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章回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通俗文學大師張恨水情感生活

張恨水先生出生在安徽安慶潛山縣,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相見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

章回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通俗文學大師張恨水情感生活

張恨水結過三次婚,第一次是母親包辦的婚姻。母親知道張恨水心高氣傲,從小愛看才子佳人小說,對女子的外貌要求很高,特意拉著張恨水坐了獨輪小推車,來到徐家牌樓相親。他們坐在戲臺下,媒人指著坐在遠處的幾個姑娘中的一個,張家看到的是一個外貌清秀端莊的姑娘,張恨水也就認同了這門親事。原來當初相親的時候,媒人指的是那家人家漂亮的二姑娘,可是定親定的卻是醜陋的大姑娘,徐家用了卑劣的掉包計。張恨水與她之間沒有愛情!

章回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通俗文學大師張恨水情感生活

作為漂在北京的一名文人,張恨水時時感受到孤獨,於是在朋友的建議下,他來到北平一所專門收養流浪女子的平民習藝所裡,找到了第二位妻子胡秋霞。 “當時感情有一點空白狀態,他就通過這個身份上不如他的,把自己的憐愛之心表達出來”第二次婚姻雖然給了張恨水一個完整的家,但是並沒有讓他完全安分下來,胡秋霞的文化程度跟張恨水相差太遠,她不瞭解張恨水的思想,他們之間沒有多少共同語言,精神上的裂痕無法彌補,所以張恨水還是感到孤獨,他還在等待愛情的降臨。

章回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通俗文學大師張恨水情感生活

直到36歲時才真正遇見了自己生命中的紅顏知己,在北京一次遊園會上,張恨水認識了一個能歌善舞的女子,她是春明女中的高中生,叫周淑雲。周淑雲出身是一個破落官僚的家庭,父親早死,家裡負擔比較重,她愛讀張恨水的小說,愛唱京戲,聰明伶俐,張恨水也非常喜歡京戲。

有共同語言,周淑雲也愛上了他。那麼這樣,周淑雲願意做張恨水的外室。張恨水就另外找好房子,就跟周淑雲結婚了。結婚之後,張恨水從《詩經·國風》當中,《國風》當中的《周南》、《召南》取出“周”、“南”二字,給周淑雲改了名字,就叫她周南。張恨水找到了他的愛情。

章回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通俗文學大師張恨水情感生活

有共同語言,周淑雲也愛上了他。那麼這樣,周淑雲願意做張恨水的外室。張恨水就另外找好房子,就跟周淑雲結婚了。結婚之後,張恨水從《詩經·國風》當中,《國風》當中的《周南》、《召南》取出“周”、“南”二字,給周淑雲改了名字,就叫她周南。張恨水找到了他的愛情。

與張恨水相濡以沫,一起度過了艱難的抗戰時光。1959年周南患癌症去世,張恨水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章回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通俗文學大師張恨水情感生活

張恨水的一生,對徐文淑的欠,對胡秋霞的愧,對周淑雲的情,夾雜著太多的難言。正如他的長孫張紀說:“我爺爺張恨水一生娶過三個妻子,作為張恨水的後人,我們不願用世俗的尺子去衡量他更愛哪一個女人。”

愛也好恨也罷,悔也好棄也罷,在愛情的世界裡,年少時的我們都渴望尋求一個答案,可是老了的時候,才會發覺其實愛情裡並沒有所謂的答案,愛,就是一瞬間點燃的火柴,要麼越發光亮,要麼一劃成灰燼。

章回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通俗文學大師張恨水情感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