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農村老話:“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說的啥意思?

這些日子天氣是那個冷,農村沒有暖氣,穿五六件衣服都扛不住,必須得圍著火爐。村裡的楊大爺最是怕冷,幹了一輩子的農活,什麼苦都吃過,別人燒炭,他捨不得,幾個大柴蔸冒著濃煙,大爺的柴房倒也溫暖,自己挖的樹蔸,隨便燒不心疼,吸引來村裡幾位老哥天天一起烤火聊家常,楊大爺的柴房成了老哥們的“根據地”。

農村老話:“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說的啥意思?

老人們最喜歡聊的就是一些老話,結合著村裡村外的一些八卦講的是繪聲繪色,每次有機會坐著聽大爺們聊天,總有收穫,這天大家又聊開了,說上了隔壁村老劉家的事。

這老劉家算是大戶人家,兄弟姐妹多,分支也多,家裡堂兄妹加起來十幾個,再往下那就更熱鬧了,家裡的老太爺還在世,逢年過節一家子人坐下來好幾桌。老一輩人最信的就是人多力量大,這一大家子人,村裡幾位大爺聊起來總是羨慕不已。

農村老話:“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說的啥意思?

老話說的好“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這說的是表兄妹間很疏遠,堂兄妹間的感情往往很深,老劉這一大家子人每每都很熱鬧,但很少有人提起母親那一路旁系的老表們,要是湊起來,不比堂兄妹這人少。

楊大爺和幾位老哥說到這句老話,扯著扯著就扯遠了,彼此較著勁,你能說出“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我也能說出“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也有“姑表親,代代親,兩姨親,路旁人”等等,聽的是跌宕起伏,驚歎農村老話流傳下來的智慧,也對幾位老人的見多識廣肅然起敬。

農村老話:“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說的啥意思?

天還是很冷,人多聊天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這一天又過了,大家各回各家。對我一個年輕人而言,可以說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老人的智慧,農民的傳承,俗語和老話的凝練,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好了,下面請教下大家,你們知道“姑表親,代代親,兩姨親,路旁人”具體說的是啥嗎?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本文由小周侃三農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歡迎轉發、收藏、評論,更多農村、農民、農業等三農事,盡在小周侃三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