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蕪湖創業特區建設有成

蕪湖弘揚創新創業的城市精神,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創業特區已有一年的時間。近日,記者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培訓科獲悉,江城創業氛圍濃厚,園區建設有成,升級版的眾創空間也正在推出。

創業園區“花樣綻放”

據統計,今年全市新增創業企業7761戶,新增個體工商戶1.91萬戶;萬人擁有私營企業475戶,擁有企業註冊資金10.9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5.6%、1.2%、3.7%、60.1%。全年兌付扶持資金3883萬元,累計兌付1.91億元。今年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1億元,累計發放48.93億元,兩項都連續5年居全省首位。

現全市建有市級創業孵化基地43個,全省A類1等青年創業園1個,基本形成數量多、功能全、品質高的良好局面。重點以老工業基地為基礎打造鏡湖區大礱坊青年創業園,以高校畢業生為主體打造弋江區青年創業園,以國家級廣告產業園為依託打造鳩江區青年創業園,引導產業集聚,發展特色孵化基地。

同時,建立起了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創業服務體系,統一窗口和規範流程。全市舉辦相關政策宣講126場,開展培訓5500人次。湧現出了中國銷售規模最大的食品電商企業三隻松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大學生成功創業典型安徽中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優秀創業企業。

“真金白銀”撥款兌付

記者瞭解到,一年以來,市人社局多管齊下抓落實,推進各類政策舉措。先是普及培訓,讓市民能掌握創業技能。建立了師資隊伍信息庫,對取得省資格的培訓師,組織觀摩教學交流活動和評優活動,著力解決“缺技術”的問題,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

在市內高等院校中廣泛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將其納入學分管理。為全市有意願的人員提供創辦企業培訓、改善企業培訓和創業模擬實訓,學費由財政全額補貼。目前,全市已建成定點培訓機構7所,全年培訓5500人次。

建設孵化基地,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一條龍服務。建設了一批品質高、功能強的基地。堅持政府引導、產業帶動、競爭性分配、市場化操作的原則,採取公建民營或民辦公助的辦法,為入駐項目提供場地水電費減免、融資支持、政策諮詢等服務,扶持初創企業壯大。經考評達到市級基地的,給予50萬元補貼,分5年撥付。目前,蕪湖共認定了43個,撥付資金430萬元,兌付場租、水電費補貼292萬元。

不僅如此,還深化投融資服務,提供多渠道的資金支持。對各類企業高管在蕪創業,縣區政府控股的擔保公司給予3倍融資擔保;對各類風投機構和私募基金投資的初創型中小企業,根據情況適時助其增資擴股,增資額最高達1000萬元。全市還設立創業擔保基金2.5億元,完善“整貸直髮”模式,為創業企業提供10-400萬元貸款支持,財政按規定予以貼息。

獲獎項目“落地生根”

舉辦各類創業大賽,激發創業者熱情,每年安排100萬元專項經費。今年,第二屆皖江青年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已落下帷幕,來自13省的732支隊伍、5326名青年參賽,20個項目入圍最後的總決賽,13個項目獲獎,6個項目已實現落地轉化。

組織第一屆安徽省“贏在江淮”創業大賽,報送15個項目參加全省複賽。與市婦聯共同舉辦首屆女性電商創業大賽,聯合媒體推出了《創業故事匯》等欄目,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下一步,將積極幫扶獲獎項目在蕪湖落戶,給予啟動資金資助、場地減免等配套政策扶持,促進項目轉化為創業實體,形成產業化。

完善創業服務體系,扶持創業者做大做強。全市設立專項資金6800萬元,以貼息、補貼、獎勵、風險補償等方式扶持創業。特別加大對初創個體、民營企業的扶持,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給予獎勵,已兌付獎補資金533萬元。

創新開展定向招標採購,建立目錄庫,每年按不超過5000萬元的額度定向採購。在國家級廣告產業園展示中心,為各小微企業提供產品宣傳、接洽推薦、交易轉化的平臺。經過縣區初審推薦、專家組評審、創富辦複核等環節,共有28家企業55個項目入選。

創客“風暴”將“來襲”

下一步,蕪湖將聚焦眾創空間建設,構建起市級示範型和縣區專業型相結合、綜合引領型和產業特色型相互補的眾創空間體系。通過公司化的運作,引領各縣區按照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資本市場運作的思路,整合優質資源,持續優化扶持,實現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孵化與投資相結合,吸引和集聚一批優質的創客項目成功轉化。

同時,激發資本活力,構建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在做好現有擔保的同時,成立集創業項目發現、培育和轉化引導為一體的股權基金,引進和培育一批天使投資基金、投資人,構建起立足蕪湖,有效溝通發達地區和產業前沿的金融服務渠道,激發市場活力。

最後,創新活動形式,構建靈活多樣的創客交流平臺。以扶持項目成功轉化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發揮創客們的主體作用,常態化開展創業集訓營、創客沙龍、頭腦風暴等活動,為創客們營造便捷、有用、多層次的交流平臺。

記者 程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