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如果到街上看一看,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一家三口出行时,孩子比较喜欢腻歪在妈妈身边,跟妈妈说悄悄话,而爸爸经常是独自一个人走在前面;要是只有爸爸跟孩子一起出行,孩子会很安静。

如果是10年前的街上,这样的情况会更明显。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是啊,中国式的父子关系里,父亲的形象是天,威严大于恩情,父亲和孩子之间,关于爱的表达,总是羞于说出口。中国的父亲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孩子的行为老师,更是道德老师。师道尊严,所以不能太亲密。

1.别人的青春vs. 我们的青春

别人的青春:喜欢你喜欢你!我们的青春:爸妈求你别这样对我!

最近被萝严肃的一篇推文刷屏,话题来源于日本很火的一档节目《校园封神榜》,“学生们的天台告白”。

日本孩子们表现出他们勇敢和温情的一面,勇敢地对自己喜欢的人告白对话,说着温暖的话;而被喊话的对象,始终非常温柔的对待喊话的人。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这样的场景让人们看着心暖暖。但是来到中国,也许是水土不服,也许国情所致,温暖的天台告白,演变成孩子对着父母,两代人的谈判,对峙。也许,我们的中国孩子,传统的教育让孩子们丢失了这部分懵懵懂懂的可爱。

节目推出后,最令人关注和扎心的是一位初一女生。她委屈的对着妈妈喊出:“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是那么好?我的努力你为什么看不到?我很痛苦你知道吗?”

孩子带着情绪讲出来的这番话,有勇气站上天台,她只是希望妈妈能因此改变。她的妈妈,并没有觉察孩子的痛苦,给了孩子一个跟以往没有两样的态度。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妈妈的话深深的刺伤了孩子的心,她哭着拜托妈妈,别这样对自己!别用打击法激将法!她不适用。但妈妈依然坚持自我,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问题,孩子哭着跑下了阳台!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这位妈妈俨然就是中国父母的代表——中国的传统教育“严”,“严父出孝子”“严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要严,就不能温情,要严就不能太亲密,要严,孩子以后才能出人头地。

父母们自以为是,孩子们痛苦压抑。压抑太久的孩子,始终需要爆发心中的郁结。被“中国式父母”的重压之下,孩子身心都得不到发展,创造力?谈何而来?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2.我小时候的父亲印象

@王君 25岁 男 医生

小时候觉得爸爸不爱自己,大概5岁的时候,跟他出门,我走得太急,摔了个大跟头。我抬头,他一点走过来的意思都没有,只是在远处看着我。等着我起来。

@游离的鱼 28岁 女 公务员

邻居家的孩子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我就是被嫌弃的孩子。总是被父母拿来做比较,人家考试科科都是优秀的,你,看看你。你看人家学习可以,跳舞也可以。你看看人家,出来工作换的工作多好的。我想说,我考没她好,进全级前十不行吗?跳舞没她好,我书法好啊。公务员我拿来个全市第一,那还怎样?

@勇士一枝花 32岁 男 商人

我爸要我早睡早起,一点情面都不讲,晚起就要训,而且他起得比我早,在家我从来都不晚起。高考后,我以为赖一下可以被原谅。平常起床时间6点半,我继续赖在床上,我爸杀进来,叫我起床,说我这样没有坚持,不自律,以后几十年人生可怎办?

你是否也是这样?小时候,父亲的形象是高大伟岸的,也是严厉的,全身散发着儿童不宜靠近的气场。有时候跟他单独在大厅待着,明明是父子,却找不到话说,或者话也不敢多讲。

因为害怕自己讲了点什么,父亲搬出“别人家的孩子”,把话题往成绩方面靠。在父亲口中,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差的孩子!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但,别以为获得好成绩,这种情形就会改变。考试拿了个好成绩,不能飘,要低调,要“居安思危”,考得好是运气多过实力,要学会总结,不能掉以轻心,正是这个时候才更好沉得住气。

父亲的严厉和苛责,容易让心情愉悦的自己一秒掉入冰霜。记忆蒙上一层纱,记忆的好质地,也浪费了,开心回忆那么多,却只让孩子记得被数落的时刻。父亲的其他印象,通通都不见了。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3.为人父,才能理解到的良苦用心

直到为人父了,才能够切身的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原来,那些不善于表达而表现出来的严肃,那些曾经对我们严厉的标准,那些说出口变成了苛责的话,其实都是父亲的爱。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真正为人父才会懂得,要保持年复年日复日对孩子的苛责,要时刻观察孩子行为上的问题,就已经是一项很大的工作。但又要忽略孩子失落和委屈的表情,嘴里说着不带感情的话语,心里默默的跟孩子说对不起。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真正为人父之后,才会懂得,想孩子穿好喝好,又要好好教育孩子,让孩子以后可以站稳社会,鱼与熊掌之间,想要兼得,就要舍弃一样重要的东西!

养家育儿不容易,肩上扛着责任,手里就没办法牵着孩子的手!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真正为人父之后,才会懂得“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这句话真正的意思。太过于溺爱,孩子永远只会躲在自己身后,成长不起来,太过于严厉,孩子又对自己害怕疏远。这个度真的很难,难免用力过猛,但严厉总好过溺爱!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父亲在我们成长痕迹中,是家中的顶梁柱,风雨中的指明灯。他在朱自清笔下是蹒跚着翻过月台的背影。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父亲的爱是沉默的,是内敛的,是含蓄的,是深沉的。是一座无声的大山,大山从来不会出声,只会默默给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它们来了,不迎接。它们走了,不追问。

也许这个父亲节,应该找个机会跟父亲谈一谈。带着误解的成长“血泪史”记忆,是时候该在一场两代人的深夜对话后,还原它真实的颜色。

当你的“靠山”老了,请陪伴他、爱他!

这个父亲节,就诚恳说一次

“我爱你,爸爸”

就是给父亲这么多年最大的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