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前三季度經濟數據解讀:就業成亮點,第四季度增速或將“翹尾”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最新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近70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在“國是論壇”2019年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表示,第四季度GDP增長或將“翹尾”;多位專家建議精準施策,進一步挖掘消費領域潛力。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指出,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保持6%以上的增速成績亮眼,按照這個速度,全年實現6%-6.5%的增速“問題不大”。不過,他同時強調應該看到前三季度增速放緩的趨勢,下一步經濟增長還面臨新的增長點不足等問題。

魏建國對第四季度經濟運行持樂觀態度。他認為,四季度的GDP增速可能會“翹尾”,估計在6.2%左右。這是因為按照以往的情形來看,四季度將迎來消費高潮,進出口方面也將迎來聖誕節採購高潮。

除了整體的經濟增速,細分領域的數據也有一些亮點。魏建國提到,在所有的經濟指標中,就業完成的最好,失業率維持在了5%左右,預計今年可超額完成目標。

消費、投資和出口作為傳統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下一步如何拉動中國經濟?宗良和魏建國都提到應該精準施策。

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4%,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2.5%,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5%。宗良認為,製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對製造業的投資應得到更多的重視;房地產投資10%的增速已經達到高位,沒有較大的增長空間。他指出當前一些領域存在投資過剩的情況,今後不應大規模全方位擴大投資,而是要精準投資。

魏建國認為在消費領域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尤其是平時消費。對一些建議取消長假、改善消費體驗的聲音,魏建國表示反對,他認為長假集中消費非常重要,應該在精準施策、推動個性化消費方面下功夫,進一步挖掘平日消費的潛力。

在進出口貿易方面,魏建國認為當前形勢不容樂觀。前三季度外貿進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增長2.8%,其中民營企業貢獻42.3%。民營企業成為進出口主力,魏建國估計,一般貿易還有一定增長空間。一些地區民營企業已經開始技術改造,過去以賺取勞務費為主的加工貿易在廣東等地已經開始被淘汰。對此,魏建國認為民營企業是擺脫當前國際形勢不確定、增加韌性的關鍵,由於技術升級等原因的產業轉移是正常現象,中西部地區要做好準備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

除此之外,魏建國還提出四季度應做好“兩個防止”,即防止豬肉價格繼續上漲,防止人民幣整體下跌。魏建國擔心,豬肉價格上漲會帶動牛羊肉、雞肉、蔬菜、水果的價格上漲,將會使全年物價指數推向新高。人民幣貶值短期內對出口利好,但是會對人民幣國際化、對外投資產生不利影響。

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保基金預算是國家財政的四個重要方面。據中央財經大學中財-中證鵬元地方財政投融資研究所執行所長溫來成分析,前三季度國家財政收支和GDP增長總體相適應。

溫來成提到,面對企業稅費負擔較重的情況,今年以來減稅降費效果開始顯現。與以往強調優惠政策不同,這次減稅降費降低了稅率,對企業減負作用比較明顯。前三季度減稅降費達到1.5萬億元,預計全年可以達到2萬億元。

由於減稅降費,政府收入減少,第三季度政府公共預算財政收入增長率為3.3%。溫來成提醒到,由於一方面減稅降費,一方面財政支出沒有太大的壓縮,今後地方財政平衡壓力增大。

今年開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政策調整,地方政府可以開始發行當年債券的時間從六月左右提前到一月,以及加大專項債券發債總量,地方政府上半年的財政壓力得到有效緩解。

不過,溫來成也指出,目前地方隱性債務實際上還在蔓延,發行國債雖然緩解了當前的壓力,但壓力後移也意味著中長期財政政策的風險在不斷加大。

住房投資消費、住房新開工和竣工等生產活動是國民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住房市場的情況是反映國民經濟發展狀況的晴雨表。

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為10.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為5.4%。據此,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認為,當前房地產業投資活動對經濟增長還是淨貢獻。但他同時認為受制於宏觀經濟社會發展條件,房地產市場投資客觀上不會有太大增長空間。

劉洪玉提到,隨著住房市場的剛性需求向改善性需求如第二住宅、季節性使用的住宅、老年人住宅等的轉變,綠色健康智慧等概念的住房在將來會有一個較大的發展空間。

與房地產市場保持了較高增長率相反,三季度汽車產業同比下降4.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陳士華認為,中國汽車需求潛力仍然巨大,今年汽車產業的下滑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

陳士華指出,隨著宏觀經濟增速的放緩,中低收入家庭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大,汽車銷量下降最大的也主要是低端車型。由於部分地區提前實行國六標準,國五標準的車型還面臨一定的庫存壓力。此外,他還提到中美貿易摩擦、美國製裁伊朗等國際因素也對汽車產業施加了一定下行壓力。據瞭解,伊朗是中國汽車第一大出口國,每年出口量達到30萬輛。但由於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今年中國汽車不再對伊朗出口。

採寫:南都見習記者馬嘉璐 發自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