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银监降低了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是不是意味着今年银行额度松了很多?

脸圆圆的小白


笔者认为虽然降低了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今年银行贷款额度也不会宽松。

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

拨备率:即呆、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例如,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为9%,即:按应收账款余额的9%计提坏账准备,提取的准备金进入当期损益。

拨备覆盖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例如,若某银行根据拨备率计算得出一个预估的呆、坏账准备金为4亿,如果银行刚好准备了4亿,拨备覆盖率就是50%,如果银行准备了8亿,则拨备覆盖率就是100%。

也就是说,拨备率,是指预估一个损失率,拨备覆盖率是指准备金能冲抵未来的真实损失的比率。

放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有什么作用?

对银行来说,拨备就是一种让他们以丰补欠的的资金,例如在一些盈利较多的年份,可以多提一些拨备,这样该年份的盈利账上就会下降,到了盈利不佳的年份,就降低拨备,银行账面上得利润就多了。如此达到一种利润波动保持稳定的状态。

因为眼下,经济景气度下降了,银行利益增速下降,降低拨备就可以增加银行的利润。

为什么说银行贷款不会放松?

网上有人采访了一个股份制银行的分行行长,对方是这样回答的:

拨备率下调只会缓和今年高涨的资金成本,而对于可以放贷的资金规模是有核心贷款规模管控着呢。去年至今的贷款额度紧张,不是因为银行没钱了,而是监管严控每个银行的核心贷款规模呢。而今年是银行的监管年、合规年,各银行宁可少做业务,也要保证合规性,因为出现合规问题,既要处罚银行,又要处分经办人。

其实我们想想看就知道,从2017年国家政策的出台,银行的贷款就一直很紧,国家为了管控房地产的这样的泡沫经济,做到金融去杠杆,对于银行的贷款的把关是很严的,现在居民住房贷款都还在加息管控,刚刚有一点点的成效,各地房价基本保持稳定,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放松贷款的。这样其实做也是为了让我们国家的经济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啊。

所以大家不要对放松贷款抱有太大的希望了。

如果你觉得答主说的对,别忘了点赞和关注哦~


懂财帝


关于银监会下调银行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网上的分析很多,但我认为最本质的原因是对冲润滑M2持续下降的后果。

M2前所未有的持续降低,在可预见的未来,应该会继续保持在10%以内的低速增长。

但另一方面,金融要继续支持实体经济,M2一收紧,你银行就提高利率,缩减贷款规模,这不是准备要了实体经济的命啊。

因为无论各种数据分析,目前中国经济有被金融绑架的趋势,我之前写过文章,现在每年新增的银行贷款刚好等于每年的债务利息,想必很多企业都是以贷养贷,借新还旧。短贷长投的现场普遍存在。

为什么会出现短贷长投,一方面是银行控制风险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银行拉存款的需要,要让企业一直有求于银行,银行才好开展业务。

根据上述分析,M2要降低,银行又必须继续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增加贷款,怎么办?提高货币乘数嘛,要提高货币乘数,降低拨备率是一个选择。不排除后面还动用其他货币工具。

因此,短期来看,银行贷款额度稍微宽松一些,让实体经济平稳去杠杆,但长期来看,实体经济的杠杆必须去掉,明年后年大后年,你必须用利润来偿还银行贷款,而不是继续借新还旧了。


用户59194601854


一点不会松。根据上市银行数据测算,这次政策调整大约释放2800亿元存量拨备。不过,这些钱不可能都拿去放贷款的。

一、释放的拨备去哪里?

银监会下发的《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定,严格限制了商业银行委贷业务资金来源和投向;这意味着非标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收紧的同时,将会迫使大量的非标融资需求回归银行的表内资产,即贷款。



非标回表,存量资产补提拨备资本等操作加大了银行再融资压力。2017年,大部分银行公告或完成再融资计划,合计融资总额超过6000亿元。降低拨备率有助于缓解银行今年的再融资压力。

2017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而这一档位已经延续了五个季度。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部分行业去产能以及处置僵尸企业政策实施,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债券违约风险依然不能低估。此外,在金融监管趋严和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银行依法合规经营仍面临压力。“十九大”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而化解银行不良风险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内容,降低拨备率有助于银行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处置不良资产。



二、今年信贷形势依然紧

去杠杆下,非标回表,挤占贷款额度,使得银行贷款持续吃紧。



2017年全年信贷净投放13.5万亿元,其中,地方债置换2.8万亿元,票据融资收缩1.58万亿元,腾出相应金额的贷款额度;

2018年主流预测全面信贷净投放14万亿,但票据贴现余,可以压缩的空间已经很少。2018年地方债置换额度只有1.88万亿。

因此,总体规模上看,今年银行的信贷额度相对有限。个贷业务方面,此前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消费贷款业务将大概率降温。

………………………………………………………………

关注我,换个姿势聊财经。


史晨昱


在国家“两会”召开之际,银监会宣布了一个新政策,主要内容有:银监会将原有2.5%的贷款拨备率调整为1.5%-2.5%、将原有150%的拨备覆盖率指标调整为120%-150%的浮动区间。


拨备率监管要求调低表明监管层对商业银行的资金释放,加大了资金的流动性和充足度,如题主所说,商业银行的额度松了,这是肯定的。而调低拨备覆盖率的监管要求,表明国家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及后期不良贷款管控及处置很有信心,而银监会只是代表国家意志而已。也就是说,银行更愿意放贷了,同时也能加快处置现在的不良贷款。举例说明:人民银行每天贷给某商业银行100亿元人民币,但要求该商业银行最多只能80亿元流动剩余20亿元作为准备金,从昨天开始,人民银行对该商业银行宣布,以后留10亿元作为准备金就好了,这样该商业银行每天就能让90亿元流动了!

对于拨备覆盖率, 大家都知道商业银行是很怕不良贷款的,当年浦发银行775亿大案相信大家有所耳闻,当年出于高回报,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大量贷款给钢铁、煤炭企业,一开始的确不错。 后来钢铁、煤炭和水泥之类的行业由于经济下行,债务违约非常高。该行为了掩盖风险,延迟风险暴露,违规向1493多家空壳企业违规发放775亿,掩盖不良贷款。纸终究包不住火,很快问题暴露,让人瞠目结舌。

如今监管层此政策一经推出,商业银行和监管层对不良贷款有了一定的容忍度了,也能够增加贷款额度了,也就是说既可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银行的经营状况会有很大的好转。


蓝色的草666


降低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相对来说是宽松了,具体要看降低了多少,由150%调整到120%,力度不小,可见为了发展经济释放的利好消息。

银监会近期下发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发[2018]7 号),阶梯降低了银行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

降低拨备率将提高银行板块的行业平均利润,提高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动力,加快银行隐形不良资产暴露速度,利好资产质量好、不良资产暴露比较完整的银行。也有利于加快处置现在的不良贷款,同时也使银行有更多的资金实力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总体来说,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相对现在来说会宽松不少。有想法的可以提前做打算了,大干一场。


金融杂谈孤风影


降低这两个监管指标,银监的目的是为了让银行更好地加快处置不良贷款,同时也使银行有更多的资金实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我们知道的是,长期来看这个调整确实能降低银行暴露以前不良贷款、“僵尸信贷”的成本、腾挪额度并补充资本,对企业也是一个利好,因为可以适度降低实体企业融资的准入要求,实际上是给实体企业松了口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