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扎克伯格使用的"海沃塔"教育法,培养孩子的逆天沟通能力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家都会认为是专精尖的高技术人才。这个没有问题。这样的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会成为佼佼者。但是有一种人才会更加稀缺,那就是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又能够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有效的链接这些专业人才的人才。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一旦具备这样的素质,他就可能成为链接的枢纽。通过对接各种人力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沟通和协调能力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说的情商。目前这方面的佼佼者大多是公司高管或者是团队核心。

所以家长朋友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注意孩子沟通能力的培养。试想你的孩子名校毕业、才艺出众可是工作上与领导和同事格格不入、家庭中夫妻矛盾不断,为人不懂礼貌、处事没有分寸。这样无形中会给他的职场和生活带来不小的阻碍。

扎克伯格使用的

优培智库

下面介绍一个名词叫做"有意识的聊天""。

有意识的聊天"出自《海沃塔学习理论》,书中提出:孩子不仅被鼓励大胆说,还要在逻辑思辨中学会怎么说,不论表达还是思维能力都得到了迅速提升!

有意识的聊天”不是随便瞎聊,家长里短,而是包含了三个核心,即:倾听和表达,探索和聚焦,支撑和挑战。

倾听和表达---也就是聊开

倾听,就是听听孩子想和你说的话,他想告诉你一件事绝对不是想让你教育他。而是想让你佐证他的想法。而你首先要做的是让他说,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此时收起你内心想法,只做一个听众,千万不要武断的下结论,直接以命令的方式告诉孩子你应该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你可以举一反三地引导,不论孩子讲什么,都努力用提问的方式,让聊天进行下去。

这个环节的关键词在于你只负责倾听,尽可能的引导孩子多说。

完成这一步的标准:不管孩子说的对不对,但是愿意和你说。

扎克伯格使用的

优培智库

探索和聚焦——也就是聊透

聊开之后,我们就要引导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围绕主题的同时,探索最大的可能性。

有意识的聊天”是有思考,有营养的,不是泛泛而谈。它对应到表达能力的培养上,就是不仅要肯说,还要说得有情节有内容,说的东西里面要有自己思考的成分。这个时候你就要关注孩子说话的核心是什么?基于什么样的思考和判断,他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围绕这个想法让他把自己的内心展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关键孩子思维是跳跃性的,聊着-聊着可能可能会跑题,这时,需要你不断拉他回来,回到有主题的交流中。
完成这一步的标准:孩子在聊天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

扎克伯格使用的

优培智库

支撑和挑战——也就是聊嗨

前面的预热铺垫结束以后,下面就是你主动出击的时候了。也就是给予孩子的行为和想法,不断反问,记住是反问,问他一种情况的多种可能性,对方和自己对这种情况的反应。不断反驳他的错误想法,并说出你的理由。最后留下一个最正确的做法,引导孩子自己说出来,然后你加以肯定,告诉他,你的想法很棒,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挑战,是不断反驳孩子的既有想法,通过反驳式的提问来提醒孩子在做出这样的判断时忽略了什么。

这个环节,对应到表达能力培养上,就是通过引导和提问帮孩子增强表达的逻辑性。逻辑性一直是我们教育中的短板,长期被忽视。美国小朋友从一年级就开始训练opinion writing,学习如何有逻辑地表达观点。但我们的小学语文,更多是强调记叙文写作。


扎克伯格使用的

优培智库

到了工作后,从小培养逻辑性的优势就很明显了,能够轻松说服他人,高效整合资源。所以,我自己很重视这个环节,觉得这不只是对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是帮他养成逻辑思考的习惯,对孩子将来的工作、生活都大有裨益。

这三点看起来内容比较多,其实只是我揉碎掰细了,想让大家看得更清晰。真正实操起来,并没有那么复杂,简单总结起来就一个大原则:

倾听引导和提问、了解孩子想什么、最后植入观点。

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自己家庭的“海沃塔”时间。

比如在接送孩子的路上,晚餐时间,睡前故事时间,在放松的氛围更利于自由讨论。

扎克伯格使用的

优培智库

建立固定时间的好处是,当你在心理上将这段时间划归为和孩子“有意识的聊天练习”,便会尽量放下手机,停止处理个人事务,屏蔽外在影响。无形中,因为你的集中精神,你和孩子的交流质量会提高,也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你养成这种思维习惯后,会自然而然地跟孩子越聊越开、越聊越深,并不觉得累。而孩子的思维表达和与人沟通能力,就在这碎片时间的头脑风暴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优培智库每天一点干货分享, 欢迎大家转发评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为了孩子的成才,我们将竭尽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