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知道广东的舞狮,却不知道舞麒麟更好玩

客家麒麟舞艺术,民间舞蹈。樟木头客家人代代相传的习俗。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地为东莞市。

樟木头客家人视麒麟为图腾和压邪避灾的吉祥物,通过“舞”麒麟寄托对和平安定的祈求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麒麟舞表演沿袭传统表演方式。分五个门派,一般以李家拳、蔡家棍为主,表演程式大同小异,为当地群众广泛接受和推广。

知道广东的舞狮,却不知道舞麒麟更好玩

由两人表演,一人舞麒麟头、一人钻进麒麟被(身)里舞动,模仿麒麟起居、梳理洗漱、巡城采青、吃青吐青等动作。舞麒麟离不开青,“青”代表着宇宙万物之灵气。以麒麟寻青、惊青、闻青、试青、采青、找青、逗青、吃青、吐青,降福人间的过程来展开。新年、嫁娶、入伙、开张等,都要舞麒麟庆贺。

整场麒麟舞分“头套”和“尾套”两段,统称为麒麟套。由一男青年舞动麒麟头,一男少年牵动麒麟尾,随着打击乐表现麒麟舔脚、采青等形态及喜怒哀乐情绪。结束后还有武术表演或徒手单打、双打或持械单打、双打。最后由师傅或长者表演“长龙术”(约三米长的木棍)或以“连环桩”(连环对打)结束整场表演。

樟木头麒麟舞在每年农闲时按自然村进行排练,每晚由中老年人组织,青年人在基本功扎实后,按固定套路练习,除夕晚到各家各户去参户(拜年),大年初一上午为全村乡亲公开表演一次,在“庆灯”(即“上灯”)、“贺元宵”时为外村乡亲表演。

知道广东的舞狮,却不知道舞麒麟更好玩

知道广东的舞狮,却不知道舞麒麟更好玩

知道广东的舞狮,却不知道舞麒麟更好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