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生煎包和水煎包的區別,教你如何在家做一份鬆鬆軟軟的生煎包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特別喜歡吃生煎包。不過生煎包要趁熱吃,有時候比較忙碌,那麼生煎包涼了如何加熱?下面和小編一起看看生煎包的加熱方法!

生煎包和水煎包是非常好吃的早點,雖然一字之差,但是口感做法完全不同。下面和小編一起看看生煎包和水煎包的區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生煎包和水煎包的區別,教你如何在家做一份鬆鬆軟軟的生煎包

生煎包涼了如何加熱

生煎包放到微波爐加熱3分鐘即可。

生煎包

材料:發麵團1份,豬肉餡,蝦皮50克,蔥(切末)3根,姜(切末)2片。

調味料:

A:醬油,香油各2大匙,鹽,米酒各1/2大匙,糖1小匙,胡椒粉1/2小匙。

B:蘇打粉,油各2大匙,糖3大匙,鹽1/2小匙。

C:麵粉2大匙,水1杯,調成糊狀。

製法:

⑴肉餡,蝦皮,A料,蔥末,薑末攪拌均勻,製成內餡。

⑵發麵團加入B料搓成長條形,均勻為30等份,擀成圓形麵皮,分別包入1大匙內餡包好,收口捏緊。

⑶熱油2大匙,放入包好的包子,以小火煎至底部呈金黃色,淋入C料,加蓋煎6~7分鐘,撒上蔥、黑芝麻。

生煎包和水煎包的區別,教你如何在家做一份鬆鬆軟軟的生煎包

生煎包的皮怎麼做才鬆鬆軟軟

生煎所用的面,有燙麵,發麵,半燙半發麵等區別。燙麵用開水兌面,不用發酵,特點是皮薄,好的燙麵,能讓你看到餡,汁。發麵是發酵面,特點是亮肥軟,發麵的一個突出優點是汁水會把皮裡的表面沁入湯味,味道比大肉包更好。半發就是發麵和燙麵各半,優點介於兩者之間。

如果是發麵麵皮,生煎包一般發的體積比原麵糰體積的3倍左右,另外面和的一定要軟。當然要擀了,和包包子差不多

附詳細發麵生煎包(一般都是發麵的,鍋貼是死麵的)的做法:

原料:

麵皮原料:

麵粉250g、酵母3g、溫水130ml(這個量包括了融酵母的水)。

肉餡原料:

豬肉餡、蔥花、薑末、老抽、料酒、鹽、雞精、皮凍(或者清水少量)。

做法:

1、3g酵母中倒入20ml溫水,靜置5分鐘,激發酵母中的活性;

2、酵母水倒入麵粉中,拌勻。倒入剩下的110ml溫水,邊倒邊用筷子攪拌成雪片狀;

3、揉合成光滑麵糰,放溫暖處發酵至兩倍大;

4、麵糰發酵的時候,拌肉餡。豬肉餡中加入鹽、雞精、老抽、料酒、蔥花、薑末拌勻,再加入肉皮凍(沒有肉皮凍就加清水),攪拌上勁,肉餡就做好了;

5、發酵好的麵糰,慢慢揉合排氣,揉均勻;

6、案板上撒粉,把麵糰搓成長條,分割成小劑子;

7、取一個小劑子,搓圓壓扁,用擀麵杖擀成當中厚邊緣薄的圓形,放上肉餡

8、包起來,成小包子狀;

9、平底鍋燒熱,倒入少量油,把包好的生煎包排入,用中火煎;

10、煎至生煎底部金黃;

11、倒入小半碗清水,沒過鍋底,撒上黑芝麻和蔥花;(這裡加水的量根據生煎包的大小調整,如果生煎包的個頭較大,那麼需要加水到生煎包大約1/3處,否則加熱時間太短會導致生煎包內部不熟)

12、蓋上蓋子,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燜至鍋中水份收幹。打開蓋子,再煎一會兒,看到生煎表面水份收幹即可出鍋開動啦!

小貼士:

酵母中放的溫水,水溫大約30度,可以用手試下溫度,不燙為宜。化酵母的水溫不能太燙,最多不能超過40度,過燙的水溫會把酵母燙死,那就無法發酵了。酵母用溫水化開後,靜置五分鐘,激活酵母的活性後,再使用。

生煎包和水煎包的區別,教你如何在家做一份鬆鬆軟軟的生煎包

生煎包和水煎包的區別

兩個口感不一樣的哦。喜歡口感軟嫩的,可以考慮生煎包。喜歡更酥軟一些的,可以選擇水煎包。個人感覺生煎包更精緻些,水煎包感覺比較淳樸。

水煎包是魯西南名吃之一,其狀扁圓,上下呈金黃色,外酥裡鮮,口感甚佳,因其餡不同,分為羊肉、豬肉、素菜水煎包多種,其餡無論是葷素均加蔥、姜、五香粉、香油、細鹽調製,皮為小麥粉面發酵,將包子放入平底鍋內少許時間,再加面水,後澆香油,翻一遍出鍋即成,成為人民深受歡迎的食品。

上海生煎包聞起來香香的,咬一口滿嘴湯汁,頗受上海人喜愛。成品米白,軟而松,肉餡鮮嫩,舟有滷汁,咬嚼時有芝麻及蔥香味,以出鍋熱吃為佳。對它的評價是:“皮薄不破又不焦,二分酵頭靠烘烤,鮮餡湯汁滿口來,底厚焦枯是敗品。”不僅介紹了生煎饅頭的優點,也提醒食客,凡是“底厚焦枯”的可以不買,其至“罷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