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做人有这四大忌讳,你都知道吗?

做人有这四大忌讳,你都知道吗?

人类幸福的终极秘籍我们生活在一个互动与交流的社会中,只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会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在人际关系中做到有所为与有所不为。首先我们需要谨记的是做人有这四大忌讳,你都知道吗?

做人有这四大忌讳,你都知道吗?

心理学:做人忌讳

1、忌好为人师

孟子曾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大多数人都喜欢表现与炫耀自己,都希望表现得比别人厉害。喜欢好为人师的人往往有两个心理特征,一个是非常自卑,想要证明自己,另一方面则是非常傲慢,看不起周围的人,都是希望通过好为人师,让他人认可自己,这两者都是过度的。

好为人师之所以会遭人讨厌,往往在于有时明明想体现自己厉害,最后暴露的就是自己的无知与对自我认识的缺乏。苏格拉底被誉为最为博学的人,每次有人请教的时候,他还会觉得自己其实不知道的太多了。知道自己不知道其实也是一种知道。

越是有涵养的人,他们深知,我们需要敬畏的事情与人太多。曾经有一个老师跟我讲述,生活中总会有些人对某些事情过于批判,比如科学与迷信,他们认为这两个是水火不容,但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道理。有为哲人曾说过,存在既是一种合理,如果我们对某些观点完全批判时,反而看不清事实的本质,这是我们最需要提防的。

我们只有秉承万事万物都有所不知的态度,我们才会正确的认识自己,正确看待自己的人,我们才能做到不好为人师。

做人有这四大忌讳,你都知道吗?

心理学:做人忌讳

2、忌知行不合一

做人第二个忌讳是忌知行不合一。有一个学员曾经跟我讲述,为什么他懂得很多道理,但是还是感觉自己生活很糟糕。我说其实是因为你说到做不到并不代表你真的知道。说道与做到之间其实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知行不合一体现的最明显体现就是眼高手低,认为自己好像处处都懂得,但是真正来做时候,才发现原来并不是那么回事。眼高手低本质是不愿在事上下功夫。或许大家要明白,其实顿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快速的,但是在事上磨可能是一辈子的。

我们只有把明白的道理做出来,才能说自己真的懂得了这个道理,如果我们做不到,代表我们其实并不一定了解那么透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更多在于我们祖先将其做出来,这才是我们人世间最宝贵的财富。

做人有这四大忌讳,你都知道吗?

心理学:做人忌讳

3、忌过于势利

做人第三个忌讳是防止自己过于势力。虽然人与人之间注重利益的交往。但是往往来说,过于势力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并不受人真正欢迎。因为他们不懂得人际关系中利益与情感是一体两面的,如果没有真正的情感流动,势利有时会无端让人生恶。

势利的人大都喜欢趋炎附势,他们把利益重于一切,只要谁有权有势,他们就能放下自尊去谄媚。而一旦他人失势时,就表现得一副不耐烦。这种势利往往带来人际关系的伤害。

做人需要浑然天成的境地才是最大的修养,无论他人是谁,不在乎他的名誉财富地位,对待他人能一致,我们才是真正的公心公正与问心无愧。

做人有这四大忌讳,你都知道吗?

心理学:做人忌讳

4、忌忘乎所以

做人第四个忌讳是忌讳忘乎所以。我们有一句俗话叫做失态。当我们过于忘乎所以的时候,其实就非常容易说错话,办错事。有一句俗话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万物为参照,可洞观一己之不足。”意思是天地虽没有自己说自己如何高如何厚,可人们都看得见天地的高旷宽广,是他养育了万物生灵。

忘乎所以之所以是人际关系中忌讳,当你在炫耀的时候,你要记住的是你身边还有着许多和你一样的普通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炫耀,而是在于你即使不言语所带来的幸福与知足状态。

这四个做人忌讳之所以需要我们记住,是因为你最需要记住的是:人品才是你最大的可靠,所谓修身修己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你才能拥有一个更为富足的自己与人生。

作者简介:唐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力成长训练营开创者,国际DISC认证讲师与顾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