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南猪北养真的行得通吗?大家有何看法?

用户6124954505654


我认为,“南猪北养”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稍有差池,很可能变成一个“坑”。

我国东南部地区相较东北、西北及广大内陆地区,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水网密布、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而养殖业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东北、西北、内陆有广袤的土地可以吸纳;现在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方便。这是专家们鼓吹“南猪北养”的理论基础。

但是:

1.就地方猪种而言,我国各地差异很大,目前尚存的19种地方保护品种,是经过千百年的优胜劣汰及选育而沉积下来的猪种,适应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一刀切地搞“南猪北养”,必然导致部分优良猪种的消亡。

2.就引进猪种而言,虽然不至于危及品种,但跨越数千公里的长途运输,会产生不菲的运输费用,增加成本;还会引起猪只较大的应激反应,增加损耗及疾病跨地区传播的风险;也有极端天气、非常时期的运输管制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市场供应及价格稳定。

3.故土难离,东南方赖以养家的养殖人将失去饭碗,被迫转行;北方一时还未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养殖人才、人员储备不足。供需矛盾必然导致进口猪肉增加,进而挤压民族产业的生存、发展空间。

4.集团化的规模养殖,正常情况下效益会有所提升,但养殖过度集中,有限的土地对粪便消纳不及,在局地必然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养殖密度大,会增加防疫难度,一旦发生难以控制的疫情,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综上,我以为“南猪北养”未必可行。尊重经济规律,叫停“一刀切”,鼓励家庭农场,实施种养结合,是目前比较靠谱的路子。


北大屠夫陆步轩


此前已有不少人士对南猪北养并不认可,主要是环保方面。北方地区虽然地域辽阔,但环境承载能力也有限,短期内大量猪场集中新建,而且大多是大型规模养殖场,养殖集中度非常高,畜禽粪污处理的要求自然也较高,如果处理不当,环保压力非常大。而且,此前也已有在东北养猪的上市企业因未运行污水处理设施及违规排放污水等问题被罚被曝光的案例,也引发市场的担忧。

而近期的非洲猪瘟疫情事件则加大市场对南猪北养对南方主销区供应的忧虑。近期,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生猪跨区流通受阻,主要就是北猪南运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南方主销区猪源供应不足,猪价暴涨,局部价格涨至10元一斤附近,而北方主产区猪源无法外运,内需消化有限,供应过剩导致猪价低迷,东北局部地区仍低于6元一斤,这种情况之下,市场对南猪北养的生猪产业转移的理论产生一定怀疑甚至是忧虑。

应该说,南猪北养理论上可行,出发点也很好,但必须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环保,二是解决北猪南运或者说是北肉南运的问题。

您要是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点赞和关注哦


畜牧大集网


南猪北养真的行得通吗?大家有何看法?

南猪北养这个词是随着2016年和2017年两年的环保高压而出现的,为了保证南方水源地的饮水,一些人提出将生猪北移,因为南猪北养有以下好处:


1、粪污处理更方便

目前来看粪污处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还田,而北方耕地更多,尤其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为猪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就减少了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的支出,节省了很大一部分养猪成本。

这样就是既保护了南方水源地的水质也减少了北方田地化肥的使用量,从环保的角度讲南猪北养的好处很多。


2、北方饲料原料更便宜

饲料价格一方面包含饲料原本的价格,另一方面又包含运费成本。饲料的主要原料是玉米,国内玉米的主要产区在东北,南方相对种植量比较少,饲料玉米都是从北方调运的,需要大量的运费。

要是把猪养在东北,玉米就不需要长途运输,可以减少饲料成本单从饲料成本看我国养猪成本想靠近外国最有优势的就是东北和华北地区,在考虑上面粪便的利用,东北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3、温度控制

要是说南猪北养的劣势,那就是冬季温度的控制,相对来说东北冬季温度低温时间更长,需要更多的取暖费用,但是这个可以同南方降温费用相抵消,算不上格外的支出。

至于最近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北方生猪无法调运导致猪价极度不平衡,这个只能算是突发情况,另外也就是首先发生在东北,要是首先发生在南方,猪价将是另一个走势,从优劣多方面考虑,个人认为南猪北养依然是个大的趋势,而且利大于弊。



果然悠


南猪北养,到底能否行得通。

南猪北养的优点一:南猪北养最主要是出于对南方水资源保护。大家都知道,最近国家所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浩大,总不能把污染之水调往北方,这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这是其一。其二,南方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对空气已经有所污染,再加上养殖污染,不利于人的居住环境。其三,南方养猪成本高于北方。比如:南方玉米价格平均每斤比北方高0.15元。因此,每斤猪的饲料价格大约高于北方0.3元。由于南方经济发达,企业较多,劳动力资源有限,人工费也必定高于北方。从这些实际情况看,南方养猪条件似乎不如北方。

南猪北养优点二:北方经济相对落后于南方,企业用工人员较少,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因此在北方养猪可以增加就业人员。同时还有利于饲料企业的兴起,也有利于肉食品加工业,对北方的经济有一定繁荣作用。同时,作为生猪养殖业的重要原料玉米,可以就地取材。

然而,南猪北养,也存在了很多不利因素。北方的冬季气温很低,对子猪的成活率影响较大,冬季取暖也增加了养猪成本。由于南猪北养,造成了南方生猪资源减少,使南方部分地区猪价上涨。而北方生产区的猪价总是低于南方。所以要做到北猪南调。一旦调运受阻,会影响到消区猪价大涨,产区猪价大跌。如果有了疫情,南方猪源更加减少,北方禁运,因此南方猪价会暴涨,北方猪价会暴跌。比如:现在的非洲猪瘟,引起的实事,浙江猪价达到9.6元/斤,部分地区破10。辽宁猪价平均5.9元。价格相差太大。

综上所述,在南方一些水源重地,可以禁养。在某些偏僻地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情况下,经过环保部门的申批,适当的增加饲养量。


山野50


这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养猪生产行业迎来非洲猪瘟疫情,国家对疫情进行封锁扑杀处理,并限制疫区的生猪外调工作,导致局部地区的猪源紧张,呈现出一幅南方猪价飘红,北方猪价遇冷的奇怪景象!

于是,人们对“南猪北养”提出了异议,特别是北方地区受罪的养殖户,以及南方地区吃高价肉的群众,都是普遍认为“南猪北养”是一个大坑,不断地坑害着平民百姓的钱包!

那么,到底“南猪北养”行不行得通呢?

1.环境保护

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优美,特别是气候冷凉,比起南方地区的高温高湿环境,猪群的疫病发生机率要少,投放的保健药物费用更低,是极其符合生态无抗养殖的!

当然,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而且水质又没有污染,比较适宜规模养猪场的发展。无论是采用现代化的机械作业,还是处理养猪场的废弃物都是很方便!


2.养猪成本

养猪的朋友们都知道,养猪的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0%左右。其中,玉米又占到饲料配比70%左右。而东北地区又是我国的玉米大省,这样就可以本地消化玉米,其玉米的品质又有保证,可以大大节省运输饲料方面的成本!

3.水土不服

我国的地方品种猪种类繁多,大多数都是南方地区土生土长的。如果把南方的猪运到北方地区饲养,肯定会引起猪水土不服的现象。

当然,以我国目前的养殖水平来处理,也许短期之内是不可能完全落实的,肯定会引发一些弊病来的!但是,经过科研人士们的不断努力,只需要几年时间的培育管护,应该是可以控制好的!
综上所述,“南猪北养”是行得通的,但是,短期之内会有一定的阵痛期,可比起“让山更绿,让水更清”的伟大环境保护工程来说,这都不是什么大事的啊!大家说是不是呢?


猪农巴巴


南猪北养可行,保护了南方水域环境,但北方环境变坏,大行养殖布渠不合理,套取国家养殖补助,盲目扩大。今天看到一个万头建厂仃工,水泥失效,钢材满地,实在浪费。北方有猪,有疫情运输困难。 养殖户猪积压不挣钱,南方市场缺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