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汉学文化上巳节的来历

上巳节

阴历三月初三,是中国传统的上巳节,可能很多人都对此不甚了解。因为上巳节的习俗已经渐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渐渐消失了,人们也很少知道在春天还有这样一个节日。但在古代,人们是很重视这个节日的,其起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那么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为何在近代开始渐渐衰落的呢?

汉学文化上巳节的来历

上巳节最早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首见于文字记载则出现在汉初的文献中。关于上巳节的日期,其实最开始并不是现在所说的三月初三,而是在三月里的第一个“巳日”。什么叫做“巳日”呢?说的就是进入阴历三月之后以天干地支法表示的第一个含有“巳”的那一天。所以说,其实上巳节并不是每年都固定在同一天,具体哪一天还要看第一个“巳日”处在哪一天才行。

汉学文化上巳节的来历

说了这么多,那么上巳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上巳节在上古时代是一个“祓除畔浴”的节日。”,指的是春秋时节,在水边举行祭祀并沐浴洗濯,以求赶走冬天的不祥,属于“除恶之祭”。说白了也就是祭祀和沐浴。

汉学文化上巳节的来历

上巳节的另一个习俗叫做“曲水流觞”,这个习俗出现在魏晋时期。著名的《兰亭序》就是王羲之描写的上巳节这一天文人雅士宴饮聚会的场景。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叫做“会男女”。所以上巳节又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但是,也正是因此才导致了上巳节习俗的没落。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这种比较开放的风俗渐渐不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体系,所以才在汉人文化中渐渐衰微,而游春习俗也渐渐转移到临近的节日清明节中了。

汉学文化上巳节的来历

其实上巳节还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另一个重要的日子,那就是我们的始祖黄帝的诞辰。中国古代的俗语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指的就是此事。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每个人都有传承的义务和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