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甘谷人的鄉愁

甘谷人的鄉愁

題記: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車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凡是在甘谷農村長大的孩子,心中都有許多記憶的鄉愁。

我的家鄉是一個被大山包圍的小村莊,那兒是我記憶開始的地方。那裡並沒有多麼的繁華、多麼的美麗。但,不管走到哪兒,只有那兒最令我感到溫馨、美好。

甘谷人的鄉愁

家鄉的清晨總是伴著雞鳴鳥叫而來,那如同天籟之音,喚醒沉睡的人們去迎接一個新的晨曦。家鄉的清晨空氣是清新的,走出低矮的老屋,撲面而來的是那甜絲絲的空氣,吸入口中,帶著小草和泥土的香味,的確沁人心脾。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遇到鄉親,一聲問候,會讓人們在新的一天感受到鄉土的安逸。 炊煙一縷一縷地從家鄉的煙囪裡冒出來,繞著許許多多的樹,不知誰家的那牛哞的一聲,把村子叫的悠長而生動,帶著人的情緒,釀成一罈老酒。醉意朦朧了家鄉的村子,讓人免不了隨著縷縷炊煙身子往上飄,整個靈魂和肉體一起浮升,悠閒遠去。莊稼院裡的溫馨在黃昏的炊煙下,晚霞萬種風情,溫柔無比,把小院塗抹的靜謐而又色彩斑斕。遙遠的村落上傳來一陣悠揚的嗩吶聲,炊煙輕輕地,織成一片寧靜。滿屋烏煙瘴氣,家鄉的女人就裹在一團煙霧之中;做完一天地裡活的男人,渾身溢散出汗泥味,在院子裡,極力享受著日作完的輕鬆,彎下腰掬起一捧冷水,澆在頭。頭上、鬍鬚上掛滿了水珠。洗完臉,使布手巾擦著古銅色的脊背,從樹杈上取下菸袋,打火抽菸。家鄉的村落在炊煙中,漸漸升起燈火……

甘谷人的鄉愁

我最喜歡家鄉的夜晚。記憶中的家鄉夜晚是漆黑而安靜的,沒有燈的閃爍,沒有車的喧囂,沒有人的嘈雜。黑夜給家鄉披上了一層黑紗,也帶來一片寧靜。卸下滿身的疲勞,父親倒上一杯茶,坐在門邊的一個矮小的凳子上,抬頭仰望黑色的夜空,在沉默中陷入了思考,也許是想著明天的活計,也許想著今年的收成,也許是想著孩子的未來。在昏黃的油燈下,我們小孩在靜靜地讀書寫字,但屋外又是一種世界,你聽,池塘蛙聲一片,蛐蛐也在竊竊私語,最熱鬧的是一家犬吠,滿村狗叫,所有的聲音匯合成鄉村小夜曲。夏季的夜晚,鄉村的感覺美妙至極!那時的心總是平靜的、透明的,純潔得像一張未曾作畫的白紙,即使沒有收穫,一群小朋友還是帶著歡樂踏上歸途。

甘谷人的鄉愁

隨著時間的流逝,童年的記憶漸去漸遠。每次回家,我總是緊張地搜尋殘存的一點印記,那裡記載了我們成長的煩惱、樂趣和苦悶,還有與飢餓、勞累、困苦做鬥爭的勇氣。兒時的玩伴已經長大,叔叔嬸嬸阿姨們漸漸老去……

鄉愁是首聲音低沉的歌,鄉愁是首悲壯激昂的詩,讓人的生活色彩斑斕,歲月留香。


汪寧,筆名天皓,甘谷縣謝家灣鄉汪坪村人,畢業於甘谷一中,平時喜好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