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肝病到最后好多都会吐血而死?

aiq一世情缘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快乐涨知识!

晚期肝病出现吐血,是由于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死率极高。那么,肝脏是怎么导致吐血的?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正常情况下,肝脏有两套血液供应:门静脉和肝动脉,门静脉约占70%。门静脉血液主要来自于胃肠道吸收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药物、酒精、毒物等。



肝硬化时,肝脏遭到破坏后改建,肝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压迫其周围的门静脉分支,使门静脉狭窄、中断甚至闭塞,入门静脉的血流受阻,形成门脉高压。



此路不通,再“修”条路

胃静脉入肝的血流受阻,导致食管下段、胃底静脉、贲门静脉增粗,压力增大,管壁变薄。机体为了引流曲张静脉的血液,形成了许多新的通路。



当曲张静脉的压力到达一定程度,自发破裂出血或在某些坚物质的刺激下破裂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即吐血,严重时因失血过多休克而死亡。

听不懂?举个例子。

肝硬化就好比高速公路在修路,导致交通堵塞严重,司机前进不得,只能改走其他道路。



因此,肝硬化患者,为了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饮食和运动上需注意一下几点:

(1)禁食坚硬、辛辣刺激、过热、不易消化的食物。

(2)少量多餐,避免禁食过饱。

(3)避免剧烈运动,或搬提重物。

(4)避免情绪过度激动。

(5)当出现大便发黑,或吐血时,立即禁食,医院就诊。

☞关注“段医生讲科普”,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肝病,肝脏疾病的统称,而无论是肝硬化,还是肝癌,总之都会损伤到肝脏的结构与功能。肝脏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器官,负责人体的代谢、合成等,也负责消化系统中胆汁的分泌。

肝硬化患者早期由于肝脏结构遭到破坏的程度并不严重,正常的肝组织通过功能代偿尚能替代遭到破坏的肝组织,所以肝硬化早期,患者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随着,肝组织的进一步破坏,肝细胞再生、重塑,形成假小叶后,肝脏的功能也基本上处于失代偿状态。尤其是在出现腹水、门脉高压后,这个时候肝的正常功能基本处于丧失状态,同时也会出现多系统受损的症状。

例如说,肝硬化门脉高压期最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使胃底静脉和食管下端静脉曲张,同时由于肝功能丧失,肝细胞合成及分泌凝血物质减少,所以当曲张的胃底-食管静脉因溃疡,创伤而破裂出血时,出血一般不易止住,临床上的表现就是呕血。而且,这种病人在大出血的时候通过普通治疗方法例如三腔两囊管、凝血酶等,是不能止住血的,再者,肝硬化病人在后期,由于尿素代谢异常,血液中尿素含量增加,肝功能无法代偿。当肝硬化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时,由于出血量大,有一部分会通过肠道排出,即便血。这一部分血液在肠道内分解会产生氨气进入血液,造成血氨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加重肝性脑病,最终导致患者的死亡。

本期答主:叶梓,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正常人是不会出血的,主要是体内有凝血因子起作用,而这些凝血因子,是由肝脏合成的,肝病恶变使血小板破坏严重,凝血水平降低,并且全身血管脆性增加,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静脉曲张,产生消化道出血,出血严重会危极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