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生于九十年代,死于校园贷

第一批九零后上大学的时候,校园贷开始滋生,95后上大学的时候,校园贷已长成校园恶势力,其危害不弱于毒品。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各类校园贷的小广告,标题简单直白,在宣传栏、厕所、水房、食堂,无处不在。

生于九十年代,死于校园贷

生于九十年代,死于校园贷

除了借贷人背负债务,可能利滚利导致无法偿还,身边的朋友家人很可能被牵连。在贷款app上一般都有强制性条款,就是要求访问借贷人的通讯录,要求填写紧急联系人,这样如果借贷人无法偿还贷款,通讯录中的家人朋友,不知情的紧急联系人,就可能受到催款短信,或者无休止的验证码。

生于九十年代,死于校园贷

生于九十年代,死于校园贷

吸引学生们走向校园贷的,往往不是需要钱吃饭,需要钱交学费,而是虚荣心导致的过度消费。同学买了新款手机,买了新款电脑,买了新款口红,当欲望开始滋生,那些以前没往心里去的小广告开始萌生成实际行动,各类购物网站纷纷推出分期付款,一直458元的口红,每月只需25元,沉迷在对自己美貌想象中的小女生哪里能客观的看到,算下来利率已近到了29%?

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让欲望将自己吞噬,才应该是步入大学的第一课。

生于九十年代,死于校园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