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二战后日本做为战败国,整个国家经济大萧条,为什么短短几十年就变成发达国家?

5秒之内捡起来还能吃


1945年初,反法西斯盟军自西向东,苏联红军则自东向西不断推进,最终,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希特勒自杀,德国投降,纳粹德国灭亡。同年7月,《波茨坦公告》发表,对日本投降下了最后的通牒,可是,日本拒签,垂死挣扎着。为了保护盟军官兵的生命,尽快迫使日本投降,并以此抑制苏联,美军于8月6日和9日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之后,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并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战战败的日本,遭受严厉制裁,丧失了扩张的土地,经济衰败惨重,国力大跌,日本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危险。不过,好在击溃日本的是美国,换做是苏联,日本真的是在劫难逃。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地缘格局来看,苏联大部分领土位于北亚地区,与日本的地缘关系比较紧密,而一直以来,俄罗斯文明又有领土扩张的嗜好,加上日本位于太平洋上,对于大陆文明国家的苏联来说,日本是个不错的猎物,有助于其打开东出太平洋的战略通道。所以说,若是苏联战胜了日本,那么日本难逃被吞并的命运。

可是远在太平洋东岸的美国,与日本的地缘关系却是十分疏离的,这就就加大了美国占领它的难度。而美国却并不想吞并日本,它只要能将日本的作用释放出来即可。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便进入到冷战格局中。而日本却是美国抗衡苏联一颗有利的棋子。

首先,美国可以借日本来扼制苏联向太平洋投射地缘影响力。苏联是个典型的大陆文明国家,如果要向太平洋投射地缘影响力,那么,位于东北亚海上的日本便是其重要的门户。而美国控制了日本,也就断了苏联伸入到太平洋的触手。

其次,海洋的地缘屏障作用。虽然,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海洋的地缘屏障作用不像近现代以前那样效果明显,但在一定程度上,依旧是有效的。

再次,美国可以把日本当做遏制苏联的前方战略根据地。虽然,日本的领土不多,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地缘实力也会随着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而逐渐释放。

对于美国抛出的橄榄枝,日本又有何想法呢?

上文也提到过美日的地缘关系十分疏离,使得日本有机会摆脱美国的全权掌控,也可以维持自身的主权独立,这是苏联所不能比的。而在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中,日本完全可以发挥其棋子最大化的作用,美国既然要用日本来牵制苏联,那么,日本就不得不维持自己的自主权,同时在经济上,还会有来自美国的大力扶持。

虽然,日本摆脱不了沦为鱼肉的命运,但成为美国的棋子远好过于沦为苏联的附庸。而中国内战的结束和朝鲜战争的爆发,更是推进了美日关系的快速发展。

成立后的新中国加入了苏联阵营,在美苏两级格局之下,东方大陆彻底成为美国的敌人。而在这种局势下,推进了美国扶植日本的速度,并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苏关系进一步强化。

在美国的扶植下,经济一跃而起,到1968年,日本经济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级经济大国。虽然,在政治和军事上不能摆脱美国的控制,但面对苏联,美日的利益高度一致。

20世纪70年代,在苏攻美守的格局下,美日压力剧增,而他们期望与中国和解,依靠中国来分担身上的压力。

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时,美苏的格局发生了反转,由苏攻美守变为美攻苏守,苏联颓势显现出来。而这种格局的转变,也使得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发生转变,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展开了对日本的打压。

这是因为日本经济对美国经济构成较强冲击。虽然,在美攻苏守的格局下,但美国要想实现最后的胜利,依然要巨额投入,而洗劫日本是最快的圈钱方式。再则,冷战末期,苏联已不再是大患,也无需日本过度的遏制苏联,日本的用处小了,美国也无需再过度扶植。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签订了《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国内泡沫急剧扩大,最终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

而中国的崛起,也加剧了日本的危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冲击了日本的本土工业。中国凭借庞大的体量,众多的利于发展工业的低地平原,劳动力优势,以及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体制,使得中国后来居上,逐渐扩大了市场份额,相应的,日本的一些市场份额减小。

但是,日本还有先发优势,在一些中高端产业和关键技术上仍有相当大的优势。不过,中国在庞大工业体系的支撑下,有利于技术升级,发展高精尖行业。

不过,因中日太多悬殊的地缘实力,使得在与日本竞争中国拥有更多的优势。现在,中国的经济已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国,这也正体现了中国的地缘潜力。

虽然,日本的文明发展水平在一段时间内都领先中国,但日本有限的地缘实力注定会是其发展的瓶颈。日本也是深谙地缘的重要性,所以才在明治维新崛起后,多次侵略中国,掠夺中国土地,以弥补其地缘实力。

不过,如今的中国已不是任人欺负的东亚病夫,它正在迅速强大起来,也绝不会给日本再次觊觎中国国土的机会。中国在强大,地缘实力也在迅速变现,这下日本该害怕了。

那么,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中国,日本又该做何打算呢?

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217章。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云石君


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快速复苏繁荣,不能用奇迹概括,得益于四方面原因;

一,底子厚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革开放、“脱亚入欧”的励志,二战前已成为世界科技和工业制造强国,打造了世界规模第三的海军联合舰队就是例证。

二战,日本的工业制造硬件被大量摧毁,但没有像德国一样被苏联搜刮干净。日本有科技、有人才、有残留的配套工业体系,仍在亚洲独占科技制造鳌头,为快速恢复制造经济埋下伏笔。

第二,逃过了战争清算赔偿。

1947年对日战胜国提出对日索赔540亿美元,由于各种原因,日本仅向菲律宾、印尼、韩国、缅甸等实赔22.3亿美元。

日本在东亚、东南亚攫取了巨大的侵略战争财富,包括金银等有色金属,橡胶、木材、珠宝玉器、文物古董等,有些秘密囤积,有些藏富于民。由于日本刻意隐瞒,并没有得到清算归还,战后,这些财富对日本的重建起到了助力作用。

这有证据,在日本战败前夕,日本货轮“阿波罗丸”,打着“红十字”标记从东南亚运送伤兵回国,在中国福建近海被美国潜艇击沉。几十年后,中国从沉船内发展5000吨铝锭等战略物资。证明日本在最后时刻还不忘从别国“捞一把”。

第三,美国的帮助

①,美国对日本进行改造,解散垄断财阀垄,推行劳动民主方式。扫清生产组织障碍,使日本民众一扫失败颓废情绪,重新振作起来。

②,提供无偿经济援助和优惠贷款,帮助日本战后重建。

③,在朝战、越战期间,美国就近采购日本生产的后勤物资,并提供技术和生产制造标准,利用日本人近乎无私奉献的劳动,共享价廉物美产品利润。

④,美国用《和平宪法》接管了日本国防,让日本得以把有限的资源资金人力全部用于发展经济。

第四,日本人的有组织性、服从性、勤奋敬业性再造了日本

日本人具有天生的服从性。明治天皇被迫打开国门学习西洋技艺,日本人就老老实实当学生;明仁天皇要发动战争,日本人就死心塌地充当法西斯分子;天皇诏书日本投降,日本人宁愿自杀也不反抗;战后日本政府号召发展经济,日本人就一丝不苟争当制造“工匠”。

日本在发展中注重引进技术,成天捣鼓改良改进为我所用,制造了大量适销对路优质商品,轻便节油汽车快速占领了北美市场,高品质家电、电子文具、影像器材等风靡世界。助力日本快速进去工业化国家行列。

在日本经济全盛发展的上世纪60—70年代;民间有段耳熟能详的话;“科学原理在欧洲提出,科学验证在美国实现,科学产品由日本赚钱”。

后来,美国感受到日本经济膨胀的威胁,强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剪其羊毛,使日本经济进入“迷茫的二十年”。今天特朗普变本加厉盘剥日本,反过来证明日本的经济实力仍不可小觑。


谌人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日本重工业基础雄厚。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工业发展迅速,短短二十年就已经赶上了西方的工业技术水平,二战前,日本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建造航母的国家之一。经济要想快速发展,就需要各类精准机械运用到各个行业,而机械的生产和研发主要靠重工业。日本虽然在二战中遭到盟国轰炸,损失惨重,但是技术力量和产业工人并没有损失殆尽,事实上,战争是无法破坏这些东西的,只要有良好的环境,这些重工业的技术就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得美国的国策倾向于扶持日本的经济发展。二战后,美国本来要施行压制日本发展的国策,让他没有能力再发动侵略战争,这是对历史教训的一般的选择。但是随着中国大陆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美国不得不改变对日政策。作为朝鲜战场的后方,美国要扶持日本经济的复苏以便能处理很多后勤保障问题,而面对社会主义阵营,美国要建立封锁中苏的岛链,作为岛链上重要一环的日本,美国觉得有必要扶持日本经济的发展,以给他在日本众多的军事基地提供基本保障。



三,日本抓住了黄金发展期。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岛国,他的经济发展依靠国内对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创造。战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时期,由于世界基本保持和平发展,资本主义世界赢来了一段高速发展期,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的黄金发展期。这一阶段,日本紧紧跟随美国,在汽车,家用电器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非凡的创造,打开了欧美尤其是美国市场,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回报,给国内经济带来了腾飞式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经济中存在着大量泡沫经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经济的继续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的经济发展很成功,现在位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次于美国和中国,仍是世界经济中重要的一支力量。


史书上冬眠的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国家积累的财富耗尽,基础设施一片废墟,通货膨胀、粮食短缺、能源供应紧张、生产陷入停顿等,经济严重衰退,人民在战败的阴影之下茫然不知所措。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网络配图

但是,1950--19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短短几十年时间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体,至2010年被中国超越。主要原因:

一是美国主导日本顺利实施了系列民主改革。首先是政治上,1947 年5月3日, 制定并正式实施新的《日本国宪法》,即“和平宪法“。“主权在民”"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无权参与国政”"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日本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治体制,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司法权归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权归内阁、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这些,为日本和平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3.日本“和平宪法“。网络配图

其次, 1947 -- 1949 年日本实施了土地改革、解散财阀及禁止独占、劳动民主化等经济民主化三大改革。农村土地改革从根本上瓦解了日本农村半封建土地所有制, 铲除了军阀主义、法西斯主义存在的最主要的土壤,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日本农业迅速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4.二战后日本实施系列民主改革。网络配图

1946.01--1952.04, 由美占领当局发动和领导了历时6年多的整肃运动。解散了日本军国主义统治的重要支柱和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有力支持者大财阀,公布《禁止垄断法》《排除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法》,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营造了一个开放、自由竞争的经济环境。

同时,制定有重点的发展战略。在资金原料能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优先重点发展煤炭,以煤炭带动钢铁业,以钢铁反馈煤炭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二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腾飞。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成为美军主导的联合国军的主要后方基地,日本大力支持并极力配合。

大量军火供应、后勤保障服务等订单涌向日本,刺激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使日本快速走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阴影。据不完全统计,1951年、1952年和1953年,日本面向朝鲜战场的出口为43.7%、66.1%和63.5%。日本境内2600多个美军基地的吃、穿、用、医疗等,为日本提供了大量劳务和就业服务机会。

7.朝鲜战争为日本提供大量劳务和就业服务机会。网络配图

同时,美国大力扶植日本恢复军火工业。不仅将原定用于战争赔偿的850座军工企业,交还日本政府为美军生产军火,而且自1952年3月8日起,日本可以不受限制地生产飞机、舰艇、武器和弹药。日本共为侵朝美军提供了价值1.1亿美元的武器弹药,仅1950年夏季1个月内,日本汽车企业就为美军制造并修理军用卡车达6000多辆。

8.丰田公司的第一代越野车。网络配图

朝鲜战争刺激了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积淀和效用,一直延续至越南战争,刺激了日本经济高速超长发展。

三是 大量劳动力回流和中国等放弃政府战争赔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约有600万劳动力被遣返回国,加上国内的技术人才未受损失,为日本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充足熟练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资源。同时,中国等放弃政府战争赔款,日本几乎未承担战争赔款。

9.1960年日本皇后美智子访美。网络配图

三是日本制定了贸易立国的正确基本国策,较好地处理了国强与民富的关系,第三次产业革命机遇。即日本以加工贸易(进口原料能源,出口工矿制成品和设备)发展经济。1960年,时任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发布“国民经济收入倍增计划”,规定GDP年均增速为7.8%,人均国民收入增速为6.9%。同时,日本人民发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抓住第三次产业革命机遇,使日本经济走上了恢复腾飞的步伐。

10.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网络配图

1960--197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3%。并于1967--1968年,日本GDP赶超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苏联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1970年代,日本基本完成工业现代化。并于1978年GDP超过苏联,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5国签订《广场协议》,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同时,受创新不够、人口老龄化、产业转型升级难、国际贸易萎缩等影响,日本经济由低速增长转入1990年代的10年萧条期,至2000年代缓慢低速增长。


汉水白石言


日本问题还是有日本问题专家桥本回答。


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为什么短短几十年时间发展为世界前几名的经济体的原因有内因与外因。首先谈内因:日本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很高,在二战结束时,据说90%的日本人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也就是他们是有知识文化的人,如果发展经济,接受外部的知识与技术要比没有知识文化的人快,理解也更好。

其次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国内的工业发展很快,虽然没有英国,美国这么现代化,但在亚洲也是最强。二战后期日本遭受美国的无差别空袭,国内的工业70%以上被毁,但是还有30%剩余,通过剩余的30%工业基础日本度过了战后的恢复期。

外因是东西方的冷战,其中两次在亚洲发生的战争让日本经济获得重生,腾飞的重要条件。首先是半岛战争,美国把日本作为援助支撑这场战争的基地,美国的后勤供应,军火弹药的生产,大量飞机大炮的组装,各种汽车的组装维修都在日本进行,要进行这样的工业需要美国的工业支持,美国拿出30亿美元帮助日本恢复了工业,而且美国对日本技术输出也不设限制,使得日本工业水平迅速提高,通过战争日本获得第一桶金,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基础。其次,越南战争日本也从美国获得大量的订单,日本冲绳,九州成为美国亚洲的大后方。

日本在靠战争发财的同时,也是积极培养国内的工业发展。如电子产品,家电产业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例子。利用50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日本从海外获得各种技术与情报,正好日本1964年举办奥运会,利用这个机会大搞基础建设,日本新干线上马,日本家电三大神器投向市场,不仅日本国内,而且日本还利用奥运会,世博会的机会宣传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终于从战败国成为亚洲最强的经济大国。


桥本看日本


木叔在很多场合交流的时候反复强调的一点是,美国因素在日本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有时候巨大的外因促进作用也必须要考虑,有时候没有巨大的外因促进,内因起决定作用的可能性要大打折扣,甚至长期起不到作用,这样就不会有量变到质变的发生与产生,自己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显现。

美国就是木叔所言的巨大的外因促进作用。


日本作为战败国本来差点被苏联的提议肢解,类似德国一样,分为几个部分被美苏中分别占领,但中方和美国否决了苏联的提议,特别是美国的坚持与反对,最终美国几乎占领日本全境(北方四岛除外)。不然可能日本也会出现像东西德和南北韩一样长期分裂的局面,这样的经济发展显然会受到制约。

另外日本在美国的保护下,免受了战争经济的摧残。一大部分生产力被用于正常的经济活动,而不必用于投入巨大的国防建设当中,因为美国充当了日本的保护人,和平宪法的制定让日本放弃了交战权,日本当然没有必要维持巨大的国防开支。而日本人却为美国和苏联的冷战提供了巨大的后勤保障,这些都带动了日本的GDP快速发展。

外因之外,内因当然也很重要。那就是日本人的勤奋以及坚韧的精神。

无论你喜欢不喜欢日本,但都要承认日本人和东亚很多国家人民一样,整体上是非常勤奋和坚韧的,特别是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很强。

二战后一穷二白的局面下,日本人的这种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这是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非洲也是战乱频仍,但非洲经济发展远落后于日本,当然除了一些外因外,非洲人不如日本人勤劳肯定是重要原因。所谓自助者天助之,就是这个道理。


木春山谈天下


日本短短几十年发展为世界前几名的经济体,一、靠的是个好时候,二战结束,美国忽然发现最大的敌人是苏联,冷站爆发,美国为了势力范围协防日本,日本军队只限最低自卫需要,不用在军费上负担。二、日本以前就有强大先进的工业基础人才团队和知识储备,不用发展军事,军用能力转民用,研究飞机航母的人力物力用来研发民用产品,质量性能提高好几个档次,涌现很多知名企业,比方,日本佳能激光打印机,日本松下电器,等国际品牌诞生,一度口碑世界第一!为经济腾飞奠定基石。三、国家一度不与别国纷争,与各国友好建交和中国实现了关注正常化,互访,建立有利国际发展环境。促进知识分子的文化科学经济交流。四、教育提升国民凝聚力,日本男人普遍加班工作。综合以上各个因素,促进日本综合经济上升,其中积极的东西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飞雨76


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二战日本从占领国抢夺运回其国内大量的金银、矿产、文物、等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而这就是他经济发展基础。他的快速发展步步都有亚洲人民的血泪呀!

2.二战后本计划让日本为战争赔款,后因美俄争霸而不了了之,美国需要日本这个桥头堡,日本乐的不掏一分钱。

3.二战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美苏争霸等等更加凸显了日本的战略地位。美国扶持日本进入战争经济。战时所需装备多数由日本就地生产,就近原则更加方便美国东亚战略。

4.日本经济连年发展,而不用大力投资国防建设,有美国驻军,他乐的埋头赚钱,赚钱投资再赚钱。

5.日本的国民教育领先世界,危机意识从小抓起。其整体素质很高。当然日本的色情、娱乐也是世界有名。但都是赚世界人民的钱。

当然还有很多……

暂时就想这么多,我还要上班呢!欢迎各位大神继续添加……


张泉城1


您好,我刚刚回答过相关的问题,因为在日本学了点经济和历史的试着阐述一下。

我认为日本战后的能有奇迹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 虽然当年日本战败,但是日本当年侵略了中国,掠夺了大量的宝藏。黄金,白银,珠宝,古玩字画,这也使得日本没有那么穷。


二 日本战后重建时,正赶上中国的抗美援朝,美国和越南战争以及美国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这些战争都需要大量的军需物资,但是因为都是在亚洲的进行的战斗,美国本土军需物资后勤补给线太长,所以就在日本采购,这就给日本了一个很大的机会,而且一干就是几十年。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三 日本战后重建,不像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外资,日本人和我们走的是不一样的道路,自筹资金,自己组建,所以当时日本的市场外资很少,基本都是日本独资,这也是日本市场的独特之处,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说日本国家穷,人民富裕的原因,不像是我国总是市场换技术,虽然技术是有了,但市场很多也被外资企业给占有了,不过这也是当时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我们当时一没技术,二没资金的,日本自筹资金很大原因也是日本有技术,日本二战的时候技术就是很雄厚的,零式战机,航母都可以独立建造,我国一直到前些年才能制造航母和C919大飞机,和在这点上日本还是领先很多的。

四 还有的原因是日本人的专研精神,一个日本朋友说,就是一颗螺丝钉,日本人生产第一个和第一万个是样的,品质如一,但是别国生产的第一个可能比日本的还好,等第一万个,可能都看不出来是螺丝钉了,不如日本的品质保持的好,始终如一,而且像Sony电视,富士胶卷,佳能相机,等一系列的东西,很多都不是日本发明的,但是却在日本手里发扬光大。


五 日本战后非常重视教育,1947年《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制定,日本开始了第二次教育改革,这两部法的基本思想是“必须要在尊重个人尊严,培养出渴望真理与和平的人民”,同时,新的学校教育法规定,在原来义务教育的六年制小学上面建立学制为三年的初级中学。这就是九年义务教育。

六 日本是资源贫瘠的国家,所以日本对资源的开发,保护,提取,极其重视,日本对自己国家的木材资源,基本上是采取保护,不开采的政策,基本使用的一次性筷子是中国进口的,日本房屋使用的木材,是俄罗斯进口的,日本本土的很少。石油的提炼,我记得以前一份资料上说同样的石油,美国和日本能提取出30多种物质,中国好像还没到30种,因为是以前看到的资料,现在石油工业的情况不了解,我本身因为不是学化工的,可能会有一些误差,也希望大家补充。

七 注重节俭,这方面大家都知道,在日本吃饭,基本上是吃不饱,从来都是小蝶,在日本吃饭,基本上都要吃干净,要是剩的多,你要和厨师解释,不是不好吃,是实在不饿啥的。日本的节俭很多都是深谋远虑的,以药物为例,美国的药物是大剂量的,一剂就见效,日本药量就小,为什么呢?一是为了省药,二是为了提高病人自身的抵抗力,用药物和自身的抵抗力战胜病魔,这既可以节省药量,又可以提高国民的体制,由此可见日本的节俭非同一般。日本的新型板油路,里面的板油缝隙非常大,这第一可以节省板油,二可以迅速排水,三可以使灰沙参透到板油里,不容易大风天,刮风沙,日本的节俭是印在日本人骨子里的。

八 日本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勇攀高峰,我这么说可能很多中国人不高兴,但是事实就是事实,日本是个岛国,资源贫瘠,没有钻研,勤奋,坚韧不拔的性格,还有惊人的耐压能力,没有强大的内心,是没法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的,我记得各大电视台报道日本一个大百货商场,最后一天营业,很多客人都挥手道别,百货商场的营业员一边流泪一边在鞠躬,致谢,你试想一下,公司倒闭了,最后一天,能不能给发工资都不知道,你还能强忍泪水坚持到最后下班那一刻吗?能站好最后一班岗吗?看看日本打比赛,有多少情况的反败为胜的,

我是南神好坏,感谢你的阅读,想了解更多,关注我,看好你哦。


南神本色


第一,美国的扶持。

为了对抗苏联和新中国,美国大力扶持日本,企图把日本作为反苏反共的前沿阵地。

第二,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大量的采购军需品,日本的经济得到美国军方订购的刺激,快速增长。

第三,二战胜利初期,日本被美国占领,军事国防开支非常少,日本得以把全部精力放在恢复生产和经济增长上。

第四,为了对抗苏联,在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支持下,减轻了很多对日本的各种制裁,日本的发展没有得到大规模的限制。

第五,不像德国一样,日本由美国一国独自占领,保证了国内的统一性。

第六,日本的工业基础和人才储备相对较好,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