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商丘睢阳觅圣迹——文雅台


商丘睢阳觅圣迹——文雅台

文雅台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东南城郭内,此处是孔子周游列国时,过宋习礼之处,留下了“过宋伐檀、微服过宋”的典故。

商丘睢阳觅圣迹——文雅台

《商丘县志》载:文雅台“世传孔子适宋,与群弟子习礼大树下,即此。”西汉初梁孝王刘武因仰慕孔子文雅之风,在此建筑园林,招揽文人雅士于此赋诗作文,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邹阳、司马相如、枚乘等皆曾慕名而来。历史上文雅台建筑群始建于汉代,甚为宏伟,后多数毁于战争动乱。

商丘睢阳觅圣迹——文雅台

文雅台经历代维修重建,如今的部分建筑建于康熙二十年,其它建筑毁于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现有大门(清代建筑)一座,前殿一座,习礼亭一座,为2003年修缮。

商丘睢阳觅圣迹——文雅台

《孔子圣迹图》宋人伐木

鲁哀公三年(前492)孔子适宋与群弟子习礼大树下,史有过宋代檀之说,即此。西汉时地处梁园(今商丘)之内,梁孝王在此建亭台楼阁,尝邀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等在此燕集倡和,故有文雅之名。

商丘睢阳觅圣迹——文雅台

正殿东北有座重檐六棱亭,亭内有一石刻孔子行教图碑,传为唐吴道子所绘。现存孔子石刻画像残碑,藏于睢阳博物馆。文雅台现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录一:沈鲤《文雅社约》与文雅台

商丘睢阳觅圣迹——文雅台

《文雅社约》又名《沈公家政》,是沈鲤的一部理学著作,为了解决明朝中后期民风世俗日益腐化现象,沈鲤和其弟沈鳞,并与其门生吕坤联络商丘其他士绅在万历年间结社于商丘文雅台,制定《文雅社约》,规范社员行为的同时,主要还是为了“挽世风”、“还古昔”——扭转明末奢靡之世风。

商丘睢阳觅圣迹——文雅台


商丘睢阳觅圣迹——文雅台

附录二:法国著名汉学家Chavannes(沙畹)在1907年7月9日拍摄的商丘古城文雅台。(以下图片来源商丘城市建设公众号)

商丘睢阳觅圣迹——文雅台

原文说明“文雅台”,文雅台内有重檐六棱亭,亭内有一石刻孔子行教图碑,传为唐朝吴道子所绘。照片中亭子里的石碑上,隐约可以看到孔子的身影,原亭已被拆除,现今的六棱亭为复建。

商丘睢阳觅圣迹——文雅台

原文说明“老子殿”,建国初期,除了六棱亭,其他建筑已经不存在。图中人物像是私塾先生和他的学生。

商丘睢阳觅圣迹——文雅台

原文说明“伐檀坑”,应该是指伐檀池,池八卦形,青砖砌成。孔子在宋国国都东门外大檀树下习礼,宋国大司马桓魁闻讯后,欲擒杀孔子,并砍伐檀树。

商丘睢阳觅圣迹——文雅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