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作为前苏联最富裕的国家,乌克兰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欧洲强国,反而成为一个失败国家?

云霄飞翼


乌克兰有着成为一个欧洲强国的良好的基础,却长期陷入社会动荡、经济恶化和国家分裂中,这是乌克兰民族的悲剧,也值得所有中小国家所深思。

苏联解体时,乌克兰有着丰厚的家底

苏联解体时,乌克兰国土面积仅占前苏联的2.6%, 但经济总量却占到了13%,是最富裕的加盟共和国之一。乌克兰继承了前苏联大约30%的军工企业(3500多家),职工300万人(占到了总人口的近10%),有着强大的重工业基础;有着煤、钢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钢铁产量占到了前苏联的40%;拥有全球3/4的黑土地,为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虽然其经济结构极不合理,过度依靠于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轻工业极其落后,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但凭着雄厚的家底,所有人都认为很快乌克兰就可以步入经济增长的快车道。为什么27年过去了,乌克兰经历着断崖式下降,沦为欧洲第二穷国,面临着国家分裂和社会动荡的恶果,成为失败国家的代名词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不成熟的民主制度使得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不可能

在经历了5年的混乱后,一直到1996年乌克兰才通过了第一部宪法,确定乌克兰为总统-议会制国家,总统为国家最高元首,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对总统负责,议会为最高立法机关。2004年,乌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自2006年1月1日改为议会—总统制,议会有权解散政府。2010年乌宪法法院又裁决2004年宪法修正案违宪,规定全面恢复1996年宪法。2014年议会又决定恢复2004年的宪法。独立后27年的时间里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修改了4次,每次都伴随着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作为一个有4500多万人的小国,全国有将近190多个政党,正常的议会民主博弈制度没有建立,议会打架成了家常便饭,甚至2012年连总理在议会都被议员给打了;当议会博弈失败时,失败的一方往往通过街头革命来表示抗议,引发进一步的矛盾冲突。而稳定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须,国内政治动荡,政策朝令夕改,国外谁敢来投资,国内谁能安心发展?长达27年的混乱,使得乌克兰错过了黄金的发展时机。

缺乏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腐败和投机的政客长期把持国家政权

乌克兰第一任总统克拉夫丘克是前苏联解体的策划者之一,善于破坏而不懂建设,在他的任期内,经济上采取“休克疗法”,造成大量的工厂破产、工人失业,通货膨胀,寡头当权,人才外流;从1991年到1994年,乌克兰的GDP每年持续负增(-8.9%、-10.2%、-14.3%、-22.4%),短短4年,经济总量下降了50%以上!这和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类似,但俄罗斯幸运的是迎来了普京,迅速止住并扭转了颓势,不得不承认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可惜的是,乌克兰没有普京!第二任总统库奇玛,在他长达十年的总统任期内,腐败成了乌克兰政府的代名词,政治丑闻不断,他任命的总理仅干了一年就因贪腐逃亡国外,自己的办公室主任和内政部长卷入了谋杀揭露政府丑闻记者的案件中,十年期间换了9任总理。此后,乌克兰迎来政治强震期,开始了“三人转”,第三任总统尤先科和总理季莫申科通过街头革命战胜了另一候选人亚努科维奇上台,但在2005年就和亚努科维奇换掉了季莫申科;2007年又联合季莫申科换掉了亚努科维奇,2010年亚努科维奇和季莫申科在大选中又搞掉了尤先科,随后在2011年把季莫申科送进监狱,2014年在乌克兰再次爆发街头革命后亚努科维奇逃亡俄罗斯。这三人都深陷贪腐丑闻,误国殃民!交给现任总统波罗申科的就是一个国家分裂、经济恶化和社会动荡的烂摊子,现在看来,他也只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亿万富翁)而不是一个可以挽救危局的政治家。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成为大国角力的牺牲品

从乌克兰的第一任总统开始就有加入欧盟和北约的愿望,但操之过急。一方面,乌克兰糟糕的经济局势使得它从经济条件上就不存在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其重要的地缘政治战略地位,俄罗斯也不允许北约的军队开到自己的家门口,国内20%的俄罗斯人也有很强的反对声音。相对于俄罗斯,乌克兰再强也只是个小国,先发展经济,修好邻国,搞平衡外交等待时机是比较务实的选择。乌克兰的前两任总统也是这样做的,可自从亲西方的尤先科通过街头革命上台后,迅速地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直接地侵犯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很快俄罗斯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通过相同的方式扶持亚努科维奇上台,再开始倒向俄罗斯;西方国家和美国再通过议会扳回来,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没有真正接纳的意愿,也不可能为它出头(克里米亚就是很明显的例子),而只是利用它作为消耗俄罗斯国力的棋子。现在的形势下,乌克兰国家分裂已成定局,内战未止,加入北约和欧盟都成为不可能。大国角力的结果就是乌克兰局势的崩盘,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俄乌成了仇人,这对乌克兰还是俄罗斯都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乌克兰的未来之路在何方?需要一个有决断力的政治家,抛弃对美欧不切实际幻想,咽下对俄罗斯的愤怒,以务实的态度处理好大国关系;以卧薪尝胆的决心推动国内的发展,徐徐图之。毕竟这是一个国土面积与法国相当的欧洲大国,只要能稳定地发展个十年,成为一个强国也仍有希望。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只是那个人在何方呢?


云霄飞翼


乌克兰确实很可惜,工农业基础非常好!但是苏联解体后也确实活得很累。至于是不是失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至少木叔和乌克兰使馆的朋友交流时,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失败,也不认为乌克兰就会一直这么沉沦下去,还是对未来发展有信心的。

那么木叔就分析乌克兰这几年的历史吧!

谈三点,有内有外。

第一,乌克兰放弃了核武器,这可能算是一个失败,也是如今被俄罗斯侵略的原因之一。

1994年,在布达佩斯,美俄英三大国和乌克兰签约,促使其放弃了当时全世界第三大核武库,而这三国和联合国来保障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安全。

乌克兰本以为冷战结束后核武器用处不大了,而且放弃还能获得大笔资金支持,还有各国关系都很不错,未来一片光明。哪知道俄罗斯20年后会对他发动战争?把克里米亚都夺走了。

要是当年乌克兰没有放弃核武器,普京动武至少要多考虑几年吧!

而且乌克兰国运出现大问题,正是从和俄罗斯关系闹僵开始的。

第二,乌克兰政治家决策有问题。

如果乌克兰能够很好地转型,比如类似波兰等国,彻底和过去说再见,其实也可以。只是该国有不少俄罗斯族,这导致该国政治总是左右摇摆,一会亲俄、一会亲西方,过几年就换一次,这会发展也非常不平衡、不健康。

反过来又加剧了乌克兰政治家利用这种社会和民意分裂来加强自己的政治影响。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不断激化,最终让该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

这是缺乏决断型的强人政治家出现的原因,也是结果。最终让乌克兰没能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有效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来改革体系,目前乌克兰人基本就是维持20年前的现状,不思进取或者难以进取。

第三,大国博弈让乌克兰利益受到损害。

不得不说,美欧和俄罗斯之间的利益争夺,也是乌克兰给人感觉比较失败的原因之一。

这些国家当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第一为乌克兰人考虑。

比如在克里米亚危机十分严重的背景下,德国人竟然还和普京讨论从俄罗斯进口便宜的天然气,而且为了避免经过乌克兰,还弄了一条海上的通道。

这让乌克兰人觉得西方自私且背叛,所以一直很不满。默克尔为了安抚乌克兰只好说,未来欧洲和俄罗斯谈天然气的时候,要把也要弄一条过境乌克兰的管线,作为条件之一。

俄罗斯更是如此,获得了克里米亚还不算,还要把乌克兰东部的顿涅斯克以及卢甘斯克等地据为己有。如今这里已经打了5年战争,有近万人遇难。

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拖累,经济也好,社会也好,怎么能发展得好?

所以,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也是乌克兰比较失败的理由。


木春山谈天下


都是一帮智商高达250的政客当家的结果!

老金给大家简单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乌克兰怎么从一个前苏联最富裕的国家,变成一个穷的叮当响的国家:

众所周知,欧洲经济发达,但能源短缺,特别是天然气,缺口高达40%,旁边就是能源大国俄罗斯,于是修了一个经过乌克兰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乌克兰一方面可以享受俄罗斯给他这个斯拉夫兄弟的优惠价,又能赚一笔过路费;

后来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跟俄罗斯应该加入欧盟和北约问题上闹僵,便想出一个制裁来教训俄罗斯的方法!

二毛子的我不买你大毛子的天然气了!让你大毛子的天然气烂掉!

不买俄罗斯的天然气,寒冷的冬天还是要用的啊,就近从欧洲进口吧!反正就是不买大毛的!一付赌气的憋屈像。

那欧洲的天然气从哪里来的呢?自然是俄罗斯啦,好嘛,兜了一圈又到乌克兰手里。

老金给大家细细算一下波罗申科制裁俄罗斯天然气的经济账:

欧洲从俄罗斯手里拿到的天然气价格是245美元,乌克兰所谓的就近采购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是266美元,转手倒卖,欧洲白拿21美元!

乌克兰原先从俄罗斯拿到的天然气是194美元的自家兄弟优惠价,看看,一赌气,就变成266美元从欧洲买!

乌克兰为了纪念跟俄罗斯断气的伟大日子,也为了能更持久的断气,特意用一个计时表来直观看出乌克兰跟俄罗斯断气的天数!

人家是很认真的哦。

啥也别说了!这高达250的智商,能不让乌克兰衰败吗!?

恐怕以后除了美女,乌克兰啥都没有了!


你对乌克兰的衰败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千万别憋着:-)

关注老金看世界,每天都有精彩时局分析!


老金看世界


有一次我和税务财经专业的一个什么专家吃饭,那得是十几年前,互联网刚开始发达的时候。我突然来了灵感问他一个问题:可不可以建立这样一个系统,财务透明。就像一个部门,国家一年给他多少钱,然后这个钱都是怎么花了,全部在网上公布,任何人都有权去查。国家拨下来的每一分钱都能查到去处。哪怕买一包打印纸,市面上一包10块钱,你这个部门花20买的,那就有问题。大家都能监督。

我说完了,专家没停顿,没思考,直接一摇头:不可行。专家擦了擦嘴上的油,我还以为他能说出什么高深的道理呢,结果人家回我一句:你这么干了,他们吃啥?

通过这事儿,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就像一加一那样简单,但是,只要掺杂上利益,就变得复杂了。

乌克兰的问题也是如此。

乌克兰的道理就就像一加一那样简单,你根本就没必要得罪俄罗斯这个邻居,你也没必要为了讨好美国,把自己国家拖进战乱。

乌克兰脱离苏联以后,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结盟。在美俄之间首鼠两端,吊起来卖。

你跟俄罗斯结盟对抗美国,不明智。毕竟美国掌控着国际经济,跟它交恶,它封锁你,制裁你,日子也不好过。跟美国结盟对抗俄罗斯,也不明智。你跟俄罗斯是邻居,它刚好能打到你。

如果乌克兰不站队,跟谁都维持表面的友好,然后谁给我的好处大一点,我就跟谁近一点。这样美俄都会去争取它,都会哄着它,谁也不会跟他来硬的,都怕一来硬的,把它逼到对方一伙里。

乌克兰人口4000多万,领土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的粮食出口国,号称欧洲粮仓,属于资本主义国家,重工业很发达。这在欧洲绝对算得上大国。以它的权重,如果保持中立,美俄都得不遗余力的去捧它,哄它,根本不能得罪它。实际上即便是到了现在,俄罗斯依然是希望乌克兰回头是岸。前一阵俄罗斯俘获了乌克兰的船,然后他们发表声明的:这都是看在和乌克兰的兄弟情义,要是别国的舰船,就不是这效果了。

别看印度总给你整点奇葩事儿,但在这一块,玩的就挺6。它现在就是美俄都不得罪,然后都不站队。然后美俄就都得跟他敞开心扉。

如果乌克兰跟美俄都保持个若即若离,跟谁都维持个面子上不错,还不给任何一方当枪使,那它现在的日子得过得相当滋润了。这就是一加一那样简单的道理。

但是,这里面一掺杂上了利益,就变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谁的利益?就是乌克兰这些政客的利益。

最先犯糊涂的是乌克兰的老百姓。他们有些人希望保持和俄罗斯的传统友谊,有些人则向往欧美的自由民主和财富。当然,老百姓的糊涂,肯定是被乌克兰的这些政客事先操纵了媒体,忽悠迷糊的。然后这些政客组织集会,演讲,把老百姓煽动起来。一派人要跟美国好,一派人要跟俄国好,剩下的事就顺理成章了:自己国家内部先乱起来。

这些政客为什么忽悠老百姓内斗,就是在博取自己的利益。要么是为了自己能掌权,要么就是跟国外都有“友好”关系,他们的企业跟美俄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背后的肮脏交易,用脚后跟也能想出来。为了自己的权利、利益,不惜把自己的国家带入战乱!

乌克兰的老百姓,被政客忽悠,把自己国家搞乱,最后倒霉的还是他们自己。你们在这跟俄罗斯人打仗,没饭吃,那些政客不还是住着豪宅,喝着红酒,跟美国朋友优雅的谈生意嘛。

乌克兰,为了远方的美国,跟家门口的俄罗斯作对,先把自己国家搞乱。这都是愚不可及的行为。你跟自己的邻居搞事,你的邻居还是俄罗斯,你仗着美国撑腰,如果矛盾真的激化到一定程度,俄罗斯先打你是没问题。如果俄罗斯动真格的,美国很可能会像卖格鲁吉亚那样,再卖一次乌克兰。怂恿你惹事,把俄罗斯惹急眼了,美国不吱声了。就算美国能帮你,你自己国家打成废墟,那也得是前提。这个账就是一加一,但没办法,利益摆在那,乌克兰的领导人就顾不得了。

我去年发过几篇关于联想的文章。其实联想目前也是这么回事。经营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固化的利益集团,在他们内部。改革、创新,是不可能的。这些人就是把企业耗到油尽灯枯,也不带吐出自己那部分利益的。这个企业不改,就是死。是一加一的道理,但利益摆在那,你就动不了。

锐度何老师


提起乌克兰,那可是苏联时期实力很强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备受尊崇。然而,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却变得越来越穷困潦倒,甚至充当美国的傀儡在所不惜。

放眼其他从苏联体制下独立的国家,诸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以及白俄罗斯等,大家都混得风生水起,为什么乌克兰没有变成欧洲强国,反倒成为一个失败的国家呢?

波罗的海沿岸三个小国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当然与其加入欧盟有关,但没有与俄罗斯发生冲突,以及不存在领土纠纷也是重要方面。而白俄罗斯之所以也能发展得“风景这边独好”,与俄罗斯保持传统友好关系有很大关联。

乌克兰不顾同族兄弟手足之情,执意要与俄罗斯分道扬镳,舍近求远,为加入欧盟北约而孤注一掷,这就不免引起俄罗斯痛心疾首,在万分无奈之下,只好利剑出鞘,将历史领土克里米亚收回,并在去年刻赤海峡对峙事件中将硬闯海峡船员全部扣留。

此外,由于乌克兰发展不均衡,引起乌东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及顿巴斯等少数民族地区强烈不满,内战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而正是领土纠纷以及内乱纷争,导致欧盟北约迟迟不愿将其纳入,这样乌克兰就夹在俄欧之间,如同一个“弃婴”。

更可悲的是,去年冬天,由于乌俄关系恶化,导致乌克兰天然气紧缺,不得已从欧洲辗转购气,孰料价格却比白俄罗斯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高出3倍,害得乌克兰民众一个冬天没有好心情。

然而,乌克兰还沉醉在对美欧不切实际的幻想中,以为唯有美国和欧盟才能将其一蹶不振的经济起死回生,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只能忽悠自己,而害不到别人。乌克兰将往何处去?希望未来的乌克兰总统能够以史为鉴,勿要顾此失彼,远交近攻,得不偿失。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因为乌克兰夹在俄罗斯与欧洲之间,导致乌克兰民族东西分化非常严重,不可能形成一个整体来发展国家经济。乌克兰还自废武功,把继承苏联的核武器全部销毁,最终品尝到了国家被分裂的苦果。



1.乌克兰是欧洲第二领土大国,拥有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比法国还要大。乌克兰有5000万人口、2017年GDP是1040亿美元。乌克兰继承了苏联非常完整的工业体系,乌克兰在航空发动机、坦克和船舶制造等方面,拥有非常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乌克兰曾经是武器出口大国,乌克兰生产的坦克和装甲车,在第三世界国家中供不应求。乌克兰还是欧洲地区主要的农业大国,是欧洲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



2.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苏联遗留下来的1270枚核弹头、2500枚战术核武器、78万军队、5000辆坦克、7000辆装甲车、300多艘各种军舰、1500架各种军用飞机,乌克兰拥有生产制造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1990年代的乌克兰是世界第三核大国,对美国和俄罗斯产生了严重的军事威胁。由于乌克兰手里有三千枚核武器,这让美国和俄罗斯对乌克兰高度重视。因此美、俄两国利用经济援助的条件,把乌克兰手里的核武器全部转移到了俄罗斯。美、俄两国还向乌克兰保证,将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不会对乌克兰进行侵略。可是当乌克兰把所有的核武器交给俄罗斯后,世界各国对乌克兰的重视程度迅速下降。



3.由于乌克兰夹在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因此成为了欧美国家与俄罗斯争夺的对象。乌克兰东部民众希望与俄罗斯发展良好的关系,乌克兰西部民众希望与欧美国家发展良好的关系;因此整个乌克兰民族分化非常严重,这导致乌克兰不能形成一个整体,来发展国家的经济。使乌克兰民族东西分化的内政问题,演变成为了国际问题。



4.欧美国家在2014年推翻了亲俄的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导致俄罗斯占领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这是乌克兰危机爆发的根源。如果乌克兰还拥有核武器,那么美国和俄罗斯谁都不敢轻易得罪乌克兰,乌克兰可能会发展的更好。乌克兰自废武功销毁核武器,导致国家陷入了分裂状态,这是乌克兰政府的失败,也是乌克兰国家的悲哀。


香堂风子


乌克兰的问题可以说自己坑自已。

乌克兰的所谓富裕实际上,基础拥有非常发达的工业体系等,各方面条件很高,但是它们是作为苏联经济体系的一个部分存在的,在苏联解体之后,整个原有的工业体系被撕裂了,乌克兰的工业体系出现不完整的,更麻烦的是,乌克兰独立之后,采取的政策中没有对国家经济体系进行重大调整之意,当俄罗斯正在研究如何弥补体系空缺时,乌克兰什么也没有做,更多的吃老本,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在出售其库存的武器装备,而不是发展其军工产业,这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维持生产状态,仅仅保留设备,人员什么丢失也一样难以再恢复生产,最终等到乌克兰需要发现自己需要时,已经把自己的工业基础规律不掉,大量的企业由于长期没有生产,已经荒废掉。人员流失的,技术上也自然也就损失了。

原本从经济角度来说,乌克兰的经济体系与俄罗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许多层面上两者有协作关系。但是乌克兰就对外政策上,采取与俄罗斯远离,亲近西方。实际上就是坑自己的经济,没有合作俄罗斯,乌克兰经济面临着崩溃的问题。以现在的状态,乌克兰恢复几乎不可能了,无法保持经济的发展,那么变成失败国家没什么意外。


浴火


乌克兰这个国家比较悲催,在二战时期,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献出来的子弟不比俄罗斯少多少?苏联的很多将领均来自于乌克兰,在话语权上,甚至可以说达到了苏联的半壁江山。

在战后苏联在乌克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创下了庞大的工业体系,甚至苏联的一大部分设计机构,都设在乌克兰,可以说为未来独立的乌克兰留下了宝贵的资源。

细数乌克兰的战略资源,境内有丰富的煤矿资源,第一套黑海出海口,拥有肥沃的土地,再加上一整套的军工体系,可以制造各种先进的武器,甚至拥有航母制造能力,乌克兰的西部是一个大粮仓。天哪,这是多么大的战略资源,如果是一个正常一点的政府,可以让乌克兰人过得舒舒服服,完全可以吃不愁,喝不愁,玩不愁,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可惜败家子永远是败家子。

还是乌克兰美女养眼。

独立以后的乌克兰成了世界上败家败得最快的国家,乌克兰败家的速度可以说达到了闪电速度,设计机构两年之内基本上只剩下原先的1/10,还是勉强苟活。

各大工厂,甚至能够是生产世界上最先进武器的工厂,纷纷倒闭,现在甚至连普通产品的维护,都维护不了,这样的败家速度实在罕见。

乌克兰为什么从一个工业强国迅速的变成了落败的国家?首先是一大批的寡头侵占了乌克兰的所有战略资源,把它们占为己有,国有企业迅速私有化,可是他们在有这些资产,并不是为着生产,而是为了来快钱,怎么样才能够来块钱呢?变卖装备,变卖设备,变卖所有的设计资料,总之怎么来钱快他们怎么做,在家他们扶植起来的总统,更是出台各种相应政策,来加速这种变卖政策,乌克兰在这30年之内没有彻底垮台就算不错了。

乌克兰的这些领导人,库奇马,拉扎连科,尤先科,亚努科维奇,哪一个不是寡头捧起来或者本身就是寡头,就是现在的季莫申科,波罗申科也是一样,有他们在台上乌克兰永远是个失败的国家。



乌克兰也只剩下这些美女了。

从一个拥有巨大战略资源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欧洲穷国,乌克兰只用了30年,这一切只能说是不可能自己作的,现在还看不出来乌克兰在未来有什么改变,如果这样的话,乌克兰只能继续穷下去,以后有可能更穷。

我是刘辉,一个伪军迷。


愚人时代1972


苏联时期,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

乌克兰🇺🇦是苏联主要的粮食产地。

也是苏联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军工业基地。

当时,乌克兰是苏联经济最发达收入最高的地区。

民众生活滋润。

苏联政府统盘考虑各地农业、工业、经济等布局。

各加盟共和国内,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工业产品标准自成体系,与西方工业产品并不相融。

军事工业,特立独行。

与西方军事工业没有通用性。

苏联经济不景气,最终解体。

各加盟共和国分道扬镳。

乌克兰的农产品,在苏联时期是紧缺货。

面对西方现代化的农业而言,缺少竞争力。

农业生产渐渐退化,缺少销路。

乌克兰的重工业、军事产品,主要销往俄罗斯。

俄罗斯经济也不景气。

拖累了乌克兰🇺🇦。

由于一夜之间,变了天地。

计划经济无法突然转化成商品经济。

多重矛盾,集中爆发。

乌俄关系闹僵,造成乌工业生产一落千里。

既不适应西方的经济模式,又与俄阻隔。

乌克兰快速贫困化。

故,乌克兰成为苏联解体后的最大贫困国家。

#凌远长著#


爱之育之




乌克兰从苏联解体至今,事实上根本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

前期要缓解苏联解体的余震,其政客由于治国经验不足,步步都是臭棋。比如乌克兰当时的战略核力量比中国还庞大,却自废武功,在安理会及西方各国的忽悠下自废武功,主动销毁了核武器。



然后是先进而庞大的军工体系无力维持,便开始大肆的廉价变卖,科学家因为无事可做而大规模逃离,最后从刚分家时的军事强国变成了一盘散沙的军事弱国。


然后在俄罗斯、欧美双方的渗透、影响下,外交方向东西摇摆,空耗国力,经济也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由于政治上的不稳定,国家一日不如一日,每况愈下,惨不忍睹。

最后欧美推行的颜色革命在乌克兰占了上风,但这个时候乌克兰已经孱弱不堪,而在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却扭转了颓势,在政治、军事上逐渐恢复元气,俄罗斯自然不愿意吃这一回合的哑巴亏,在普京的决策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拿下乌克兰的海空军总部克里米亚,乌克兰从此成了没有海军的内陆国,要翻身就更加困难了。



乌克兰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主要原因就是政客们的短视和政治上不稳定造成的。自身夹于两强之间,以他的国力应该奉行略微偏重俄罗斯的平衡政策,左右逢源而游刃有余,他们却选择了要么向东、要么向西的绝对外交。在两大势力的争斗中沦为牺牲品。


事实证明,西方并不太关心乌克兰人民是否幸福,他们关心的是乌克兰还有多少利用价值,能不能在东欧进一步剧变,把俄罗斯拖垮甚至进一步分裂。而乌克兰那些政客就像我战国时期的韩国一样,身处险境,浑然不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