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隨著城市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

餐廳、影院、書店、博物館

不同功能的獨立場所聚合起來

這樣的場景在一線城市尤其醒目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在游泳池邊喝咖啡吃可頌

在老船廠裡遇見畫廊和劇場

在商業空間裡逛一次戲劇節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各種藝術、攝影、設計展覽

走出傳統意義上的專業場館

掙脫高牆與櫥窗護欄的禁錮

開始出現在各種大型商場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這些搬進了商場

的展覽們

似乎比它的前輩們更受歡迎

搬進商場的展覽們

2014年3月至6月,「印象派大師·莫奈特展」在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創造了奇蹟,100元的門票價格甚至高於專業美術館定價,一個僅能容納200人的商業空間,迎來了單日6000人次的觀展人潮,最終創下了逾40萬人次、衍生品收益3960萬元的紀錄。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據統計,展覽期間K11的人流量比春節黃金週上升40%,商場的營業額也增長了30%,並推動商業租金提升70%,而同期辦公租金漲幅僅為30%。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這不但打破了長期以來人們對藝術展的認識,更讓各大主辦方大跌眼鏡,甚至感到眼紅。自此,藝術展商業化運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發展,場館選擇的門檻降低,各大商場紛紛效仿,普通市民有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藝術作品。

三年多來,這樣的模式不斷被複制,並且形式、內容越來越多樣化,近期魔都又將迎來多個商場裡的展覽。

「BOX,BOX,BOXES」展

iapm環貿廣場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 6.6-7.22 | iapm三樓無印良品 | 免費

ATELIER MUJI,是展示無印良品的現在和未來的小小空間。通過各種各樣的展覽,尋找和感悟“人·生活·物”的啟發。這一次的主題為 BOX(收納箱)。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從用途的角度區分,部分箱子是工具箱,是工業化的產物,另外一部分是改良後的生活用品,雖然沒有非常明確的界限,但評判標準是一致的。

好的盒子在設計上需要追求效率,功能性高且經濟實惠,例如PP箱它重量輕、結實、耐久並用途多樣、通用性高。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廣泛的用途是 BOX 構成不同形狀,不同材質的原因之一。迴歸生活,那些已經融入日常的 BOX 到底會呈現出怎麼樣的魅力。在通過 BOX 自身特點影響收納的同時,Muji也在不斷思考它更加適切的存在。

Sticky Monster Lab黏黏怪物研究所

靜安大悅城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 6.23-8.19 | 靜安大悅城南座3F | 票價60起

Sticky Monster Lab是一支來自韓國的創意新勢力,工作室創立於2007年,一共有六名成員,主要成員為BOO、Choi Lim和Kang,他們用各自不同的專長和獨特的想象力建立起成功的合作模式。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他們的作品圍繞著這些又萌又治癒的“有缺陷的孤獨的小怪物”展開。除了推出周邊產品,像是小怪物潮流公仔、燈具之外,SML還製作動畫、廣告,在與許多品牌的跨界合作中拓展創意思維。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Sticky Monster Lab認為,越是簡單的東西,所能做出的變化就越大,倘若角色面無表情,那麼肢體表演能夠提供的情緒力度就越強。因此他們的角色造型幾乎都十分簡單,簡單的一個駝背動作,就能感受這個角色的沮喪。

浮光掠影 · 山下工美特展

月星環球港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山下工美是與草間彌生齊名的日本藝術家,擅長用“影子”創作光影藝術,運用生活中的常見事物,重新演繹超乎想象的新形象,呈現手法上獨樹一幟。她的光影作品廣受藝術、時尚、設計界的青睞,更成了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 問號 QuestionMark 2003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 摺紙 Origami 2013

五顏六色的摺紙鋪滿了牆面,從一側投射來光束後,每一張摺紙旁都投影出一幅幅人臉的側影。

據說每一張紙投影出的側臉,都來自於山下工美在新墨西哥州結識的朋友。象徵著人們之間所共享著同一本質,卻各有不同。

為什麼商場展覽更受人喜愛

非常明顯的,這些年出現在商場裡的展覽,雖然在形式和內容上都不如展覽館、藝術館裡那樣多樣和宏大,但卻享受著這座城市最頂級的人流量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在如今的魔都生活方式中,相信很少有人持有著目的性單一的出行計劃,集合式的出行理念成為主流。通俗一些說,你想看一場電影,往往就會伴隨著觀影后的一次美食體驗。而當你想看一場展覽,也必然會考慮到飲食、購物等其他需求。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4月出現在iapm的MCM限時概念“咖啡巴士”

因此,商場作為融合了購物、餐飲、文娛等不同生活方式的集合場所,無疑更加貼合人們的出行需求。

另一方面,不同的人對展覽的訴求也有所區別。這種區別在於你心裡所權衡的,更多的是藝術需求還是社交需求。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眾多網紅聚集的“平行世界”展

一些人看展主要滿足的是社交需要,看看熱鬧、拍拍照片、圖個新鮮,很大程度上也就不需要前往功能單一的藝術中心或展覽館。

那些搬進商場裡的展覽們,對於提升普通市民的藝術欣賞水平,其實有著很好的作用,這也意味著藝術的門檻越來越低,每個人都能接觸到、學習到。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或許有一批人,在擔心展覽所表現的藝術形式,在這種更加商業化的操作下,會丟失到本身的藝術屬性,淪為完全的商業手段。

但退一步來看,藝術主動走下神壇,融入市井生活,或許是更大意義上的發展,獨善其身並非唯一的生存法則,我們並不需要去評判藝術應該通過哪些渠道或形式傳播。

在看過那麼多的展覽後,我們越來越清楚,在這個有些浮躁和功利的時代,依然有一些人用藝術做著最直接的表達,無論是通過何種渠道出現在大眾眼前。而大眾審美的提升,必然是與他們日常接觸到的事物、觀念分不開的。

上海這些開在商場裡的展覽們,越來越不需要門檻的藝術生活!

我們生活在一個特大城市的上海,迅速的城市化發展是生活事實。未來,我們或許將看到更多智能建築,甚至智能城市等趨勢。在今天的數字化世界,這種把展覽放進商場的形式,也未嘗不失為交互式智能環境的設計和實施,所進行的先行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