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一个基层医者的自白:她那个肯定的眼神,让我释怀而笑~

2018年6月8日,一头是北京,一头是黑龙江青冈,一场相隔千里的特殊对话发生了。北京尤迈医学诊所会诊室这头,须发苍苍的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教授和黑龙江青冈县医院一位医生进行一场远程对话。

对话的内容是黑龙江青冈县一位75岁的老人。老人家双下肢疼痛已经3年了,一直无法下地行走,长期卧床。近年来左下肢出现坏疽流脓,抗感染治疗无法遏制病情蔓延。

以下为情况口述:

在病情非常棘手的情况下,作为主治医师我为他实施了下肢左下三分之一截肢术。对于此截肢术是否是最优方案,患者是否会受益,今后生活如何安顿,是否需安装假肢,老人的主治医师虽有判断,我无从知晓。

我不确认我为老人实施的是否是最适合他的、最恰到好处的诊治方案。所以有了今天的这场对话。我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收获颇多。

最后,我终于无法按捺心中的疑惑,我怯怯的问,现在老人已经能够拄着拐杖下地行走,右侧肢体的肿痛也已经减轻,这是否得益于左侧肢体的手术,因为术后隔绝了炎症因子的侵袭?

一个基层医者的自白:她那个肯定的眼神,让我释怀而笑~

教授说:“是的!”

她以一个顶级专家的身份告诉我,是的!“并且还得益于下地了”。协和专家补充到,患者能下地之后,促进了血供,右侧肢体血液淤滞减轻。

那一刻,在会诊现场,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专家也笑了。我想那一刻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

我感觉当医生是如此美好,我做对了一项决定,挽救了一个丧失希望的生命,去除了他的病痛,让他从卧床不起,能够行走,虽然未来的治疗路途遥远,但我信心满满,我为自己感到自豪!

行医之旅,我们每个医者都是一个孤独的行者,面对疾病迷雾重重,我们使出浑身解数,孤独地应对各种危机,但面对医学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我依然彷徨迷茫。

在其他专业领域,比如心理咨询领域,年轻的心理咨询师背后往往有一个经验丰富的督导,支持着心理咨询师带着来访者向正确的方向行进。而在医学领域,这样的支持体系几乎近无。

在北上广,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年轻医生是幸运的,他们的经验丰富的上级医生会带领他们行医,而在偏僻地区的基层医院,这里更像是被遗忘的角落,我们身边同事的经验相近,得到继续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很少,但我们同样在面对一条条鲜活的生活,一刀下去,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

因此,对于敬畏生命的如我等人,行医之旅非常孤独,需要自己独自一人消化失败、迷茫的感觉。因此,我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确认或是指正,让我的行医之徒少一些惶恐。感谢协和专家的指引!

编者按:北京尤迈健康扶贫项目是国家扶贫办和国家卫建委支持指导下的健康扶贫项目,由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出资邀请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在北京尤迈医学诊所对全国贫困患者进行免费远程会诊,同时指导培训基层医生诊治。该次会诊即为尤迈健康扶贫项目开展的众多会诊其中之一,能对基层医生和广大贫困患者有所帮助,是尤迈健康扶贫项目的初衷。

本文选自“北京尤迈医学诊所”微信公众号。关注“北京尤迈医学诊所”或“尤迈健康”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健康资讯和协和专家远程会诊故事。如果您身边有需要帮助的贫困患者,可添加微信号:youmaizs,基金会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