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中卫的那些长城,保卫古老城池数千年


中卫的那些长城,保卫古老城池数千年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更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世界中古时期七大奇迹之一,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长城建筑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

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堪称人类文明史上所创造出的最为伟大的作品。因其工程之艰巨、存在之长久、功能之显赫、影响之深远,积淀凝聚了极为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浓郁民族地域性色彩。长城文化不但包括作为物质实体客观存在的物态文化,而且涵含了反映长城南北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冲突与融合的制度文化,以及军屯、民屯、商屯中体现的经济思想,守边将士、文人墨客、艺匠画师的文艺作品等。这些无不鲜明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寄托着当时人们的向往与追求,铭刻着民族的心理轨迹,凝聚了时代的社会人文信息。

宁夏地处中国古代北部边防前沿,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秦、汉、隋、明四个朝代都曾在这里修筑长城。


中卫的那些长城,保卫古老城池数千年

中卫境内现有长城,典籍可考者多见于明代,俗称“边墙”,时称“西长城”。西长城在中卫沙坡头区全长达160多公里,位于市区西北部,跨越黄河两岸,因黄河分为两段:一段位于黄河之南,由甘肃靖远县芦沟堡进入沙坡头区南长滩,然后沿黄河东行至常乐镇下河沿,长约70公里;一段位于黄河以北,由迎水桥镇黑林村西沙嘴起,沿腾格里沙漠东部边沿及卫宁北山南坡而行至胜金关,长约90公里,在中卫黄河以北地区形成半圆形防卫圈。黄河北岸长城的起点(胜金关)与黄河南岸长城的终点(南长滩)隔河遥相呼应。

黄河北岸长城。修筑于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中卫依贺兰山,阻黄河,左联银川,右接庄浪,是边陲要地。然而,卫宁北山虽是天险,自镇关墩至胜金关40多公里,通大漠的隘口很多,当时宁夏将领认为,如果修筑观音口、镇关墩至黄河90公里的边墙,广武、玉泉、大坝等地就能守御无恙。于是,奏请修筑了这段长城。

黄河南岸长城。修筑于明代隆庆五年(公元1517年),其目的是阻挡北方鞑靼进入中卫西南的裴家川一带。《读史方舆纪要》载:“隆庆五年,督臣王之浩,清于在宁夏扯木峡旧堡河口(今中卫下河沿一带)至五方寺塔儿湾白草墩(今甘肃省靖远县境内),增筑边墙、墩台、大小堡寨,驻将领于此,以遏胡寇出入要路,并筑东西大小隘口。”但据有关专家考证,认为中卫黄河南岸长城应修筑于秦始皇时代。《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宁夏长城研究专家周兴华先生多次现场考证,发现了大量秦代陶片等实物,并查阅相关资料,认为中卫黄河南岸长城确属秦长城,并意外发现在沙坡头旅游景区内还有一段秦昭王长城,国内专家已予以确认。

中卫境内长城大多以土筑为主,还有以陡峭山坡为天然墙体加以人工削凿而成的,也有先以石块砌墙基后再用黄土分层夯筑的。长城墙体之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处烽堠,其作用在于敌军兵临城下,发动攻城近战,当垛口无法遏止敌人进攻时,守城士兵一方面可以从台上垛口居高临下进行侧翼射击,控制来敌架梯攻城,相临两台,左右相救;另一方面又可以指挥相邻兵力狙击敌人。烽堠凸出墙面,基宽10米左右,分墙台与敌台两种。


中卫的那些长城,保卫古老城池数千年

墙台烽墩

明代,宁夏中卫领烽墩75个。墙台台顶与城墙顶平行,每台盖铺房1座,供巡逻士兵休息,也有用于放哨的望孔。又称墩铺、跨墙墩台。敌台台顶不仅突出长城城墙之外,而且高出城墙之上。平地上的长城敌台一般呈圆形,高出城墙3~4米;山巅深谷上的敌台一般呈半圆形,高出城墙七八米,模样近似现代碉堡。

长城现状

中卫古长城经长期风雨剥蚀、战争毁坏,已成残迹。目前,保存较好者,黄河以北有两段:一是胜金关段长城遗址,位于市区东北,个别地方被黄沙埋没,断续长约5公里,高4~8米,基宽6~10米,顶宽2~6米,全部系黄土夯筑。二是杨渠至何滩段长城遗址,在市区西北,断续长约10公里,高4~6米,基宽4~8米,顶宽2~4米。此外,烽火墩遗迹清晰,相距约3公里一个。黄河以南有三段:一是南长滩段长城遗址,在市区西南方向,长约600米,高5~10米,基宽6~10米,顶宽2~4米,全部系黄土夯筑;二是下河沿段长城遗址,在市区西南的沙坡头对面,长约3公里,高4~8米,基宽5~8米,顶宽2~4米,全部系黄土夯筑;第三段为黄石璇长城遗址,全长约300米,除黄土夯筑外,还有石砌、凿削等形式,在一些高山峡谷处,尚留有石块垒砌的长城遗迹。

这些长城遗址,是中华民族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现了中卫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所处的军事地位,现在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