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读懂这10条,让你轻松分辨宝宝是病理性啼哭还是生理性啼哭!

首先,我们来普及一下什么是“病理性啼哭”↓↓↓

“病理性啼哭”是指宝宝生病时,由于婴儿不会说话,在他们的身体感到不舒服或者染有某种疾病时,就会用哭来警告父母。

要注意的是:病理性啼哭和生理性啼哭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对于宝宝的啼哭,父母要仔细分辨,下面兔妈就来分享一下我们生活中10种常见的宝宝“病性理啼哭”的症状。

1、夜间惊哭:“我缺钙了!”

宝宝在夜间总是惊醒,哭一会、睡一会,很不安宁,就像是受到了惊吓;或者哭的时候常呈睡状,闭着眼睛哭,同时肢体抖动。宝宝的这种症状表明他可能缺钙了,这时妈妈要记得给宝宝补钙。

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缺钙会补充鱼肝油,而鱼肚油中含有维生素A,如果维生素A摄入太多,就会引起中毒,宝宝就会出烦躁不安、多汗的症状,类似缺钙的症状。所以最好是遵医嘱,避免宝宝维生素中毒。

2、阵发性剧哭:“我的小肚肚好痛!”

宝宝突然剧烈地哭闹,而且是一阵一阵的,并且脸色苍白、表情痛苦、躁动不安,常伴有双腿屈曲的动作。2-3分种又恢复正常,宝宝可玩耍或安静入睡,但间隔一段一间又再次剧烈哭闹。这种症状表时宝宝可能患上了肠套叠,父母应该赶快带宝宝就医。

3、突发尖叫啼哭:“我的头好痛!”

宝宝突然发出尖叫般的哭声,音调高,哭声来得急、去得快,脸阵阵表紫,四肢肌肉抖动。这种症状表明宝宝的头很痛,可能患有脑出血或缺血性脑病,所以父母要赶快带宝宝就医。

4、啼哭伴抓耳挠腮:“我的耳朵不舒服”

宝宝哭声大而高,夜间尤甚,哭 的时候总是晃动头部,并伴有抓耳挠腮。这种症状表明宝宝的耳朵可能不舒服,大多是患上了急性中耳炎,也可见于外耳道疖肿或外耳异物,如果有脓性分泌物自耳中流出则更易判断,需要马上带宝宝就诊。

5、突然持续剧烈哭闹:“我突然疝气了!”

宝宝突然持续地剧烈哭闹起来,父母要注意有无疝气嵌顿,需及时到外科就诊。

6、啼哭伴有流涎:“我嘴巴里好疼!”

本来很干净的宝宝,突然开始流涎,或比原先流涎大为增加,下颌总湿漉漉的,每当喂食时宝宝就哭闹不止。这时父母应该检查一下宝宝的口腔是否有溃疡、疱疹、糜烂、齿龈肿胀等,及时到口腔科就诊。

7、啼哭伴咳嗽:“我喘不上来气!”

宝宝连续短促地急哭并伴有咳嗽,口唇发紫,出气很费劲,有时还伴有发烧。这种症状表明宝宝可能患上肺炎,需要马上去医院进行治疗。

8、呻吟低哭:“我生病了,没有力气大声哭!”

宝宝发出似哭又似微弱的“哼哼声,表现为无助的低声哭泣,不带有情绪的要求,这是疾病严重的自然表露,这时需要立即带宝宝就医。

9、排便时啼哭:“我的屁屁好疼啊!”

宝宝在排大便的时啼哭,可能是由于肛门疾病引起的,如肛周脓肿、肛裂等。排尿的时候啼哭可能是由于尿道口炎症所致,男婴还可能是由于包皮过长所致。

10、像小鸭子叫似的啼哭:“我的噪子很难受!”

宝宝发出像小鸭子叫似的啼哭声,如果同时还伴有颈部强直、恶寒、发热等症状,则应考虑宝宝是患有咽后壁脓肿,应把这种哭声与一般声音嘶哑相区别。声音嘶哑是由感冒引起的咽炎、喉炎造成的,而咽后壁脓肿则比较危险,如果脓肿溃破,脓汁可堵塞呼吸道,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宝宝出现像小鸭子叫似的啼哭一定要及时就医。

兔妈温馨提示:对于新手父母来说,由于缺少经验,有时无法分辨哪种哭声是生理性的,哪种哭声是病理性的,从而可能会导致耽误了病情,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所以兔妈强烈建议:如果你家宝宝经常性啼哭不止,请立即送孩子就医!

读懂这10条,让你轻松分辨宝宝是病理性啼哭还是生理性啼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