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读经典活用经方:大黄黄连泻心汤(应用很广泛的方子)

关注【愉享中医】,关注生命健康!本号所发方剂以上世纪90年代以前出版的医著为主。文中方剂仅限于学术交流,患者应在中医大夫或中药师指导下加减使用,切勿自行套方,免出意外。

读经典活用经方:大黄黄连泻心汤(应用很广泛的方子)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原文如下:

《伤寒论》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方义:大黄、黄连之苦寒,以导泻心下之虚热。但以麻沸汤渍服者,取其气薄而泄虚热。

类方鉴别

泻心汤是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故又名三黄泻心汤。方中以大黄之苦寒泻热通便,泻下焦之火;黄连之苦寒泻火坚阴,泻中焦之火;黄芩之苦寒,清热除烦,泻上焦之火,又可清解少阳腑中之热。三药配伍,最善清泻三焦之火热,以治疗各种火热证。本方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因煎服方法不同,其作用不尽相同。在《伤寒论》中是以“麻沸汤” 漬之,以清泻中焦无形之邪热,薄其苦泻之味,而防直下败胃之弊,治疗热在气分,中焦气机闭塞、升降失常的“火气痞”。在《金匮要略》中,则以水煎顿服,清泻血中焦之邪热,薄其味厚而直泻血分之火热,以治疗血中热盛、迫血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可见,方药虽同,煎服方法不同,效用各异。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与栀子豉汤证都属火郁之证,但是栀子豉汤证是火热郁于胸膈,临床以心烦为主;大黄黄连泻心汤证是火热郁于中焦,临床则以心下痞满为主。另外,本方与后世温胆汤(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60g,陈皮90g,甘草(炙)30g,茯苓45g。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合用又称三黄温胆汤,治疗因痰热引起的多种病证。

读经典活用经方:大黄黄连泻心汤(应用很广泛的方子)

名家各论

1.《古方选注》:痞有不因下而成者,君火亢盛,不得下交于阴而为痞,按之虚者,非有形之痞,独用苦寒,便可泄却。如大黄泻营分之热,黄连泄气分之热,且大黄有攻坚破结之能,其泄痞之功即寓于泻热之内,故以大黄名其汤。以麻沸汤渍其须臾,去滓,取其气,不取其味,治虚痞不伤正气也。

《伤寒论集注》: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淬,分温再服。大黄、黄连之苦寒,以导泻心下之虚热。但以麻沸汤渍服者,取其气薄而泄虚热。尤氏《潜居录》曰:成氏所谓虚热者,对燥屎言也。盖热邪与糟粕相结为实热,不与糟粕相结为虚热。本方用二黄而不用枳、朴等,盖以泄热,非以荡实也。

2.《绛雪园古方选注》:痞有不因下而成者,君火亢盛,不得下交于阴而为痞,按之虚者,非有形之痞,独用苦寒,便可泄却。如大黄泻营分之热,黄连泄气分之热,且大黄有攻坚破结之能,其泄痞之功即寓于泻热之内,故以大黄名其汤。以麻沸汤渍其须臾,去宰,取其气,不取其味,治虚痞不伤正气也。


喻嘉言:仲景言治心下痞满,按之软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此正泻脾胃之湿热,非泻心也(《尚论篇》)。

3.汪苓友:麻沸汤者,熟汤也。汤将熟时,其沸泡如麻,以故云麻。痞病者,邪热聚于心下,不比结胸之大实大坚,故用沸汤,渍绞大黄黄连之汁,温服。取其气味皆薄,则性缓恋膈,能泻心下痞热之气,此为邪热稍轻之证,大抵非虚热也(《伤寒沦辨证广注》)。

4.刘渡舟: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治疗火热邪气痞结于心下而致火热痞的一张名方。仲景原文仅二十余字,就把火热痞的病机、病位、病性、主要脉证、治则与方药概括无疑。但是,临床辨证时,仅仅据此还是很不够的,往往需要参考一些其他症状,如火热邪气上扰,多见心烦,或衄血、吐血、咳血等;火热邪气迫于小肠则小便黄赤;火热痞塞心下,影响胃肠气机不利,可见大便秘结或大便不爽。此外,舌质红绛,苔黄等也常可见到。本方对于火热邪气引起的出血治疗效果很好,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治疗血病的第一张方子就是此方。但是,唐容川使用的是煎煮方法,与《伤寒论》的沸水泡渍法不同。这种方法主要目的是取药物寒凉之气以清中焦无形之邪热,而不取其苦泄之味以防直走肠胃。唐容川用煎煮法是从《金匮要略》中的泻心汤而来。泻心汤的药物组成及剂量与大黄黄连泻心汤都一样,但仲景用煎煮方法,要求顿服,来治疗心气不足所致的吐血、衄血,目的在于取其味厚力大而清泄血分之热。所以,虽然组成的药物相同,但煎服法不同,则其效应也各不相同(《经方临证指南》)。

读经典活用经方:大黄黄连泻心汤(应用很广泛的方子)

方证

1.上部出血,量多色鲜红。

2.心烦不眠、狂躁目赤、心下痞而按之濡软者。

3.舌红赤,甚或起刺,苔黄腻,寸脉浮者。

现代临床应用

1.头面部疾病如麦粒肿、巩膜炎、沙眼、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外耳道疖、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鼻疖、鼻出血、口角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口周单纯疱疹、小儿急性口疮、牙周炎、急性智齿冠周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见有充血明显者。

2. 以咯血、吐血为主证的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3.皮肤科和外科的一些感染性疾病。如脂溢性皮炎、酒渣鼻、寻常性痤疮、蜂窝组织炎、脓疱疮、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湿疹、多型红斑、面部疱疹、痔疮、肛裂、指骨骨髓炎、指部化脓性感染、甲沟炎、丹毒、急性乳腺炎、烧伤、冻疮等。

4.其他如精神分裂症、焦虑证、妄想型精神病、更年期综合征、癫痫、癔病、糖尿病、三叉神经痛、脑中风、脑动脉硬化证、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室性心律紊乱、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卟啉病等也可运用本方。

读经典活用经方:大黄黄连泻心汤(应用很广泛的方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