是有专业的公关公司或团队进行一系列的包装和营销,即使是这样,最终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还是你自身的闪光点,即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再来看创业,每一个创业者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背后一定有一堆失败的商业模式作为垫脚石,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其难度自然比当网红要难得多。所以,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具备当网红的能力,但是一个成功的网红却不一定具备创业的能力,这就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这年头,没两把刷子连当网红的资本都没有。从商业价值和品牌塑造的角度来说,网红经济带给消费者的是更加接地气的信任感,比如说在某些专业领域的网红和自媒体,能够实实在在的帮助粉丝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难题, 甚至是在消费决策上起到关键的影响力,这才是资本看重网红背后真正的价值。

所以,消费者到底在为什么买单?我觉得还是认知。不知道曾经在哪儿听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们就等着别人来告诉他们,所以,只要你用很诚恳的态度告诉他,他想要什么就对了。”

一旦消费者在生活中遇到认知不足,或者说遇到已有的知识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消费者的社交依赖心理就凸显了,通俗点说就是找个专业人士给自己出点主意,通过这样一个社交契合点来为自己的品牌加分,网红完全是市场自发的、民众拥戴形成的品牌,而创业在商业变现之前也是在创品牌。

网红经济似乎也在改变着人们对互联网时代商业本质的认知,过去的创业者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番事业,先有盈利现金流,然后才考虑做品牌;网红经济反其道而行之,先通过个人魅力,知识技能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通过商业影响力进行流量变现,鲜活的网红品牌更能够实现产品的精准传播。

于是,网红成了很多年轻创业者成功的捷径,因为人总是习惯从阻碍最小的地方寻求突破。但是别忘了,网红的生命周期和企业的生命周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正所谓红得了一时红不了一世,但是一家著名的企业却能够家喻户晓,网红的核心是个人魅力,企业的核心是团队力量。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红的品牌就是自己的全部,没有持续的内容输出就算明星也会过气,更何况网红,一旦品牌失去竞争力,失败就是一瞬间的事而且想要再起来就难了,而创业不一样,就算短时间遇到挫折和瓶颈,总是有机会可以弥补的,就算失败了东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可以将自己打造成网红,对企业的品牌来说是锦上添花,一个成功网红的诞生背后一定是有团队的力量,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奉劝那些啥本事没有,头脑发热想当网红的朋友,网红不是你想当相当就能当,说白了即便你有才华,民间能人那么多凭什么轮到你?当网红还是要量力而行。

当然我不是在这里鼓吹大家去创业,创业要经受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比网红大多了,先脚踏实地让自己充实起来,时机成熟了自然会有你大展拳脚的地方,只要是自己选择的就不要后悔。

对于那些不想吃苦,想通过当网红赚快钱的伪创业者我只能说:生活没有捷径可走,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爱合伙


1.网红现象如此普遍,可能是这个时代里大家都想出名吧,被更多的人知道,心里会有一种自豪感和优越感,网红现象这么普遍,也有另一种原因可能是因为网红挣钱很快且多,比如游戏主播和长相秀色可餐的女生做主播,既满足了心里上,物质上也能有所安慰。网红现象可以算是这个浮躁社会的小范围缩影,另一方面也算是人们为了不劳而获取得物质和心理满足的快捷方式。以上观点仅针对网红中的部分现象,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冒犯,还望原谅。

2.我觉得网红可以指火起来的任何事情,既然网红可以给我们人类带来科技性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和欢乐,我们为什么还要责怪网红现象的不公呢?看看国外的网红节,一样痴迷风潮。




孤独先生M


网红经济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迭代,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产生信息的方式,消费场景也从传统的店面转移到人们的手机上,换句话说,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开始变得更为灵活和碎片化。我们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通过固定的时段固定的渠道来获取信息,只需要拥有一步智能手机,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浏览我们感兴趣的内容,以传统的电视,广播,门户网站为主要渠道的传播方式,正在逐渐被以碎片化时间为主的信息传播与消费模式所取代

网红1.0时代,:榕树下走出的安妮宝贝。

主要是指1977-2002

该阶段网红们主要依靠文学作品吸引粉丝,进而出名,比较出名的有:安妮宝贝,今何在,莫容雪村等

网红2.0时代,图文并茂捧红的天仙妹妹

主要是指2003-2009年。在这期间,国内网民数量开始急剧上升,以图文的方式获得最新资讯,代表人物有:芙蓉姐姐,凤姐,奶茶妹妹,天仙妹妹等
网红3.0时代:微博窜红的
毒舌段子手--作业本

主要是在2010年左右,社交平台微博的横空出世,收到了众多网友的喜爱,一批观点犀利,语言有深度的网络段子手在微博平台上初入头角

网红4.0时代,ip产业下的papi酱

2010年至今,移动互联网大肆盛行,自媒体,实时社交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网红开始ip产业化发展,通过电商,段视频,直播等移动app平台输出内容,形成ip,代表:papi酱


周某人2111


家族财富密码评论员周婷婷:

说到网红经济让我想到现在的各种网红食品。总是看到网红门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不过围绕着网红食品最多的评论是贵且后悔。但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愿意去买单呢。

其实为网红食物排队,本质上与食物并没有太大关系。排的是心理的满足。

第一,追随网红食品,显得自己比较合群,且有共同话题,大家都在追当下的潮流,那我也追追吧。

第二,可以获得幸福感,为什么,因为网红的东西总是看起来那么稀缺,排队排上几个小时获得的无论是食物还是其他的东西,都会觉得来之不易,是自己努力的来的,且少部分人才会拥有的,所以幸福感会噌噌噌上升。

第三,可以在朋友圈塑造一个虚拟的人设,这时候网红食物就成了一件完美的道具,下午茶时间坐到咖啡厅,吃着50元蓝莓蛋糕,喝着60元美式咖啡,再发一条朋友圈,美妙的一天从下午茶开始。多么小资。

其实,网红店,就相当于智商税,十家有九家不如意。朋友们,你们追网红吗?


家族财富密码


首先,我们来看下网红是什么?

网红要通过社交媒体来打响名气,吸引粉丝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关注度,以papi酱为例,papi酱2015年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其吐槽犀利幽默,正中网友下怀,而且最重要的是,她的视频非常有创意,使用了变声器,连打广告的方式也很新颖不会让人觉得反感。


其次,在打响知名度及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之后,这个社交账号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号了,它是一个具有营销价值的这么一个载体。

当然紧紧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尤其是自媒体和开网红店铺的网红,他们必须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团队来维持营销号的经营,确保它的价值不会流失。

第三,像papi酱一样的网红,火起来之后都会接广告,这是营销号赚钱最主要的一种途径。像网红猫那种会更物质化一点,博主会制作一些小动物的周边,比如手机壳、抱枕等等进行贩卖,当然也可能接广告……



第四,打广告有了钱,进一步提高营销手段和加强团队建设,持续圈钱圈粉,形成稳定的粉丝经济群。

网红经济的实质是粉丝经济,只要能够迎得某个群体的青睐,就能迅速得到大量粉丝用户。



网红经济的利弊?

做起来了,是利大于弊,做不起来 就是弊大于利了。

增加消费啊,扩大内需,促进供给向高质量高效率的转变。

网红经济、粉丝经济很大一部分是吃青春饭的,如果没有持续性内容的输出,很容易被淡忘,而且最终都将面临如何变现,品牌的节点问题。所以网红经济对于输出文化的内容方面要保持创新活力,即网红经济要保持活力,必须要以创新为源泉。

我们如何看待网红经济?

网红不是坏事物,但网红也绝对不该“放置”于被崇拜的位置,他只不过是互联网经济大潮中的一朵浪花而已,能红火多久,尚不得而知。所以,淡然围观,冷静甄别。而对“出格”“踩线”则必须加强管理,这才是看待网红以及网红经济的正确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