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印度打不過巴基斯坦?

第一軍情


有人提問,印度的實力會徹底打敗巴基斯坦嗎?我的答案是:不能。

自從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印巴兩國年年發生戰爭,印巴之間大的戰爭一共爆發了三次大規模戰爭,分別是1947年10月到1949年1月、1965年4月到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到12月。印巴分治70年以來,印巴兩國戰火不斷,矛盾加劇,但是印度想滅掉巴基斯坦,是不可能成功的。就目前印度的實力也不可能會滅掉巴基斯坦。

首先,所提問題的提法就有問題即,何謂滅掉?是徹底消滅巴基斯坦?是全面侵佔巴基斯坦?是推翻巴基斯坦現政權?是打敗巴基斯坦軍隊?可見,這是一個十分含糊的提問。徹底消滅巴勒斯坦是不可能的,印度沒有這樣的實力。徹底消滅意味著對巴基斯坦民眾的打擊,這將是國際道義所不可容忍的。全面侵佔巴基斯坦,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即使是印度擊敗了巴基斯坦,也不可能會全面侵佔巴基斯坦,兩者之間的文化相差巨大,而且像宗教衝突、習俗差異等等都是極其難以調和的矛盾。

如果單純從軍事角度來看,印度是有一定實力從局部上打敗巴基斯坦軍隊的。軍事力量對比上印度以遠強於巴基斯坦。在整體軍事實力上印度佔據著優勢,不僅軍隊規模高達百萬,而且在高技術裝備方面同樣佔據著優勢。在坦克方面,其現役的T-90等相對於巴基斯坦的哈利德雖然差不多,但是佔據數量優勢,而在火炮方面印度也有優勢。此外,在戰機方面,印度裝備有蘇-30MKI、陣風、幻影-2000和米格-29等先進戰機,而且還引進了F-16的生產線,而巴基斯坦較為先進的只有F-16和、FC-1戰鬥機和幻影戰機。海軍方面更是如此,印度海軍擁有航母和大量大中型水面艦艇還有不少核潛艇,而巴基斯坦海軍只有中小型水面艦艇以及常規潛艇等等。所以整體而言巴基斯坦略處下風,印度方面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有核國家,雙方都有包括核導彈在內的核武器,都能對對方造成巨大的打擊,而這是雙方都不願意看到的,所以雙方有時雖然在邊境地區劍拔弩張,但是實際上雙方的行動都是有底線的,畢竟魚死網破不是雙方希望的,但是又必須給國內民眾一個交代。另外,如今的國際事物已經不是單純的國家之間的問題,有國際社會特別是聯合國的干預,同時往往還要摻雜大國因素,而像巴基斯坦和印度,都和俄羅斯、美國、中國等國有一定的關係,而這將會是印度所不得不考慮的。可見,印度是沒有實力徹底打敗巴基斯坦的。


懷疑探索者


印度打不過巴基斯坦?題主是如何得出這一結論的?自印巴分治以來兩國一共爆發過三次戰爭:第一次印巴戰爭雙方就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而展開,最終誰也沒能實現完全控制克什米爾的戰略意圖,不過戰後印度得以控制克什米爾近四分之三的地域,而巴基斯坦控制了克什米爾四分之一的地域,論起來第一次印巴戰爭互有勝負而印度略佔上風;第二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不僅奪取了印控克什米爾約500平方千米的土地,還在南部擊退了攻入巴基斯坦國境的印軍並乘勢推進印度國境內6千米,共佔領了約1200平方千米的印度國土;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東巴基斯坦在印度的扶植下脫離巴基斯坦,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仔細分析三次印巴戰爭的結局不難發現:雙方互有勝負——印度並非從沒打贏過巴基斯坦,不過印度也有被巴基斯坦打敗的時候。或許問題改為印度為什麼不能徹底打敗巴基斯坦更合適。

如果從面上的實力水平來看:印度強於巴基斯坦——印度的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和澳大利亞,位居世界第七位。截止2016年的印度人口統計數據為13.24億,僅次於中國,位居世界第二位,甚至有說法算上未納入統計的黑戶人口其實印度人口已超越中國。印度以2250990百萬美元的GDP總量位居世界第八。從軍力上看印度是全世界九大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全世界擁有航母的十三個國家之一。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面積只有印度的四分之一,人口只有印度的七分之一,經濟實力更是隻有印度的十分之一。然而看起來強大得多的印度在同巴基斯坦的實際交手過程中卻基本維持著勢均力敵的狀態是為什麼呢?

首先這是由兩國的內部國情所導致的——儘管印度的實力從面上看各方面都強於巴基斯坦,然而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族多宗教的國家——印度有300多個民族、上千種語言以及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錫克教等各種各樣的宗教體系,僅官方語言就有18種,加之國內巨大的貧富落差和種姓制的束縛,很難形成統一的合力,於是印度政府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低效;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民族宗教成分是比較單一的,政府的行政效率也遠遠高於印度,所以即使在國力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巴基斯坦也可以憑藉相對的高效率優先發展國防軍工事業。事實也的確如此——儘管巴基斯坦比印度小很多,但也成功研製了自己的核武器,成為南亞地區足以和印度抗衡的核大國,即使在常規武器方面儘管印度具有海、空軍優勢,但在陸軍的日常訓練和戰鬥力上巴基斯坦完全不輸印度。

其次巴基斯坦在國際上並不孤立:巴基斯坦從1962年就開始與中國進行了密切的軍事合作,巴基斯坦還是美國的的重要盟友——尤其是在“9·11”事件後美國的反恐戰爭巴基斯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美國作為世界霸主一直極力壓制某一地區崛起一個足以獨霸該區域的霸主出現,因為這將威脅到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具體到南亞而言:維持印巴之間的紛爭局面,使雙方都不得不有求於美國對美國而言是最有利的,因此美國不會坐視印、巴任何一方碾壓另一方。儘管目前印度也是美國極力想在南亞拉攏扶植的對象,但美國絕不會允許印度真正崛起成為南亞的區域霸主。作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前宗主國的英國也不會漠視印度徹底壓制同為英聯邦成員的巴基斯坦。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這個說法並不成立,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確實打的很吃力,但是要說打不過巴基斯坦那是絕無僅有的事情。印巴戰爭一共有三次大規模衝突,其中有兩次印度表現的都很好,巴基斯坦唯一創造奇蹟的一次是第二次印巴戰爭,此戰中巴基斯坦吸取了之前克什米爾的教訓,先是藉助英國的同情建立現代化空軍和信息戰部隊,之後又組建狂熱的伊斯蘭戰鬥團,正是這些力量確保了第二次印巴戰爭的勝利。

其實要說勝利也是不嚴謹的,因為巴基斯坦並沒有撈到任何好處,狂熱好戰的伊斯蘭分子先是在克什米爾奪取500平方公里的土地,讓印度朝野震驚隨即開始全線反攻,但搞笑的事情就在此時發生了!因為印度當時的軍隊很一般,基本不具備機械化戰爭的能力,也就無法發揮出印度人口、土地的優勢,因此印軍在克什米爾的反攻成果有限。

為了扭轉戰局,印軍選擇巴基斯坦長條狀國土的沿海地區突破,因為巴基斯坦德軍隊條件也不是很好,既然他已經在克什米爾苦戰,就應該攻擊它兵力薄弱的地方,發揮印度人多的優勢。期初印度突然開闢第二戰場嚇壞了巴基斯坦,這畢竟是個小國軍事實力有限,但是巴基斯坦先進的空軍發揮了作用,甚至出現了對印度的戰略轟炸,一系列的空軍支援彌補了巴基斯坦地面兵力不足的短板,最終順利將印軍趕出去,甚至還佔領了印度一側1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是由於巴基斯坦國力太弱經不起長期消耗,只能聽取國際上的調節撤軍,這應該是巴基斯坦最幸福的一段時光了。但是感到奇恥大辱的印度也沒閒著,它立即開始擴軍備戰,不惜血本的引進蘇聯裝備,很快就超過了它的對手。並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以全新的現代化戰爭來證明自己的成長,印軍使用迂迴、穿插戰術,在兩線同時作戰,成功肢解了巴基斯坦,這是一次徹底的勝利。


利刃號


印度跟巴基斯坦之間發生過多次戰爭,總體上印度不佔上風,但是巴鐵也沒有絕對的優勢可言。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亞洲的大國,無論從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來看,雙方實力都不差。其中巴鐵更是為數不多的擁核國家之一。而阿三這些年屢屢增加購買先進武器,有意在南亞地區展示自己作為大國的威嚴和武力。

上個世紀以來,雙方多次交戰各有勝負,不存在誰打不過誰的問題。兩個國家打仗是為了爭奪爭議地區的利益,不會死磕,更不可能滅國。任何一方都沒有碾壓式的優勢,因此也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徹徹底底地把對方打服。

當今世界,國與國只有利益的角逐,沒有絕對的存亡之爭。大部分國家之間的武力威脅都只不過是秀秀肌肉,像軍事演習呀,互相開幾炮呀,都只不過是示威和挑釁罷了。當然,目前還是有一個超級大國存在的。要說有一個國家別人都打不過,可能只有美國了……😰😨

書說簡短,一家之言,請您多多批評指正!


用戶81012532970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一對冤家,自從兩國獨立以來,爆發了數次戰爭,不過印度總是敗多勝少,吃了不少的虧。這是為什麼呢?由於印度在歷史上被英國殖民過,在英國的管制下根本不想看到印度獨立,在撤出之前進行了印巴分治。這一手段非常陰險,此後的印巴兩國老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衝突和矛盾,以至於樑子越結越深,根本化不開。

當然同為南亞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發展程度其實差不多,印度有的巴基斯坦也都有,比如說核彈頭印巴都擁有。雖然在領土面積上,巴基斯坦沒有印度大,但軍事實力差不多。不過總體來說,印度要比巴基斯坦強大一點,這也是兩國綜合國力造成,依靠進口武器的印度,在海軍方面擁有航母和和14艘潛艇,各型號其他艦艇70多艘,而巴基斯坦則擁有5艘潛艇和10艘其他護衛艦。空軍方面,印度擁有2000多千架飛機,大部分都是三代半戰機,而巴軍只有400多架戰機,而且印度還在積極採購更為先進的武器裝備。陸軍方面印度3000多輛先進坦克,巴軍擁有2000輛性能不錯的T80和2300輛老師的輕型坦克,而且還擁有500多架武裝直升機,比印度多了一倍,都能趕上中國了。

在陸軍方面,巴軍要比印度的實力稍微好點,不過在實際作戰中,印度軍隊遠沒有巴基斯坦軍隊團結敢於拼命,再加上印度國內宗教信仰不同,大部分的精力要花費在解決貧富差距,宗教衝突等國內矛盾問題上,對於巴基斯坦全力以赴的戰鬥只能靠邊站。所以說,一個國家要想被尊重,一定要團結一致,國民生活水平也要提高,這樣才能有效對抗外敵。(歡迎關注第一軍情,如有其它問題,請各位軍迷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顯然,以現在如此龐大的人員規模以及先進的武器裝備,印度軍隊是完全有能力通打贏巴基斯坦軍隊的,但受制於世界大和平環境的影響以及多方大國的插手和干預,印度目前只保持著自己對於巴基斯坦高壓的軍事威懾並不敢主動挑起事端,也因此從整體上來看這兩個國家還是保持著非常大的互相剋制的。

當然,印度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也是可以通過相關的數據來證明的,目前印度軍隊擁有著140萬的總兵力,其中陸軍是大頭兵力約為42萬人,主戰坦克3414輛,相關裝甲車輛5000多臺。空軍兵力約為14萬人,下轄有20個戰機中隊以及17個攻擊戰機中隊,總計約2000多架左右的軍用飛機,海軍兵力約為5.5萬人,共裝備了151艘大中型軍用艦艇。

而反觀巴基斯坦就相對比較貧弱了,全國總兵力兵力加起來只有58.7萬人,且只有陸軍的規模大一些,約50萬的兵力,將近一千輛的主戰坦克,空軍兵力8000餘人,總共裝備了上百架軍用飛機,海軍兵力5000餘人,裝備了幾十艘軍用艦艇,整體軍事實力與印度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但好在的是,不僅印度掌握了相關核武器研發製造的能力,其近鄰巴基斯坦同樣也是掌握研發生產核武器能力的國家,並且已經將核武器小型化,搭載在其研發的大型巡航導彈上,一旦突發事端,戰局不可逆轉,巴基斯坦軍方手上的搭載著核彈頭的巡航導彈將會是一款改變戰局的大殺器。在這一點上印度整個國家以及其軍方是非常忌憚的,也是因此至今不敢輕舉妄動的主要原因。

也因此,未來的相當一段時間之內,軍事實力一直在穩步提升的印度並不會對自己的近鄰巴基斯坦有任何想法 ,反而更希望兩國邊境穩定和平,不要影響到急需自身發展的大好太平局面。


航空君


只有嚴重缺乏歷史、地理知識的人才會提這種問題。隨便搜一下就知道印度領土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巴基斯坦則為88.0254萬平方公里,略多於印度的1/4;印度人口13億多,5年左右即可超過中國;巴基斯坦只有1.8億;2017年印度GDP為2.61萬億美元,超過法國位於世界第6;巴基斯坦還不到印度的1/7。從軍事上看,印度軍隊數量位於中、美、俄羅斯之後,為117.5萬,是巴基斯坦58萬軍隊的2倍,其精銳山地部隊就有15萬。從裝備上看,印度擁有一艘航母(10年內還將擁有第二艘),至少一艘從俄羅斯租的核潛艇、10多艘常規潛艇,射程超5000公里的戰略核導彈,上千架戰機,幾千輛坦克,大量從俄羅斯、美國、以色列等國進口的先進武器。而巴基斯坦只有核彈頭數量超過印度,其他方面除空軍飛行員素質略高於印度外全面落後。從中國訂購的6艘常規潛艇還在建造中,以前從美國進口的戰機現在已經落後,米國最近對巴國搞封鎖,連配件都得不到。從土耳其等國進口的武器性能一般;與中國合作生產的梟龍戰機性能一般,出口困難.........目前,巴國經濟面臨崩潰,連飯都快吃不起了,只是為了不被滅國勉強維持著龐大軍隊。從地理位置上看,印度海岸線很長,有孟買、加爾各答、科欽、果阿等多個優良港口,更有遠離海岸1000多公里,戰略位置優異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沒有第三國參與可以輕易封鎖巴基斯坦的海上通道。在陸上,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氣候惡劣,但雙方旁遮普邦邊境有利於印度坦克部隊長驅直入。歷史上,印巴三次戰爭和卡吉爾衝突印度都取得勝利,1971年迫使東巴巴基斯坦軍隊投降,使孟加拉國獨立。即使現在,如果沒有其他國家介入,印度也可以輕易打敗巴基斯坦(當然實際上大規模戰爭可能性很小)。因此說印度打不過巴基斯坦是無稽之談。


龍王141820588


誰說印度打不過巴基斯坦?印度如果打不過巴基斯坦,孟加拉就不會分離出巴基斯坦了,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也不會佔據下鋒了。

印度是南亞一霸,不論面對與否,這是不爭的事實。儘管巴基斯坦是印度的死對頭,也是南亞牽制印度最有實力的國家,但巴基斯坦與印度的實力差距依然非常大。

在歷史上,巴基斯坦曾是印度文明的誕生地,在世界歷史上頗具影響力。但是隨著古印度的衰亡,巴基斯坦與印度其他地區一樣,大多時候都是處於分離狀態。

直到印度末代王朝莫臥兒王朝入主印度,現在的巴基斯坦地區才和現在的印度地區容為一體。英國殖民印度的時候,巴基斯坦和印度依然在一個國家內。

隨著20世紀中葉英國殖民帝國的土崩瓦解,英國退出南亞。印度和巴基斯坦由於英國人的干涉和信仰等因素,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但兩國建國後,相互視同水火,為此紛爭幾十年,直到現在依然無法盡釋前嫌。

印度由於更為廣闊的領土,更為龐大的人口,以及在大國中左右逢源,近年來發展比較快,各方面大多強過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自然很難是印度對手。不過由於核威懾,以及國際格局和大國干涉等因素,印巴兩國再次爆發大規模衝突的可能性也是不大的。至於印度要完全戰勝巴基斯坦,當然也是不可能的。


蘇綻


錯,真要幹起來,印度能巴基斯坦幹趴下,但是印度不敢消滅巴基斯坦,原因如下:



一:經濟和人口因素

截止到2016年,印度有13.5億人口,印度全國GDP總值為2.264萬億美元,人均GDP為1680美元,摺合人民幣1萬多元。

再看看巴鐵,巴基斯坦有1.93億人口,國內GDP為2700多億美元,人均GDP為1460美元,摺合人民幣差不多9000元左右,人均收入和印度差不多,但因為人口基數比印度少的多,巴鐵人口差不多隻有印度的七分之一,經濟也只有印度的七分之一,所以這些年印度到處買買買,但是巴鐵明顯不能到處買買買。



二:領土面積和國際關係因素

巴鐵面積:79.8萬平方公里

印度面積:298萬平方公里

印度是巴鐵的3倍多,巴鐵的戰略縱深明顯不如印度,真要打起架來,巴鐵會吃虧。

國際因素:巴鐵因為種種因素和西方關係不是特別恰當,而印度左右逢源,不僅和東方的日本眉來眼去,也和西方的美國、法國等暗送秋波,就算和俄羅斯雖然經常扯皮但也是藕斷絲連,在國際關係上,美、日,法、英等列強肯定會偏向幫助印度,而疏遠巴鐵。

三:軍事因素

1)航母:印度2艘,不管是國產的還是夠買的,但在數量上是實打實的2艘,而巴基斯坦連1艘也沒有。

2)大型驅逐艦:印度有3艘,巴鐵仍然1艘沒有

3)戰鬥機:印度280架三代機。巴鐵有62架F16型(A、B型)戰鬥機,100架JF-17(也就是梟龍)戰鬥機,另外巴鐵由於已經將生產線搬到巴基斯坦,已經可以國產,數量大約20架梟龍,巴鐵梟龍戰鬥機總數量大概為250架左右。但是,梟龍算是準三代戰鬥機,其戰鬥力可能不如印度的戰鬥機,戰機數量162架對陣280架,很明顯,空軍差距巨大,但也有好消息,好消息就是,巴基斯坦可以自己維修戰鬥機,印度一直在摔戰機,而維修的效率低下,數十年過去,如果印度不繼續採購戰機,那麼二者差距將會縮小。

4)驅逐艦:

印度12艘,巴基斯坦5艘。

護衛艦

印度25艘,巴基斯坦15艘

潛艇

巴基斯坦潛艇12艘,印度15艘常規,另外印度還有2艘核潛艇(雖然包過租借的,但確實是核潛艇)。

從軍事力量看,印度確實強於巴鐵



儘管印度在很多方面都優於巴鐵,但印度還是不敢消滅巴鐵,是什麼原因呢?老鐵們猜對了,是因為中國。由於中國的幫助,印度是不會也不敢消滅巴鐵的,最多就是和巴鐵吵架,或者發生一點小摩擦。


愛我中華權哥


印度和巴基斯坦應該倒過來,為什麼巴基斯坦打不過印度?答案也簡單,巴基斯坦國力太弱了。印度地盤大,國土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3個半巴基斯坦。印度人口約13億,且是巴基斯坦人口的6倍多。如此龐大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也蘊藏著強大的戰爭潛力。並且每年我們都可以看到,印度在國際軍火市場上買買買,卻很少看到巴基斯坦大量採購先進的軍事武器裝備。

雖然我們看不上印度,但也無法動搖它在南亞的政治地位。印度是南亞的大國,畢竟地方也就那麼大,國家也就只有幾個。印度和巴基斯坦一共發生三場戰爭,被稱為印巴戰爭。前兩場戰爭圍繞克什米爾地區的爭端,第三場戰爭還是印度介入巴基斯坦的國內矛盾,直接導致東巴基斯坦變成了孟加拉國。

並且三次印巴戰爭,印度軍隊雖然局部戰役遭遇慘敗。但是總的來看,印度軍隊表現的可圈可點。印度軍隊戰術靈活,擅長進行迂迴作戰,戰略計劃側重點到位。可以說,三次印巴戰爭,印度軍隊都是勝利方。這樣的戰果,還說印度打不過巴基斯坦嗎?印度軍隊也並不是無能之輩,關鍵在於對手。當年一戰,印度被打的差點亡國,那是因為它北方的鄰居實力太過強大了。

現在的印度依然對巴基斯坦形成了軍事上的巨大壓力。在陸軍和海軍方面,巴基斯坦都是遠遠不如印度。特別是海軍方面,印度現在已經擁有航母和和和動力潛艇。反觀巴基斯坦海軍力量太過弱小了。在空軍方面,印度和巴基斯坦可以說不相上下,印度空軍憑藉的是量大,巴基斯坦空軍靠的是質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