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茶马古道》 郭国伟·摄

南河底是泽州县大箕镇的一个行政村,距镇政府东南仅有数公里。原来这里曾经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镇,史称河底镇,亦称河阳镇,在这里竟然深藏着许多人所不知的历史故事。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古 道

南河底村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村南大槐树掩映下的古阁楼了。阁门上方写着“南邻孔辙”四个楷书大字。据村里一位老者介绍说,这里历史上曾经是晋豫古商道中的一站,从这里往北通过坡头、道口、茶元,就进了城;往南十多里就是天井关,是孔子回车的地方。再往南一直到河南的清化镇。并说“古道为王泰来所修,青石上多来来深的骡蹄圪窝,现在还在。”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茶马古道》 郭国伟·摄

穿过河桥,再向南行约百余米,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由大大小小高低不平的青石块铺砌而成的茶马古道。由于长年无人行走,石缝之中长满杂草,坚硬的青石上,留下了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坑洼蹄印。由于刚下过雨不久,坑中仍存有积水,看起来更为醒目。这正是古道千百年沧桑的印迹。古道像一个阅尽沧桑的老人,衰弱不堪,但却安详、坦然。

前方一条钢筋水泥筑就的特大公路桥凌空而起,与古道立体相交,这就是晋济高速南河特大桥。桥上不时有大大小小的车辆急速驰过。古道的苍老、凄凉与大桥的矫健、繁忙,形成鲜明的对比。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万里茶道”一古村》大沇河·摄

民国《分省地志·河南》一书,专门列出河南清化镇至山西晋城县之太行山道,所经道路和里程:“自清化起十里至许良镇,十五里至新店口,二十里至山王庄,三十里至张老湾,四十里至常平,五十里至碗城村,六十里至大口,七十里至山涧村,八十里至拦车镇,八十五里至晋庙铺,九十五里至天井关,一百一十五里至河底,一百二十里至道口,一百三十五里至茶元店,一百四十五里至晋城。”河底为其中重要的一站。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古时的交通并不像现在这样便捷。“往来负物,以骡为多,驴次之。又有轿窝,负以二骡,可坐二人。路多狭仄,不通车辙。惟自河底以北至晋城,则有新制之二轮小车。轮径不足二尺,驾以一牛而行,亦有牛驴并用者;虽颇简陋,运输较驮负为便,故有车之道,运价较廉。”

清末民初,这条古道上往来所运货物,由清化过来的多为竹器、纸、茶、糖、布、煤油等,而运往河南清化者,则为生铁、铁器、酒、麻、蛋粉等。你可以想象一下,当年的古道,驴来骡往,蹄声哒哒的繁忙热闹的景象。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古 街

从道口至河底一路下陡坡,从河底至下一个村庄李家庄,又是一路上坡。南河底处在深谷之中,又有一条大河从西往东流过,所以河底之村名真是名副其实,恰如其分。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万里茶道”一古村》大沇河·摄

古时,南来北往的客商来到河底,为使人畜获得充分的体力和精力,迎接下一个挑战,到此都要住店歇脚。因此,这里市场繁华热闹,居民颇多。一街两行都开的是店铺。村民中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住不完的河底店,驮不完的清华货。”

沿着古街,一路观览。直中带曲的街道,现在看来不算宽,但在古代来说已经是很宽阔了。两旁的房舍基本保持了历史的风貌,几乎没有水泥、钢筋的新建筑。走在街上,恍惚回到了清代或民国时期。似乎听到那一队队骡马行走在街道上的哒哒蹄声,还有店家招揽客人的热情的吆喝声。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万里茶道”一古村》大沇河·摄

街西一处门上刻着“惠迪吉”匾额的老宅,人称郭家大院。宽敞的院落,高大的楼房,精美的木雕,无不显示着当年的富有和气派。住在院内的郭家后人讲,老宅建于康熙年间,他的祖上是经商的,主要经营的就是铁货、麻皮、竹货等,从河南清化到山西太原,沿途都有他们家的货栈。言语间透着一种因祖先的辉煌而带来的骄傲和自豪。

回到现实,干净的街道上显得有些清冷,往日的繁华早已不再。自从有了汽车,开通汽路以后,古道辉煌不再,河底开始走向衰落。徜徉在古街,只有那黑漆的大门,写着“天下太平”的门饰,八卦形的天窗,形形色色的精致的木雕、石雕、墀头,似乎在极力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长达二华里的街道,被一条小河从中穿越,分割成南北两段。南则为南社,北则为北社。就在这交界之处,据说历史上曾建有双阁,是南河底村标志性建筑,比现在的南阁还要高大华美。但是,在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被拆除,如今只剩下街边数株历经数百年沧桑长满瘿瘤的老槐,风雨中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古 镇

与村南的古阁连为一体的,从西向东依次是三大士殿、关帝殿和奎星楼。他们与古阁或上下相承或左右相依,合而为一,为村南之屏障。看护古庙的老人名叫王来闹,十分热情地介绍:“我们村过去就叫河阳镇,碑上记着呢!”

几块古碑刻上都提到南河底古为河阳镇。一块乾隆五年《重修文武帝君三大士阁碑记》记述:“郡城南三十里为河底镇,相传古所谓河阳镇也。”另一块《重修舞楼碑记》开头这样写道:“郡城河阳镇南阁外有舞楼三楹,其来久矣。”还有一块乾隆四十年《重修关圣帝君碑》亦云:“余河阳镇南邻孔辙,北仰尧风……”。原来在阁门上看到的“南邻孔辙”四字竟来自于此。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万里茶道”一古村》大沇河·摄

清代,河底镇还分别设有“驿铺”、“营汛”。所谓“驿铺”,就是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所谓“营汛”,就是驻军设防的地方。在这条商道上,从县城到河南界共设有七处营汛。除河底镇外,尚有茶店镇(即今茶元村)、天井关、拦车镇、油房头、小口、横望镇。这几处都是既有营汛,又设有驿铺。

作为“营汛”,这里常驻兵员仅有三名,而在历史上,河底也曾是驻扎过重兵的。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万里茶道”一古村》大沇河·摄

据《宋史》:“宋初,李筠叛命,崇矩率龙捷骁武左右射禁军数千人屯河阳,以所部攻大会砦,拔之,斩首五百级,改泽潞南面行营前军都监,与石守信、高怀德、罗彦瑰同破筠众于碾子谷。”

另据《山西通志》载:“宋建隆元年夏四月癸巳,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起兵,遣人杀泽州刺史张福,往据其城,求济师于刘钧,钧率兵与辽兵数万援之。诏遣归德军节度使石守信往讨。五月庚子,遣昭化军节度使慕容延钊、彰德军节度使王全斌,将兵出东道会守信。癸卯,石守信与监军李崇矩败李筠于长平,斩首三千级,又攻大会砦,下之。甲辰,命诸道进讨。丁巳,诏亲征,命天平军节度使韩令坤,屯兵河阳……”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万里茶道”一古村》大沇河·摄

文中所述“大会砦”即为今金村镇大会村,“碾子谷”即在今茶元村南一带。而“河阳”应是被称为“河阳镇”的今南河底村。也就是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立国之初赴泽州平定李筠之乱时,其手下大将李崇矩、天平军节度使韩令坤,都曾先后驻军河底。

这些史料的记载,进一步证实南河底古代即为晋豫交通之要冲。既为商业重镇,又是军事要地,称之为“镇”,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古 人

南河底这样一个商业和军事重镇,一定是藏龙卧龙之地,历史上应该出过不少人物的。王来闹师傅说:“出过姓王的将军。” 他指着镶在墙体上的一块《重修文武帝君三大士阁碑记》说。“当了将军以后,从北京骑着马回来,修建了古庙。过去还建有牌楼坊,搞大寨田时拆掉了。”

这块碑记上写着:“王封翁怀远将军,讳御世开泰公”。说的是一个姓王,名御世,字开泰的人。“封翁”是指封建时代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的人。显然,王御世本人并不是将军,而是因子孙当了将军而受封的。查阅资料,“怀远将军”是清代绿旗营武职从三品官职。是什么人做到这样大的官,建立了什么功绩?王御世又是怎样一个人?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王御世本人是一个盐商,而且是一个资本雄厚的大商人。清顺治年间,正值永平府(今秦皇岛)实行盐政改革,其所属五县(卢龙县、迁安县、抚宁县、昌黎县、乐亭县)一州(滦州)一卫(山海卫),盐引由原来的六千六百八十七道,增引六千四百六十八道,新旧引共达一万三千一百五十五道,几乎翻了一翻。原来的承办商泽州人卫某无力继续承办,于是介绍同乡王御世前来认领。

王御世接管永平盐务后,进行全面清理,选择任用合适之人,留心考核检查,安抚灶户,既保证了国家税收,也使商人灶户百姓各得其利,一时之间人人称快。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茶马古道》 郭国伟·摄

他为人慷慨,尚义气,重然诺,凡是地方或乡邻有难处,都想法为之排解,不惜花费重金,为当地做了无数的善事。古代商人能载入史志的极少,而王御世作为商人,而且是一个外地人,却入载永平府和卢龙县两级史志,永平府知府唐敬人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我辈中人”,可见其事迹非同一般。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从历次重修古迹碑记看,王御世一家在其家乡河底村还有许多义举:

——康熙19年(公元1680年),王御世捐资建造关帝阁奎楼与阁傍西楼五间;

——康熙三十年(1691年),王御世之子王业宏、王业隆,侄子王业南,孙子王谦吉捐资一百二十七两七钱三分创建玄帝殿;

——乾隆元年冬,王御世四世孙王汝梅将两阁东楼修葺完固;

——乾隆5年(1740年)初夏,王汝梅再次自京归,捐资“重为营建,以完终始。”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康熙19年为庚申年,乾隆5年同样又是庚申年,前后正好一个甲子。王御世祖孙四代,一代接一代,热心公益,传承善念,六十年间,连接数次捐资修建古迹,即使已定居京城,仍然不忘故乡,回乡屡兴善举,也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传奇故事。

而对于乾隆五年的这次重修,秋木山庄的王泰来家族亦有贡献。碑记载明,户部右侍郎王钧施银十四两,刑部陕西司郎中王镗施银十二两,刑部山东司员外郎王镠施银二十两。碑记称他们为外乡亲友,可见两大王氏家庭还有着某种关系,非亲即友。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初冬不妨来南河底

追寻茶马古道上的历史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