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博雅读老子之六:谷神不死——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博雅读老子之六:谷神不死——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本章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道”,即继续阐述第四章“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而且绵延不绝,认为“道”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竭,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

老子将“道”比喻成谷神。谷神,是山谷之神,山谷是虚空的,“道”也是虚空的,无形无声,犹如深山峡谷之神。“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即恒“道”。他想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 “玄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源,它的作用非常的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是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地方。我们知道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表现为对母体的信恋,这应该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所感知。然而这种本性在人类的精神的需求上,却又曲折地表现为依赖于自然,企求与自然合为一体的那种强烈的愿望。我们今天对大自然的怀念,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那种向往,也正如孩提时对温柔的母体,急切地希望在自然无穷的奥秘中寻回我们失去太多了的东西。 老子所讲的“道”具有伟大而崇高的母性,天地和万物从它那里诞生,并从它那里获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和享用不尽的养料。它养育着却不占有己有,给予却不自恃有功。

“谷神不死”这段解释,从人体的内里去观察又是另外一翻气象。“谷神”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谷之精微”,这“谷神”对应着人体内“谷之精微”被吸收后,通过经络在内脏之间相互作用,人体这个小宇宙和大宇宙是一个道理,五脏各不相同,全凭营气运化。

老子的生命哲学还在中国的风水玄学中得到继承,中国的风水玄学讲究山灵水秀,认为山水之中自然会透露出灵气,讲究地气的运转和龙脉的生成等。直到现在,风水玄学在民间的应用还是生生不息,不断引证中国生命哲学的伟大传统。“人杰地灵”这一句成语深藏着生命哲学的玄机和内在信息。风水哲学把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一山一水看成一个整体的生命系统,它不是孤立的单独存在,而是从整体中去把握个体,衡量个体的存在价值,不可断章取义,相反,只有把个体放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出价值和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