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长城证券遭遇“五杀”后,却表示“还找不到上班同事”

全通教育大额商誉计提,博雅生物重组被否,越博动力IPO违规,每一件都是资本市场极具话题性的事件,引发舆论阵阵热议,但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却均与长城证券(002939.SZ)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数据显示,鼠年开年以来,博雅生物和全通教育均出现重大负面事件,而长城证券则均在其中担任独立财务顾问的角色,算上2019年长城证券遭遇证监会三次“点名”,近一年来长城证券已经遭遇“五杀”,包括《华夏时报》、《中国财经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多家主流媒体对相关事件进行报道。



长城证券“五杀”全历程


兵败全通教育收购


2月26日,全通教育发布了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18亿元,同比下降14.51%;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下降11.59%,公司表示出现亏损主要是对子公司和联营企业进行资产减值合计6.18亿元。早在2018年,全通教育便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业绩亏损,亏损原因同样为大额资产减值,且主要来自对全通继教的商誉减值。


巧合的是,长城证券为全通教育收购全通继教的独立财务顾问,长城证券曾在报告中称,本次交易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大幅增强公司未来盈利能力,进而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价值,更好的回报股东,但最终结果却不尽人意。


折戟博雅生物重组


2月中旬,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决定》等三项文件,再融资新规正式落地。随后在2月18日,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发布审核结果,博雅生物(300294.SZ)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未获通过,成为鼠年首家重组被否的企业。


对于重组被否的原因,证监会并购重组委指出,申请文件未充分披露标的资产报告期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和合理性,未充分披露业绩预测依据的合理性,而担任此次交易的独立财务顾问正是长城证券。


分析来看,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证监会所指的标的资产罗益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657.69万元、18836.01万元、21408.48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82.98万元、1926.99万元、5245.66万元,业绩出现大幅增长。在评估基准日2019年9月30日,购买的标的罗益生物账面净资产1.10亿元,通过收益法给出估值15.35亿元,增值率达到了1265.08%,原因系其还储备有多款未上市疫苗。《华夏时报》认为,对生物医药行业而言溢价较为常见,但研发中的疫苗前景尚不明朗,会带来一定的商誉风险。


2019年被证监会多次点名


2019年1月,据深圳证监局发布的《关于对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显示,2018年7月23日长城证券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导致集中交易系统部分中断10分钟,反映出长城证券信息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事件应对方面存在缺陷。


2019年9月,长城证券在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存在尽职调查不充分,现金流预测不合理,未建立相对封闭、独立的基础资产现金流归集机制;存续期间未有效督促资产服务机构履行义务,未有效进行基础资产现金流跟踪检查;临时报告、定期报告未完整、如实披露基础资产现金流归集情况。

2019年末,长城证券违规保荐越博动力一事沸沸扬扬,越博动力上市后业绩更是出现“变脸”,证监会认为,长城证券这一过程中存在以下违规行为:

一是在出具的发行人发审会后事项文件中,未向证监会报告以下事项:2018年2月财政部发布补贴标准降幅较大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及该政策可能对发行人及其所属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行业、对发行人下游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行业产生的影响;2018年一季度发行人客户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及其可能对发行人持续经营产生的影响;

二是未督促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上述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以及客户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相关内容和风险,未督促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完整披露2018年4月启动首次公开发行前正在履行的重大销售合同;

三是擅自删减发行人2018年4月首次公开发行环节公告的招股说明书“重大合同”内容,该份招股说明书与向证监会报送的招股说明书最终封卷稿相比,擅自删除原披露的两份正在履行的重大销售合同。

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37号)第四条规定。


证监会表示,上述违规行为的发生,反映公司内部控制存在薄弱环节,责令长城证券对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证券行业文化建设亟待重视


内控薄弱这一说法对长城证券来说并不新鲜,早在长城证券IPO时便被发审委指出,报告期内长城证券及分支机构、子公司曾受到多起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或监管措施,并让长城证券说明:(1)受到行政处罚或监管措施的后续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2)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被有效执行;(3)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违规情形。


虽然最后长城证券通过IPO上市,但却暴露出自内控管理薄弱以及业务频频出错等一系列问题,也让长城证券在行业内及投资者心理留下不好的印象。此外,长城证券上市之后在内控问题上似乎并没有出现明显改善,不仅因内控问题被媒体频频报道,更是被证监会多次点名。


近期,各大券商机构通过远程智能化的方式保障各项服务顺利开展,受到舆论一致好评,但长城证券遭遇一系列负面事件后却无动于衷,并对媒体表示“因远程上班,暂时未找到业务部门同事进行回复”,与证券业如火如荼推进的行业文化建设以及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精神相悖。


对于证券业而言,行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速,内控体系建设自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券商必须以审慎,严格的态度处理各项业务。2月份,各家证券公司已报送《文化建设配套制度和改进计划》并被公示,但文化建设绝非一句口号,如若长城证券未能高度重视内控问题,相关计划或最终只是一纸文书。(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长城证券遭遇“五杀”后,却表示“还找不到上班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