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南京的明孝陵有哪些重要古蹟?

歷史這樣說


如果你來到明孝陵景區內漫步,碧綠的草坪和翠柏掩映之中會發現一座石磚砌成的建築,這就是民間俗稱的四方城。因其只有四面牆成方形而得名,其原名是神功聖德碑亭。經過2012年的維修,四方城已經換了模樣,古舊的碑樓新加了樓頂,石碑再也不用經受風吹日曬。

歷史文學愛好者們可以仔細地分辨碑上刻著的文字,看看古時的遣詞造句以及朱元璋的豐功偉績,建築愛好者們可以感受下幾百年前的城牆磚瓦,古代勞動人民的建築藝術簡直令人驚詫。

而如果你什麼也不懂,那也沒事,帶著一份遊客的心,摸摸龜趺,嗅著古建築遺留的歷史餘味也足矣。歷經六百多年,石碑上的字已經模糊不清,但輕輕撫摸,仍能感受到匠師當年為帝王刻下的豐功偉績,一瞬間真想回到明朝,親眼見見開國皇帝的風采。

除了四方城,明孝陵裡我最愛的部分便是神道,挑一個閒適的秋季帶著一份悠閒的心情漫步在這條蜿曲的神道上,微風拂過,兩旁紅豔的楓樹簌簌作響帶落一地金黃,而兩旁的神像卻保持著自身的一份肅穆,陽光把樹影斑駁地打在神獸的臉上,恍恍惚惚間,整個人的心也似乎飄回了六百年前,明清文化穿梭交織在來往行走的人的身上,醒來不知身在何時何處。



Feekr旅行


明孝陵作為中國明皇陵之首,影響明清兩代五百餘年20多座帝王陵寢的形制,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孝陵建築自下馬坊至寶城,縱深2.62公里,主要的建築有下馬坊、禁約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碑亭、御橋、石像路、石望柱、武將、文臣、欞星門,往內還有金水橋、文武方門、孝陵門、孝陵殿、內紅門、方城明樓、寶頂等建築。

下馬坊:面闊4.94米、高7.85米,進入明孝陵的官員必須下馬步行來表達對朱元璋的尊重。

神烈山碑:神烈山碑是明嘉靖十年改鐘山為神烈山時而立,正面陰文雙鉤淺刻“神烈山”三個大字。

大金門:大金門原為黃色琉璃瓦重簷式建築,現存磚石砌築的牆壁,面闊26.66米,進深8.09米。

神功聖德碑及碑亭: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十一年(1413年)為朱元璋撰述的歌功頌德碑及碑亭,俗稱“四方城”。

神道石刻:兩旁依次排列著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6種石獸,每種2對,共12對24件,石像生下鋪墊有完整的六朝磚,使其600年來沒有下沉。以象為最大,重達80噸,石望柱之後是東西相對而立的翁仲,有武將、文臣各2對。

碑殿:碑殿是清朝時改建的,是一歇山頂,三開間,南北正中各開一門,亭內立有5塊碑刻。正中有一塊大石碑,下有馱碑龜趺,其馱碑龜趺與眾不同。

治隆唐宋碑:碑殿中石碑上書「治隆唐宋」四個鎏金大字,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謁陵時御題。

方城:方城是孝陵寶頂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築,外部均用巨型條石建成。

寶頂:寶頂近似圓形,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的地宮。


張小中


在空間佈局上,建成後的明孝陵可分為四個部分:

(1)下馬坊到大金門為導引區。下馬坊是明孝陵的正式入口,位於孝陵衛鎮附近的衛崗東坡,上書“諸司官員下馬”六個楷書大字,藉以告示進入明孝陵的官員必須下馬步行,以示對陵墓主人的尊敬。由下馬坊向西北行約755米,便到了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門——大金門,這是一座長26.66米,寬8.09米的重簷式建築。

(2)碑樓區。碑樓距大金門70米,平面呈正方形,邊長26.86米,與大金門一樣也是下部為石造須彌座,束腰部雕花,上部磚砌,頂為木結構,上覆黃色琉璃瓦,因其造型方正,四面各有一個寬5米的拱形門洞,外形宛如一座城堡,俗稱其為“四方城”。裡面豎立著南京地區現存最高、最大的一座石碑,該碑為明成祖朱棣所立,高8.78米,碑文也為成祖親撰,記述了他父親朱元璋一生的豐功偉績,全文2746字。

(3)神道石刻區。由四方城向西北行約100米,過御河橋便是神道石刻區,全長2000米的神道被分為兩部分,前段(俗稱“石象路”)呈西北走向,沿途分佈著石獸6種12對24只,依次為獅子、獬豸、駱駝、 象、麒麟、馬6種石獸,均取一立一臥兩種姿勢。全用整塊石料雕成,線條流暢,體形巨大,風格粗獷,細部寫實,看上去極富動感。其中獅子是百獸之王,被佛教尊為護法靈獸,顯示著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是隻有皇帝陵墓才可使用的石獸,象徵著皇權;獬豸是古代傳說中能辨別忠奸的神獸;駱駝和大象是來自異邦的動物,立此有表明大明江山遼闊,皇帝威震四方之意;麒麟是象徵吉祥的瑞獸。在帝陵神道上佈置石獸是中國古代帝王陵的傳統佈局,作用為辟邪、守護、祈福、納瑞。神道的後段呈南北走向,以一對高6.28米白石望柱(華表)為起點,走過望柱,神道兩側為東西相對而立的翁仲,計有武將兩對,文臣兩對,高度都在3.2米左右,均是一對有須,一對無須。武將身著甲冑,手執金吾,腰佩寶劍,神情肅穆,八面威風。文臣身穿朝服,手秉朝笏,神態莊重,謙恭溫和,這是孝陵忠實的守護者和儀衛者的象徵。

(4)陵宮主體建築區。陵宮的主體建築區由神道區一條蜿蜒曲折西流入湖的內御河自然分開,又由一座石構單曲拱橋緊密相連。佈局上,明孝陵陵宮仍依照“前朝後寢”的格局和前後三進院落模式。從陵宮門(文武方門)至享殿前門以及前門兩側的具服殿、御廚及東西井廳為第一進院落;第二進院落從享殿前門至享殿包括東西配殿,是陵寢祭祀活動的中心;第三進院落從內紅門到寶頂,包括御河及昇仙橋、方城、明城等。“後寢”是朱元璋及馬皇后亡靈安息之處,是禁地。

陵宮門(文武方門)是這組建築的入口,共有五座門道,正門頂部結構為單簷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正門上嵌青石門額,陰刻楷書“明孝陵”三個鎦金大字。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孝立尊卑序人倫,以“孝”命陵,集中體現著陵寢主人的治國御民思想。作為陵宮內祭祀活動之中心的享殿,據考古學家推斷,應是面闊九間,進深五間,上覆黃色琉璃瓦頂的巨大重簷殿式建築。

出內紅門過昇仙橋,就是方城和明樓。方城和明樓在建築形式上為明孝陵首創。方城位於寶頂前,用大條石砌成,平面作長方形,面闊60米,進深34.22米,通高16.25米,下部為石造須彌座,束腰部分飾綬帶紋和方勝紋等。方城東西兩側建影壁,影壁上裝飾著精美的磚雕作品,有石榴、萬年青、牡丹,象徵著子孫繁育,江山永固,幸福美滿。方城正中是一券門,高3.86米,門內是通向寶頂的圓拱形隧道,順著54 級臺階而上,便是方城頂部的明樓。明樓面闊39.25米,進深18.4米, 南面開三座拱門,東、西、北各一座拱門,上為木質重簷九脊頂樑架結構。方城、明樓之北為寶城、寶頂。寶城圍山(獨龍阜)而作,為圓形,磚構城牆長約1100米。寶頂直徑近400米,高約70米,孝陵地下宮殿就位於寶頂之下。


揚眼



走過滄桑1962


明孝陵和梅花山挨著,春天二三月份梅花開的時候去,或者秋天過去都不錯。明孝陵裡目前有神道,明孝陵周圍有中山陵,海底世界等風景。


走吧旅圖


過大金門第,再往前就是四方城,它是孝陵地下宮城的象徵性城樓,是陵寢完工後補建的工程,建於永樂11年(1413年)。當年來時,碑亭僅存四壁和孤碑,現已恢復。亭前丹陛為夜拍第一張,其上下為獅子滾繡球,中間是盤龍出雲海,清雨滋潤,古樸有質感。裡面有高近9米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巨碑,是南京最大的碑刻。

明孝陵的神道分為2段,東西向為石像道,偏南北向為望柱和翁仲道,是當年太祖念孫權為英雄,不願打擾孫權墓而改道曲折的。

石像道有獅、獬豸、駱駝、麒麟、馬和象6種動物,呈跪立2種姿態,左右佈列,一字橫開,共24只,高大完整,是明初石刻的代表。李唐皇陵的神道寬綽氣派,趙宋皇陵的石像生密集擁窄,明太祖一改風格,疏朗有致,不急不緩。這條600米長的神道也是孝陵最美的一段,適逢晚秋,雖沒遇上烏桕香楓紅妝,但卻逢銀杏黃葉濤濤,秋日勝春朝,如果趕上好時節,便為引發詩情的醉美一刻。

從望柱開始,神道開始往東北走向,一對望柱,肥碩高拔,6.2米高,頂端為雙層圓柱形雲紋冠,柱面也刻有云紋。這條神道長約250米,文臣、武將各4位排列左右。武將兜鍪鎧甲,佩劍握瓜杖,文臣梁冠朝服,雙手持笏板。

過欞星門就是金水橋,從這裡開始,方門、殿門、孝陵殿一直到寶城,均筆直向北。這裡建構宏偉,氣勢恢弘,拔明帝王陵之頭籌。洪武14年(1381年)時,朱元璋開始預建壽陵,隨後葬入馬皇后,在他駕崩後的8年,即永樂3年(1405年),這個龐大的耗費25年的國家工程才總體完工,靡費甚巨。在人力物力高效投入的同時,質量監控也步步緊跟,一如南京城牆。 朱元璋的故事,是中國人都知,毋庸贅述。武定天下,創制大明,一個放牛娃、小沙彌坐到了明堂寶座,沒點真材實料是難以獲及的。

緊靠孝陵東邊的就是太子朱標的陵域,東陵的陵門和享殿都成了遺址,高臺上早已沒有了建築,只有零星的石礎仰望日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