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省政協委員連鴻凱:學習杭州、深圳先進經驗 解決鄭州市民就醫“停車難”問題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新昌

就醫“停車難”問題越來越突出,成為大家的“痛點”、“堵點”。省政協委員連鴻凱,同時也是以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鄭州市中心醫院的黨委副書記、院長。今年“兩會”期間,他提出了《關於解決人民群眾就醫“停車難”問題的提案》提案。

“以我們醫院為例,位於中原區桐柏路的本部每天日均門診急診量6000人次,日均住院量2500人次,但醫院僅有220餘個停車位,就醫‘停車難’問題十分突出。”連鴻凱說。他認為,就醫停車難問題,不僅讓就醫群眾“不舒心”,甚至會耽誤疾病尤其是急性症狀的及時救治,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連鴻凱在提交的提案中建議,由政府主導,協調各有關方面和部門,統籌解決大醫院停車難題。具體來講,首要任務是強化政府管理,明確用地供給、規劃審批、資金支持、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機制,科學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長效管理機制。此外,他建議鄭州可學習杭州等地先進經驗,整合醫院周邊合適場地,興建智能化公共地下停車場或地上改建多層機械停車庫,加大醫院周邊公共停車場建設。他介紹說,杭州市市區公共停車場(庫)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幾年前,已通過充分挖掘公園、綠地、操場等地下空間,採用政府投資或引入社會力量投資方式,在醫院周邊建成大量公共停車場,極大地緩解了群眾就醫“停車難”問題。

除了杭州, 連鴻凱還建議學習深圳等地經驗,加大“智慧交通”建設,依託信息化平臺,實現周邊停車位資源共享。據瞭解,深圳市交警部門和深圳市衛健委於2019年12月底推出了全國首例醫院停車預約+共享系統“e約停”服務,市民可在預約掛號的同時預約醫院及周邊商場或寫字樓的停車位,並享受預約停車優惠,成為市民就醫停車“神器”。

“省會鄭州是全省醫療資源最密集、就醫人群最龐大的城市,當前正以精細化管理高質量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我建議以鄭州為試點和重點,先行先試,探索破解群眾就醫“停車難”的有益經驗。”連鴻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