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很多人标榜摄影从来不后期修片,修片就是作假,就是无意义的摄影,你怎么看这类人?

卷太郎摄影坊


从胶片时代开始,摄影就有后期,到了数码时代,后期更强大了,为什么要抵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让自己拍摄的东西表现得更漂亮,更美好,何乐而不为呢?摄影,即使到了数码时代,仍然有很多分类,大多数分类都可以后期,也需要后期,即使是纪实摄影,也允许裁剪和必要的色阶调整,只是严格规定了不允许添加或减少元素,并非不允许后期,你一刀剪下去,实际上就是后期处理。科技在发展,我们不要自欺欺人,更不要自我陶醉在坚决不做后期制作怪潭里面不能自拔。要知道,你所谓可以直输的照片,其实是相机已经提前为你做了后期。数码照片无后期,你根本拿不出手。


DK天狼


知道自己摄影水平!!!为此这张调高了饱和度,通过照片一发,惹得自己一些朋友心动动的想到此一游。

原图,自己都认为这种图能拿出来吗?上面的图有后期还算勉强可以!但知道如果摄影技术高的人,能拍出更好的成像质量和效果,可以不用后期。

为了使这张图背景更深,达到个人认为的效果,调了对比度,但没有调饱和度。

原图,即使没有后期发到朋友圈上还算可以,但调整后个人认为效果更好,才不管别人怎么评论。

玩摄影就是图个兴趣爱好,自己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但别人不喜欢的也无可厚非,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看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观点或思想,对于标榜摄影从来不修片的人,也许摄影水平真正的很高,但无论怎么去看待修片的人,怎么样去评论修片的人,只要语言和行为上不伤害到别人,存在就自然有道理,修片好不修片也好,看需求看自己乐趣,要有相互的包容性,如果一味苛刻的去指责人家作假,那肯定超过一种底线。

下图是用手机拍的,没有修片过,饱和度比正常用眼看到的要高不少,但色彩漂亮多了。

其实说到修图就是作假,那绝大部分手机拍出来就是作假的一种表现,包括数码相机也是一样,上了偏振镜能滤掉不少强光,使天更蓝,调整相机一些设定模式,能达到更好的成像,还有拍婚纱照人化妆连爹妈都不认识,并且还需要后期处理,但能说作假吗?只能说效果更好,相片更美,美是人的一种追求,也是广大摄影爱好者的追求。

最后的一句话:心宽摄影好!


冰红茶230255504


对于这个问题我分开来说一下。

“从来不后期修片”

现在都是数码产品,不管你用手机还是相机拍照,很多传统的后期手段都内置到了器材里,你拍出的照片即便你没有做调整,器材也帮你进行自动后期了。

比如相机中的人像、风光等拍摄模式,无非就是对比度、饱和度、锐化等参数的不同组合,这些都是后期范畴。包括手机中的一些滤镜效果、夜景模式、AI摄影等等都是后期的前置化。

即便是胶片摄影的时代也是离不开后期的,只是那个时候是通过暗房中的手段,现在是通过PS和手机软件。真要追求直出的话,建议你去玩小孔成像吧。

“修片就是作假”

后期可不是你理解的给照片添加一些不存在的元素这么简单。很多时候你不修片才是真的假。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下图的逆光剪影照。

拍摄的时候,对准背景中的亮部进行测光,人物就会呈现剪影效果。但这个效果真实么?

如果你在现场用眼睛直接看这个场景,人物和马绝不是纯黑的样子,一些色彩和细节还是有的,对吧。谁要是说用眼睛看到就是这个剪影效果,那我只能说他眼瞎了。

这张风光照也是逆光,为什么色彩和细节都很丰富呢?一个是拍摄时机选的好,另外就是通过后期把暗部细节提亮了。

“就是无意义的摄影”

摄影的意义是什么?除了记录价值以外,还有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一张赏心悦目的风光照,因为后期就没有意义了么?呵呵。

这类话题在悟空上我还可以说几句,如果是身边有这类看法的人,我是不会和他聊摄影的。

这种人一是不懂摄影,二是不会后期,还有三就是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手机摄影手册


我也不喜欢照片后期,最多调整一下亮度和饱和度就可以了,往照片里添加其它的是没有多大意思的,说不定最原始的还更能打动人。





秋夜风舞


有人说:摄影从来不后期修片,修片就是作假,就是无意义的摄影,我觉得这类人,肯定不是真正的摄影者,或者说是根本都不会后期修片。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下面与大家一起聊聊后期修片的意义。

第一:后期修片是摄影者态度端正的表现

拍摄照片以后,照片肯定是会有不足之处的,哪怕是照片的一点杂点,只要视觉看得出来的,都要经过后期处理,如果觉得后期修片的过程,可有可无,个人认为是一种对摄影不认真的表现。

第二:摄影后期修片的重要性

后期修片是摄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管是摄影大师还是一般的摄影者,在前期拍摄中不可能百分之百拍摄出我们想要的效果,比如曝光的准确度,构图的适合度,色彩的吻合度,画面的清晰度等等,这些都要靠适当的后期处理,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第三:说从不后期修片的这类人,多数是不会后期

其实后期处理,也是需要动脑筋的,没有想法是无法进行后期修片的,不仅仅是会用PS软件,就会后期修片。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明白,一张照片哪里应该处理,哪里不应该处理,是无从下手对照片后期处理的。

第四:适当后期不是作假,而是锦上添花

后期处理,是弥补前期拍摄的不足,比如曝光不准确,要么过曝,要么欠曝,所以很多重要的拍摄,我们要拍摄成RAW格式(图像原始感光信息),在后期的时候,运用Lightroom等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调整,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让拍摄的照片效果更加出色。

第五:如果是过度后期才叫失去摄影的意义

如果说在后期过程中,一幅作品,是用几幅或者好几幅作品,嫁接而成的,属于过度后期,我觉得这样的作品,就是失去了摄影的意义,但适度对一幅作品后期调整,是不会影响摄影的真正意义的。

综上所述,无后期不摄影,说摄影从来不后期修片的人,要么是不会摄影,要么是会摄影不会后期的人。(以上纯属个人愚见,请大家留言讨论)


脑摄狼图事界,爱好摄影,善于PS后期处理,喜欢与大家聊摄影,敬请关注。


脑摄狼图事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摄影圈内分出了后期修片和后期从不修片两类人群了。好象在胶片时代,从没人讨论后期暗房技术的必要与否。其实,各人有各人的喜好,用不着相互指责和评判,从不后期的,不用责难后期修片的。喜欢修片的,也不要贬低不会PS的人。只要各位玩得开心,能拍出自己满意、他人认可的照片就好。摄影不光是记录,也是一种创作,拍什么不拍什么?怎样取舍?从哪个角度拍?突出哪个为主题?也就是创作提炼的过程。小说、影视可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摄影为什么就不能源记实而胜于记实呢?摄影爱好者拍片不是交警拍违章,不光是记录实景,也应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比如我们要拍朵花,我们会选一朵开的正艳、姿态最好的花去拍摄,我们不会去选一朵残败的花去拍摄,你能说我只拍了美丽的花而没拍残败的花就不真实了吗?

 我是个退休以后才玩摄影的业余摄影爱好者,后期也是在学习摄影中慢慢摸索自学的。后期修照片,也和拍摄照片一样,也有其中的乐趣,所以我不反对后期修片。  

  比如,我想拍一枝樱花,但后面的背景很杂乱,我将一件衣服挂在花枝后面也不解决问题,拍后回来后期修整一下,感觉就好多了。




再比如,我想拍拍护城河畔的晚霞,当有晚霞、人物点缀下前景时,景观灯还没亮,等到景观灯亮了的时候,晚霞和人物消失了。我就用三角架将相机架在那里不动,有晚霞有人物时拍上几张,等到后来景观灯亮起后又拍几张,回家后再后期合成,从而达到我想要的效果。摄友们都笑话这不是照片,而是照骗。





蓝领A


后期不后期,这里有个度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厘清“后期”这个概念,这样才便于在后面的文章中对这个话题进行恰当的阐述。根据对画面改变程度的不同,后期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后期为零,也就是说对画面不作任何调整;二是在不移动像素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调整;三是移动画面像素、添加元素以及其它方面的调整。通过以上的分类,我们明白了后期的调整程度,现在就可以非常清楚的回答题主的问题了。

我想不赞成后期的这类人,应该是第二种情况

即在不移动像素的基础上,对原始画面做简单的调整,包括饱和度、对比度、明度、清晰度等方面的调整,这也是许多摄影比赛对纪实类摄影的后期规范要求,这也是必须的,因为我们在拍摄时的相机设置一般用RAW格式,这种格式的好处是可以保存照片丰富的原始信息,但是打开的图片却发灰,所以必须进行简单的诸如饱和度、对比度等方面的调整,我想任何一个摄影人都不会反对这些调整的。

还有一类调整,估计人群就会产生分化了,观点就不一致了,那就是对画面局部之亮度和色彩的调整。

在摄影创作过程中,有时因为客观的原因,我们无法人为地移动主体,拍出的画面主体不在光区,得不到突出,那就要求我们在后期人为地提亮主体、压暗背景,增加亮度对比;有时我们还要改变主体和背景的色彩,使之产生色彩的冷暖对比,以便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这些都是后期的范畴,我个人的观点是赞成的,因为这种操作遵循了摄影艺术创作的规律,应用了亮度对比、色彩对比的摄影手法,没有想当然的胡乱改变原始画面。当然,如果在现场具备光比、色彩这些客观条件,我们还是一次性拍成最好。


第三类就是改变像素的后期调整,这种调整在各种纪实类比赛中是不允许的,但艺术和商业类可以运用。

有一句话叫做“存在即是合理”,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比赛中,艺术类和商业类作品都有大量的后期存在,鼓励你进行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当然,素材必须是摄影图片,你甚至可以将不同场景、不同时间的摄影素材进行组合创作,这种类型的后期力度就较大了。这种后期您是否认可,那就见仁见智了,有的人认为这样就失去了摄影的初衷,有的人认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高度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我的观点是,选择权在自己,喜欢呢就去做,不喜欢呢就坚持纯碎的摄影,一切听从自己的内心吧。

总之,后期不后期,后期到什么程度,那是自己的事情,没有对错。


摄影点评


摄影,我感觉,最重要的是通过图片向受众传达,让他们感受我们想传达的内容,并引起共鸣,必要的后期是有,但是绝对不能过度,现在很多的照片,从技术上都无可挑剔,呈现教科书式的标准,很美,但没有灵魂。现在的数码后期简直是无所不能,太完美了,却因为完美让很多打着摄影得人失去灵魂,拍出一副完美,实为现代工业机器,智能复制出的毫无生命的图片,胶片时代的后期同样存在,但绝对适可而止,那个年代相机的镜头,胶卷的类型,担纸的选择,放大头的选择,对照片都产生直接的影响,人们通过选择不同的组合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然而都是通过物理的改变,是有底线的,现在的数码后期,有的时候有人确实没有底线,,,,,,, 现在有人把相机内置的一些设置视为是后旗这个对,但也不全对,现在数码相机一些对色彩的设置,就相当胶片时代对胶卷的选择,犹如当年柯达,富士负片反转片之分。是有底线的。现在莫些人对后期得应用,已经超出了摄影的范畴。这实在艺术摄影的悲哀。但商业摄影另谈,,,,,,,本人水平有限,对摄影的真实看法这样。以上图片用的是国产手动头,还有手机。












不赞成对人物还有对风景简单粗暴拼命修图的行为,比较反感,已经失去了真正摄影的意义。

对于创意类的图片是完全不反对,这种类型的图片是需要强大的后期,而且后期是在于强大的技术能力。

人物修片,要讲究恰到好处,脸上跟涂了一层腊,有什么意义呢?越是自然反应的状态越好越真实。

也反对标题中“修片就是作假”的定论。有两种可能,一是还没有从胶片时代脱离出来,二是智商还达不到做后期的能力。如果能这样定论,也只能定论这类人了吧。

当然,如果有新闻工作者拍的关于新闻题材类的照片,他这么说,我是不会反驳的。毕竟应用领域不同。

这些只是说明当下的观点。

随着科技技术不断发展,在未来,最快的可能性要不了五年,摄影慢慢不会变得那么专业,只会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大众娱乐的方式。到时候只是发送语音指令就可以拍出自己想要的画面。


斜杠新疆青年


只有不会后期的人才说原片才是最好的………

只有不会后期的人木说后期是画蛇添足………

答案就是,他不会后期!!!

别说什么色彩还原,全TM用JPGE拍还好意思谈色彩还原?

别扯烂J儿的胶片,只玩过400的卷吧?没进过暗房吧?后期只是数码时代的事?

其实什么都不用说,我们都明白,其实你只是不会而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