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摩诃止观|禅度所摄,五门助道(一百七十三)

摩诃止观|禅度所摄,五门助道(一百七十三)

摩诃止观|禅度所摄,五门助道(一百七十三)

摩诃止观|禅度所摄,五门助道(一百七十三)

摩诃止观|禅度所摄,五门助道(一百七十三)

若如上修不得悟者,当自思惟:理观道品,各有八定,为禅度所摄。

但是解心,实未证得;虽言根本,事定不成。乃至虽言无作定,首楞严不成。

若无定者,平地颠堕;或二世散动,三昧不开。为是义故,一心决果:初、中、后夜,身端心寂;疲苦邪想,若起疾灭。自禅、教他,赞法、赞者,大誓不动,尽命为期!乃至后世,不证不止!称十方佛,为明、为救!

感佛定光,散动障破,事禅开发,与四观相应。

摩诃止观|禅度所摄,五门助道(一百七十三)

《大论》释禅度,先列诸禅法;次明无所得,显波罗蜜相;后广释九想、八念等,皆于禅中开出。诸禅法甚多,今但取五门为助道也。

若禅思时,心多觉、观,遍缘三毒,当用“数息”为治。数若不成,即知心去,去即追还,从初更数。防散录心,此为良治。以心住故,或发欲界定,乃至七依定皆能入。若不得般若方便,成凡夫法;若得方便,成摩诃衍。故《请观音》云:“若数息心定,毛孔见佛,住首楞严,得不退转。”是为数息开解脱门。即与三藏八定相应,乃至与无作八定相应。是为事油助增道明。

摩诃止观|禅度所摄,五门助道(一百七十三)

若缘女色,耽湎在怀,惑着不离,当用“不净观”为治。观所爱人初死之相,言语适尔,奄便那去?身冷色变,虫脓流出,不净臭处,秽恶充满;捐弃冢间,如朽败木;昔所爱重,今何所见?是为恶物,令我忧劳。既识欲过,淫心即息。余八想亦治婬欲。《大论》云:“多婬者,令观九想;于缘不自在,令观背舍;缘不广普,令观胜处;不能转变,令观十一切处;若有怖畏,令修八念。”皆以不净为初门,悉治婬火,开解脱门。与四种八定相应。助油增明。

摩诃止观|禅度所摄,五门助道(一百七十三)

若攀缘瞋恚,当用“慈心”为治。上忍度是通治,今别约慈无量心。余三心或是乐欲等云云。悲无量为对治者:缘众生苦,深起愍伤,欲拔其苦;缘此心入定,与悲相应。慈者:想众生得乐;缘此心入,与慈定相应。喜心者:想众生得乐,生大欢喜;缘此心入,与喜定相应。舍心者:舍爱、憎想,住平等观;缘此心入,与舍定相应。得此四定者,于诸众生,瞋无从生。下更广说。

摩诃止观|禅度所摄,五门助道(一百七十三)

若攀缘邪倒,当用“因缘观”治之。《毘昙》以界方便破我,今因缘破我三世破断、常二世破我;一念破性。此定若成,即与理观相应,助开涅槃门。

若睡障道罪起,即用“念佛观”治之。缘于应佛,无相之相,缘相分明。破障道罪,见十方佛,与理观相应,开涅槃门。

摩诃止观|禅度所摄,五门助道(一百七十三)

文章 | 智 者 大 师

图片 | 玉 泉 禅 寺 数 据 中 心

玉泉Monaster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