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農民朋友注意了!農藥沒效果,你用對方法了嗎?

打了農藥,害蟲卻死不了,這可怎麼辦?農藥之所以不能發揮效果,除了農藥自身因素外,不科學的使用方法也能直接影響藥效,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農民朋友注意了!農藥沒效果,你用對方法了嗎?

一、沒有害蟲先打藥

一般來說沒有發現害蟲不要打藥。我們現在用的藥多數是觸殺劑或胃毒劑,也就是說要接觸到害蟲身體或被害蟲吞食進入體內才會發生作用。而我們提倡在害蟲發生初期用藥,是因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農藥的作用並減輕植物的受害程度。

病害由於具有一定的潛伏期,當我們發現植物表現出受害症狀(如葉斑、葉枯等)時病菌已經侵入植物體一段時間了,因此對於病害我們是提倡提前預防的,但應掌握各類病害的發生時期和規律,有針對性地打出提前量進行噴藥預防。

二、原因不明亂選藥

現在的農藥市場商品琳琅滿目,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還真容易選錯藥。我們都知道植物病害的病原菌有真菌、細菌、病毒等,他們的選藥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看到植物出現了病害的症狀而沒有搞清楚病原的種類,如病毒病用了殺真菌或者細菌的藥是完全沒有作用的,不僅浪費了資金,更重要的是延誤了治療時間,往往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因此治病一定要對症下藥。

三、病蟲不分用錯藥

常用的農藥可以分為殺蟲劑、殺菌劑、殺鼠劑、除草劑等,前兩者應用最多。一些生產單位在發現植物有受害症狀後急於治療,買回來農藥就噴,甚至多次噴藥都不見效。原因是病害卻錯用了殺蟲劑,這樣的例子絕不少見。

因此,當植物出現受害症狀後,首先要判斷是病還是蟲,是什麼病什麼蟲。如果自己無法診斷,建議最好請專業人員進行指導後用藥。

四、時間不對白用藥

並不是所有的病蟲噴了藥就一定有效,這是由病蟲害自身的發生發展規律決定的,如常見的介殼蟲,一生中大部分時間蟲體都有一層蠟質的保護層,使藥液無法進入蟲體發揮作用,此時噴藥幾乎很難奏效。因此我們多選擇在沒有保護層的初孵若蟲期施藥,這個有效時間往往很短暫。因此,除了選對藥,還要選對施藥的時間。

五、不看說明亂配藥

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為了急於治好植物的病蟲害或者怕藥不好使,在配藥時隨意提高藥液濃度,這樣植物不但容易產生抗藥性,還極易產生藥害,是十分錯誤的做法。與之相反,隨意減少藥量同樣達不到防治效果。


作物病害不發愁,點擊下方“瞭解更多”,下載神農識,拍一拍,病蟲害問題立馬解決。快捷、精準、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