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家長粗心,誤喂4個月心衰寶寶10倍強心藥,雪上加霜

——賈萌萌/文

地高辛是洋地黃類強心藥,臨床主要用於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但因其治療指數低,安全範圍窄,個體差異大等,常易引起中毒,而對強心苷敏感性較高的嬰幼兒,即使常規劑量也可能引起中毒。地高辛中毒的臨床表現為胃腸道、視覺症狀及心率失常等,其中以心率失常症狀突出。

患兒誤服10倍劑量地高辛口服液

患兒女,4個月。家屬訴患兒因心臟衰竭院外規律服用地高辛口服液0.8mL,於入院前1小時被家長失誤喂服10倍劑量即8mL地高辛口服液,隨後患兒出現頻繁嘔吐伴乏力嗜睡等症狀,在外院經洗胃、補液、速尿應用等搶救治療後嘔吐好轉,但仍有精神萎靡、嗜睡、乏力症狀,且尿量少。

家長粗心,誤喂4個月心衰寶寶10倍強心藥,雪上加霜

藥師經血藥濃度監測助力解救中毒患兒

醫生考慮該患兒仍有地高辛中毒風險,立即採集血樣送至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精準用藥檢測中心檢測血清中地高辛的藥物濃度。我們的藥師積極響應臨床需求,加急為患兒進行檢測,20分鐘後檢測結果出來,該患兒地高辛血清濃度高達6.51 ng/mL,遠超過其治療濃度範圍0.8-2.0 ng/mL。確診為地高辛中毒,建議立即解救。醫生立即對患兒進行多功能心電監護,繼續吸氧、補液、補鉀等綜合治療,之後患兒的中毒症狀基本得以糾正,期間多次進行血清地高辛濃度、血鉀濃度及心電圖檢查,至誤服地高辛120小時,患兒血清中地高辛的藥物濃度維持在2.0 ng/mL以內,心率每分鐘92次,患兒轉危為安。

兒童誤服藥物中毒事件頻發,誰之過?

事實上,上面的案例並不罕見,新發布的《2017兒童用藥安全現狀報告》顯示,在中國每年平均有約1500名兒童(0-14歲)因中毒而死亡,其中藥物中毒的佔比達40%以上。藥物中毒已成為兒童意外傷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何兒童藥物中毒事件頻發呢?

調查顯示,藥物中毒兒童中有81.4%是因兒童自己誤服導致,其中主要原因是兒童缺乏判斷力,且好奇心很強,對於家中存放的顏色鮮豔的糖衣藥品不能辨別,而導致誤服;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上述案例中提及的家長疏忽粗心,看錯用藥劑量、甚至拿錯藥,而致兒童藥物中毒;除此之外,家長對藥品常識的缺乏或忽視,盲目濫用藥物,也是導致小兒誤服藥物中毒的重要原因。所以說,藥品的使用、保管與處理等任何一個環節沒有做好,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兒童發育還不完全,一旦誤服,將造成比成人更嚴重的傷害。

家長粗心,誤喂4個月心衰寶寶10倍強心藥,雪上加霜

兒童誤服藥物後該怎麼辦呢?

兒童誤服藥物中毒,是年輕的父母們不容忽視的問題。家長一旦發現兒童誤服了藥物,切莫驚慌失措,或指責、打罵孩子。正確的處理方法是:迅速排出,減少吸收,及時解毒,對症治療。

下面介紹幾種誤服藥物時應採用的相應救助措施:

一般性藥物:如維生素、健胃藥、滋補藥等毒副作用很小,可讓孩子多飲溫水讓藥物稀釋並及時從尿中排出即可。

副作用、劑量大且有毒性藥物:如安眠藥、有機磷農藥和強心藥等,應迅速採取催吐措施,促使中毒藥物迅速排出減少吸收,並及時送醫,切忌延誤時間。同時注意:若患者喪失意識或者出現抽搐時,不宜催吐,以防窒息。

家長粗心,誤喂4個月心衰寶寶10倍強心藥,雪上加霜

腐蝕性較強藥物:如強酸強鹼性化學液體,這類藥物具有強烈腐蝕性,一旦發現誤服不能催吐或洗胃,應該立即給予大量牛奶、豆漿或雞蛋清等附著食管胃黏膜以減輕酸鹼性液體對胃腸道的腐蝕。

需要注意的是,在送往醫院急救時,儘量將誤服的藥物或藥瓶帶上,讓醫生了解情況,對於有些藥物利用血藥濃度監測可以及時查明引起中毒的藥物及其濃度,而多次監測血藥濃度有利於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和觀察療效,對於合理治療藥物過量中毒具有積極意義。

藥師呼籲兒童安全用藥重在預防

避免兒童誤服藥物,保障兒童用藥安全,預防是重點

家長粗心,誤喂4個月心衰寶寶10倍強心藥,雪上加霜

首先,家長最好將藥品放置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不要把藥品和其他物品(尤其是食品)混放在一起,用完藥品能及時放置回收處;其次,應保存藥品完整的外包裝,保留產品說明書等標籤,家長給孩子喂藥時,一定看清楚藥品使用方法及使用劑量,切不可粗心大意;最後,家長應該教育兒童不要自行取用藥品,最好在大人看管下用藥。

多數誤服藥物引起的兒童意外損傷是可以避免的,但是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強化安全意識,完善預防措施,才能防範於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