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下一个巨头!这家公司或成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阿里巴巴”

下一个巨头!这家公司或成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阿里巴巴”

下一个巨头!这家公司或成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阿里巴巴”

八年前,来自匹兹堡的企业家欧雷强(John Oyler)准备在北京成立生物技术公司时,有人提醒他,在中国尝试药物研发是选错了地方。“你在那里搞不出什么创新,”投资者以此拒绝了他的提议。

欧雷强坚持了下来,自己拿出1000万美元(约合6480万元)投资,让他的百济神州公司(BeiGene Ltd.)顺利起步。随后,中国政府开始对规模1220亿美元(约合7900亿元)的中国药品市场进行大规模监管改革。资金纷纷涌入,现在投资者认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可能诞生下一个巨头,甚至会出现下一个阿里巴巴集团。

异军突起

百济神州目前在纳斯达克的市值约为90亿美元(约合583亿元),是2016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七倍左右,其实验性抗癌药物受到全球的密切关注。过去几十年,中国制药业只生产廉价的仿制药,而该公司的异军突起标志着这个行业的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百济神州公司外形闪亮的研发中心到遍布全国的大型生物科技园区,中国各地实验室的众多科学家都在争相追赶并超越西方同行。他们在先进癌症疗法和基因工程等领域加班加点地工作,还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有力支持,政府希望打造医药行业的本土领军企业。

下一个巨头!这家公司或成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阿里巴巴”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准备样本

投资者蜂拥而来,他们希望中国强大的经济引擎将改变这个新兴行业的命运。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的数据显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风险投资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10亿美元(约合65亿元)激增至2017年的117亿美元(约合758亿元)。

“这里有一种信念,我们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相提并论,”现在担任百济神州首席执行官的欧雷强说,“当中国政府表示确保这个行业在中国发展良好时,你最终会成为全球领军企业。”

根据研究机构Iqvia Holdings Inc.的数据显示,由于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病例数量的激增,中国药品销售额预计到2022年将升至高达1750亿美元(约合11345亿元)。中国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多年来,全球制药商主导着创新药物在本地市场的销售,而百济神州等中国企业希望从他们手中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如果按照计划进行的话,中国企业希望全球各地都使用他们生产的药物。

政府支持

2015年,中国政府出台措施对几十年来放慢药品审批速度、抑制药物创新的规定进行改革,这些举措也促进了中国药企的发展。目前,与此前的审批流程相比,创新型新药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大为缩短。

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升级,重点包括新靶向疗法、抗体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同时努力实现干细胞等技术领域的突破。

所有这些优势都有助于中国企业快速掌握尖端技术,比如利用人体免疫细胞对抗癌症的CAR-T疗法。虽然这种疗法是在美国发明的,并已经在美国上市,但是这类药物目前在中国开展的临床试验数量与美国不相上下。与此同时,在基因编辑等敏感领域,中国实验室在将新技术应用于人类方面受到的伦理和政策限制也较少。

下一个巨头!这家公司或成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阿里巴巴”

生物实验室的研究人员

“他们正在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按照西方的标准来看,他们在这方面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令人难以置信,”凯利投资(Clearbridge Investments)驻纽约的生物科技投资人马歇尔·戈登(Marshall Gordon)说,他最近结束了对中国生物科技行业的访问。

中国政府对其重要产业成功升级的历史颇为悠久。在21世纪初,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公司还不为人知。可是不到十年,互联网使用量激增,大量私募资金涌入市场,中央政府推出优惠措施,使这些公司成长为全世界最强大的科技巨头。

外界对中国制药行业可能出现类似提升的乐观情绪,让中国生物科技个股炙手可热,即使最近出现了股价回调。从2016年年初以来,研发CAR-T疗法的金瑞斯生物科技公司(Genscript Biotech Corp.)的股价已经飙升了16倍以上。为客户开发和制造生物药品的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Wuxi Biologics Cayman Inc.)在香港上市以来,股价在一年时间内增长了约三倍。

风险犹存

然而风险依然很大。大多数中国企业仍要等待其药品获得批准,国内还没有自主研发的主要新药。此外,中国的许多生物技术创新成果还不包括突破性的新治疗方法(所谓的同类首个疗法)。

“他们仍然是以更高效或更好的方法重复西方科学家实现的核心创新,”奥博资本(OrbiMed Advisors LLC)亚洲基金的联合创始人王健(Jonathan Wang)说。王健表示,在研发的早期阶段(往往是保密的),更多的中国企业正在研究同类首个疗法。

戈登表示,目前他的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投资金额很少,不过他认为这个行业正在快速成熟。

“这个行业仍处于初期阶段,”戈登说,“我认为他们再过十年或十五年也不会有美国那样的生态系统。但是我认为在今后五到七年内,如果你是生物技术投资者,你将无法忽视来自中国的公司。”

作为中国最大的创新药物开发商之一,百济神州既反映了成功企业的风险,也反映了他们的潜在优势。该公司的核心产品是名为Tislelizumab的药物,属于PD-1或PD-L1抗体的新热门癌症疗法。这种疗法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抗肿瘤。

默克公司(Merck & Co.)、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 Co.)和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 Plc)等国际竞争对手已经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上推出了这种疗法。但是欧雷强表示,他的公司正在努力证明其药物将是增强型的PD-1疗法,这种治疗通过减少禁止某些抑制免疫系统完全侵蚀肿瘤的作用,使其有别于外国竞争对手。

下一个巨头!这家公司或成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阿里巴巴”

百济神州公司位于北京的研发中心

百济神州公司计划在2018年提交申请以获得中国政府批准。摩根史丹利分析师估计,如果新药获批上市的话,百济神州的全年药品销售额有望在2030年达到峰值,高达23亿美元(约合149亿元)。该公司已经与总部位于美国的Celgene Corp合作进行部分全球试验。

不过,欧雷强也承认新兴生物科技行业存在各种风险:如果进展不顺利,不熟悉药物研发复杂性的投资者往往会撤资,让公司陷入资金困境。

与此同时,更多的资金可能会流入中国的生物技术行业。香港证券交易所开始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华兴资本(China Renaissance)美国跨境医疗投资银行业务主管Debra Yu预测,这将为该行业带来新投资者,包括来自美国的投资者。

“我相信在五到十年的时间里,让全世界民众受益的几个全球巨头将来自中国,”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前辉瑞中国国家经理吴晓滨说,“我不知道是哪些公司,但他们将是中国企业。”

◆ ◆ ◆ ◆ ◆

点击你感兴趣的关键词

立即获得关于TA的更多信息!

......

下一个巨头!这家公司或成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阿里巴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