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咳論篇:咳嗽的中醫原理

咳論篇:咳嗽的中醫原理

黃帝問道:肺臟有病,都能使人咳嗽,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說:五臟六腑有病都能使人咳嗽,不只是肺病如此。黃帝說:希望聽您講講各種咳嗽的症狀。

岐伯回答:皮毛與肺是相應合的。皮毛感受了邪氣,邪氣就會影響到肺臟。如果喝了冷水或吃了寒冷的食物,胃裡的寒氣也會沿著肺脈上升至肺,也會引起肺寒,這樣就使內外寒邪互相結合,停留於肺臟,這是肺咳的情況。五臟在它們各自所主的時令受病,並不是肺在它所主的時令受病,而是各髒之病傳給它的。人和自然界是相應和的,所以五臟在其所主的時令受了寒邪,人就會得病。如果是輕微的,就會發生咳嗽;嚴重的,寒氣侵入體內就產生腹瀉、腹痛等症狀。一般情況是,在秋天的時候,肺先受寒;在春天的時候,肝先受寒;在夏天的時候,心先受寒;在長夏太陰所主的時令,脾先受邪;在冬天的時候,腎先受寒。

黃帝問:這些咳嗽怎樣鑑別呢?

岐伯說:肺咳的症狀是,咳嗽時喘息而有聲音,嚴重的會唾血。心咳的狀是,咳嗽時感到心痛,喉中好像有東西堵塞一樣,嚴重的會導致咽喉腫痛閉塞。肝咳的症狀是,咳嗽時兩側肋下疼痛,嚴重的會痛得不能行走,如果行走,兩腳就會浮腫。脾咳的症狀是,咳嗽時右脅下疼痛,並隱隱然牽引肩背疼痛,嚴重的會不能夠活動,一動就會使咳嗽加別。腎咳的症狀是,咳嗽時腰背互相牽引作痛,嚴重的會咳吐痰涎。

黃親問:六腑咳嗽的症狀是怎樣的?又是如何得病的呢?

岐伯說:五臟咳嗽日久不愈,就會轉移到六腑。如果脾咳日久不見好,胃就會受病;胃咳的症狀是咳而嘔吐,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嘔出蛔蟲。肝咳日久不見好,膽就會受病;膽咳的症狀是咳嗽起來會嘔吐出膽汁。肺咳日久不見好,大腸就會受病;大腸咳的症狀是咳嗽的時候會大便失禁。心咳日久不見好,小腸就會受病;小腸咳的症狀是咳嗽的時候會放屁,咳嗽與放屁往往會同時出現。腎咳日久不見好,膀胱就會受病;膀胱咳的症狀是咳嗽的時候會小便失禁。以上各種咳嗽,如果經久不愈,就會使三焦受病;三焦咳的症狀是,咳嗽的時候腹內脹滿,不想飲食。這些咳嗽,無論是哪一臟腑的病變,其寒邪一定是在胃中聚合,而後沿看肺的經脈影響到肺,才能使人多吐稠痰而流鼻涕,面部浮腫,咳嗽氣逆。

咳論篇:咳嗽的中醫原理

岐伯說:治療五臟的咳嗽,要取其腧穴;治療六腑的咳嗽,要取其合穴;凡是咳嗽並引起浮腫的,要取有關臟腑的經穴而分別加以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