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明朝沒有丞相?

Dominattions


明朝開初,與歷史上的其他朝代一樣,也設有丞相一職。對於這一部分內容,明史研究專家孟森先生在其《明史講義》這一名著中有專門的論述。我們主要依據孟先生的研究,簡單介紹一下明朝丞相設廢問題。在此基礎之上,談談沒有丞相對明朝中央機構運作的影響。

圖一明太祖朱元璋

孟森先生認為明朝建立以前,明太祖在其管轄地沿用元制,設立中書省,也就是最高行政機構。中書省首腦即為相國。明太祖朱元璋分別設立了左右相國協助自己處理各類朝政大小事。右相國為李善長,左相國為徐達。洪武元年,改相國為丞相。以左為尊,改李善長為左丞相,徐達為有丞相。徐達是領兵打仗的武將,所以,徐達實際上並不是實際管理中書省事務的丞相。李善長致仕以後,徐達任左丞相,汪廣洋任右丞相。後來,汪廣洋外派廣東。胡惟庸得任右丞相。洪武十年,胡惟庸升為左丞相,汪廣洋任右丞相。胡惟庸任左丞相沒有幾年,就爆發了對明王朝有著重要影響的“胡惟庸案”。“胡惟庸案”後,朱元璋認為權力集於中書省,進而基於中書省丞相簡直是存在著架空自己的重大隱患。當即決定,廢除中書省,改為六部。中書省丞相一職也不在設立。所以,孟森先生認為實際管理中書省事務的丞相只有李善長、汪廣洋和胡惟庸。三人皆受到胡惟庸案的影響。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九族被連誅。李善長與胡惟庸是姻親關係,雖因勞苦功高,多活了幾年,但是最後還是被誅。汪廣洋被貶廣南,後被賜死。所以,明朝真正沒有丞相是從洪武十三年開始的。

圖二李善長畫像

對於朱元璋這樣勤政的皇帝來說,重要的是穩住好不容易的打下來的江山。所以權力最好只集中於自身一人。但這樣無疑大大增加了皇帝的工作內容。沒有明太祖勤勞的明朝皇帝們,無一不一而再再而三恢復一些假的中書省出來。不過這些中書省的首腦不再是普通的官員,而是太監。比如司禮監就權力極大,分享掌印、秉筆批紅等等可以說應該只有皇帝才能行使的權力。司禮監干預明王朝中央決策的制定,實際上是另一箇中書省。當然,太監畢竟比丞相受到更多的約束。任用太監與設立丞相之間,明朝皇帝們聰明地選擇了前者。

圖三胡惟庸影視形象

參考文獻:

[1]顧誠.南明史 [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

[2]孟森.明史講義[M],中華書局,2009年.

[3] 張廷玉等,明史[M],中華書局,1974年.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章亞軍


季我努學社


要說明朝為什麼沒有宰相,總是要提起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

這個胡惟庸是明朝初期的宰相,因謀反的罪名被殺。這說來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特殊的地方就在於對這個案件的處置。

胡惟庸當然被殺了,還株連了很多人,關鍵是朱元璋居然就廢除了宰相制度。清朝雖然是滿族建立的,但也傳承了明朝這個制度,沒有宰相。可以說朱元璋滅了中國傳承千年的宰相制度。

朱元璋為什麼這麼做?

說到底還是為了中央集權。

漢朝的宰相是一個人:丞相;

唐朝的宰相變成了三個機構:三省六部中的三省;

宋朝的宰相被進一步限制分權:兵權分給樞密院、財政權分給三司、用人的權力也被分離;

直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直接就把宰相給廢除了,還告誡他的子孫說永遠不準再立宰相。

大家看看這個過程,宰相的權力逐漸被拆分,逐漸弱勢。宰相分離出的這些權力要麼給了這個職位,要麼給了那個職位,總之是越分越散。官越來越多,每個人手裡的權力越來越小。也就越來越沒有力量去對抗皇帝,這些古代王朝也就逐漸往中央集權的方向發展了。

以前的政府都是以宰相為領袖來運轉的,雖然這個領袖的地位越來越低,但終究還是政府裡的頭頭。

明朝沒有了宰相,那中央政府是怎樣的呢?

很不一樣,和傳統的中央政府很不一樣。沒有了宰相,整個中央政府的組織結構只能重新構建,大型重組來了。

先來張唐朝的中央政府組織結構圖,後面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的,從這張圖來講明朝的機構重組比較方便。

先說發命令的。原來發詔書都是由中書省(也就是相當於宰相)草擬,再經送呈皇帝,然後再完成最終稿。現在中書省都被廢除了,只留下中書舍人,一個七品小官。這個中書舍人也就相當於一個做記錄的,只管記錄和抄寫,決定權都在皇帝那。這明朝的皇帝也是累啊,一個人抗下了一個部門的工作,就為了那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

再來說執行命令的。原來的執行部門是尚書省,帶領著他下面的六部一起分工去執行上頭交代下來的任務。皇帝要將權力打散,將尚書省也取消了,六部的長官都提級變成了尚書,比如戶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說是提級,實際權力卻分散了,這六個尚書已經算是明朝最高的長官了。

當然,明朝還有一些其他的機構。比如專管彈劾糾察的都察院、管理奏章的通政司、主管平反的大理院。這三個部門的長官和六部的六個尚書,合稱九卿。

漢朝有“三公九卿”,發展到明朝三公都沒有了,就只剩九卿了。三公可以坐而論道,討論國家大事,九卿就只能執行了。三公收上來的這些權力就回到了皇帝手上。

門下省

這樣,明朝的中央政府組織大體就講完了,大家有沒發現什麼遺漏?

門下省呢?

這個部門唐朝是審核詔書的,長官侍中也是宰相。早在宋朝時就沒什麼權力了,不提也罷。

這個就是明朝的政府組織結構,全都圍著皇帝轉,皇帝也是特別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愛思考的佛系少年


從名義上來說,明朝在朱元璋後已經不設立“宰相”這一官職了,取代宰相和它下屬的權力機構的是一個全新的權力機關“內閣”

那麼這種機構名稱上的過渡其實也象徵著從明朝開始中國封建社會的皇權走到了頂峰。

明朝取消宰相制度有如下原因:

1.胡惟庸事件是其直接原因。明初的胡惟庸案是洪武四大案之一,此案也是朱元璋決定廢除宰相的直接原因。其實胡惟庸本是個小角色,和明朝的開國功臣徐達,李善長等人的地位本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在成為宰相後的胡惟庸的權力以驚人的速度膨脹起來,甚至到了威脅朱元璋的地步,如果當時在朝的不是朱元璋這位馬背上打下天下的狠人,恐怕情況還要更加糟糕。從一個小小的跟班到一手遮天的宰相,朱元璋發現丞相制度所帶來的權力是巨大的,為了保證皇權,朱元璋決定廢丞相。

2.朱元璋本人也是不拘一格之人。不得不說,可能是經過了一個外族政權的過渡,加上朱元璋本人在歷代開國皇帝中也堪稱其人,明朝的政治制度與前朝是有很大變化的,總體來看,朱元璋重視官員之間的權力制衡,以此保障皇權的至高無上,那麼既然丞相制度已經威脅到了皇權,自然就應當剪除它。

3.丞相制度本身的巨大權力網。其實相比於漢、唐時期,皇權已經加強而文官勢力其實已然衰弱了。在明之前,文官面見皇上或站,或坐,而漢朝時候更是有”虛君實相“一說,劉禪更是說過”寡人主祭,政歸葛氏“這樣的話,可見其政治地位之高。其實從其本身職務設定來看就是政務的最高處理者,類似如今君主立憲制中的首相,在漢時甚至還有”開府“丞相,對應皇帝有自己的一套官僚體系。那麼,隨著封建社會皇權的日益加強,廢除丞相也是歷史的必然。


情話予酒


這都是拜明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所賜。

自秦朝開始,一直到明朝建立前,中國1500年的古代史,雖然王朝不斷更替,但制度基本是沒有變化的,搞的都是秦朝的那一套。皇帝高高在上,中間隔著一個丞相,下面是百官各司其職。丞相號稱百官之首,是聯繫皇帝和百官的紐帶。

但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他覺得丞相隔在他和百官之間,有點礙事兒。於是,他就很有魄力地把丞相取消了,他直接面對百官。用今天的說法,這是扁平化組織。其實質是取消相權,強化皇權。

可如此一來,丞相干的活兒就要由皇帝來幹了。

朱元璋倒是不怕累,工作非常努力。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朱元璋和清朝的雍正皇帝,可並列勤政榜的榜首。

可是,朱元璋的子孫們就扛不住累了。但他們也聰明,就搞了一個內閣,又搞了一個司禮監,內閣輔臣乾的就是丞相的活兒,而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實際上乾的是皇帝的活兒。也就是說,他們可以啥都不幹了。

內閣輔臣雖然乾的是丞相的活兒,卻沒有丞相的名分,名義上只是個顧問大臣,皇帝隨便一句話,就可以更換。可是在以前,皇帝也更換丞相,是需要充足理由的。

至於司禮監的太監們,他們直接就是皇帝的家奴,因此更容易控制。

總之,明朝取消丞相後,皇帝的話語權更大了。

可惜,明朝後期湧現出了許多神經病御史。這些人,專門找皇帝的茬兒,而且不怕打屁股(梃杖),不怕掉腦袋(砍頭),讓皇帝不勝其煩。


趣談國史


這話其實不準確。在明朝初年,其實是有宰相的。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初,沿用了元代的制度,在中央設立了中書省,中書省的長官就是丞相。

洪武元年,朱元璋任命李善長為左丞相,徐達為右丞相。按照元代的制度,中書省權力非常之大,政府的各個部門要向皇帝奏事,必須要先經過中書省。皇帝的詔旨也需要經過中書省才能下達。

朱元璋感慨丞相的權力過大,可能會對皇權產生威脅,於是就在洪武13年,廢掉了中書省,將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宰相制度廢棄。

朱元璋廢掉宰相之後,確實解決了中國歷史上皇權跟相權的固有矛盾,使得皇帝的權力空前的加強。

廢除丞相之所以能夠安穩無事,還在於明太祖朱元璋做了一系列制度的調整,來分擔丞相的職權。

首先是提升了六部的權力,把原來由丞相行使的權力下放到六部。然後由皇帝進行總攬。但是這樣還是有問題,如果皇帝的精力能力比較強,就能充當著各種角色。如果皇帝的能力有限,就無法發揮總攬全局的作用,那麼皇帝就需要一個機構來幫助皇帝處理政事。

於是,在明代就發展出來了內閣。內閣一開始只是作為皇帝的秘書班子,幫皇帝出謀劃策,草擬文書。但是在明英宗的時候,內閣獲得了票擬之權。也就是說,其他部門進呈皇帝的奏疏需要由內閣票擬意見,然後經皇帝來批准。內閣就能通過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皇帝的決策。這裡的內閣仍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丞相,他沒有決斷權,而只是皇帝的參謀。

明朝為了制約內閣的權力,還對中央的最高權力進行了重新分配。在內廷的太監機構設立司禮監。在皇帝覺得自己批閱文書太麻煩的時候,就把批閱文書的權力交給了司禮監的秉筆太監,由秉筆太監代表皇帝來披紅。司禮監就從制度上進入了中樞決策的程序。

內閣呈上來的文書需要經過司禮監太監的披紅,才能夠算是得到了皇帝的恩准。這樣,在明代的最高層政局就形成了太監製衡內閣的局面,而皇帝可以躲在背後,總攬全局了。


生猛歷史


宋朝,於三省之外另設參知政事的做法也是沿襲唐朝的這一思路。

這兩種方法,歸根結底,運用的都是“分權與制衡”的原則。皇帝要集權,就必須分割相權,集權是目的,分權則是手段。這是在中國專制社會中近千年皇權與相權的抗衡中凝聚出來的中國政治智慧。

皇權與相權的抗衡到了明清時期來了一個轉折。

如果說,之前的皇帝還在為如何抑制宰相而費盡心思的話,那麼明太祖朱元璋則完全沒有為此感到為難。因為朱元璋更絕,他直接將丞相給廢除了,一切事務都由皇帝親自決策。不過,丞相本來是政府首腦,輔助皇帝的,廢除了丞相,雖然皇權擴大了,但是皇帝也累壞了。很快,朱元璋就因政務繁雜深感勞累而設置了殿閣大學士作為自己的顧問,幫助自己處理政事。到明成祖朱棣,進一步成立了內閣。內閣的地位僅是皇帝的侍從顧問而已,權力也就是“票擬”(即在奏章上提出自己的處理意見,用小票寫好,附在奏章上,以供皇帝參考)。

圖 明朝中央集權制

其實,內閣的出現也是必然的,因為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須要有人輔助。後來,內閣的權力一路飆升,尤其內閣首輔,更是權壓眾臣。比如,嘉靖時期的嚴嵩,萬曆時期的張居正便是如此。

圖 張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

不過,如果有人以為首輔就是事實上的宰相,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宰相的權力可是制度賦予的,人家本來就是扮演的政府首腦的角色,而內閣首輔的作用不過就是皇帝的諮詢顧問,權力到頭也就是“票擬”。換句話說,內閣首輔只是皇帝的秘書,最多隻能對政事提出意見,而宰相就不同了,人家是可以做出決策的。

既然如此,那麼為何首輔能夠權壓眾臣呢?如張居正,竟然還能主持改革。原因很簡單,皇帝信任他!他們的權力來自皇帝信任,而非法律賦予。所以,錢穆先生評價張居正說他是“弄權”,是“權臣”而非“大臣”。一旦有一天,他們失去了皇帝信任,他們的權力也就沒有了依靠,因此,即便權高如嚴嵩、張居正長期把持朝柄,一旦為皇帝所不容,流放、抄家也只是分分鐘的事而已。所以,內閣首輔根本不是事實上的宰相,它是皇權的附庸,根本無力與皇權對抗。首輔的專權只是表象,本質上這恰恰說明了皇權的強大。


歷史大學堂


廢除宰相牽涉到君權和相權的博弈。我國古代社會,君權和相權是相互制約相互博弈的,在制約和博弈中發展,宰相輔佐君主治國,君主分給一部分權利給宰相,宰相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當皇帝做了錯誤決定的時候能適時給阻止並給皇帝提意見,但到了明朝,農民皇帝朱元璋覺得宰相的權利太大了,依然讓自己感受到了一絲絲壓力,雖然對自己構不成威脅,但是怕相勸對以後的子孫有威脅,心裡對宰相就不看好吧,剛好胡惟庸當宰相時囂張跋扈,有對皇位圖謀不軌的想法,朱元璋剛好抓住這個機會把胡惟庸殺了,並直接廢除了宰相這個官職,並告誡子孫誰敢再言立宰相者殺全家。他以為這樣就萬無一失了,然而,他忘記了宰相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阻止皇帝的錯誤決定,給皇帝解釋相關情況,輔佐皇帝。結果廢除宰相之後,就出了“空印案”,當時朱元璋幾乎殺盡了明朝會計,導致嚴重後果,但是後面他意識到是自己錯了,自己不瞭解情況釀成大錯,因為沒了宰相,沒有敢提建議所以才那麼多財政系統的人被殺。最好,鑑於這種弊端,後面朱元璋又設了內閣等,在中央設吏、戶、禮、兵、邢、工六部等相關部門,幫助輔佐皇帝,避免出現以前那樣皇帝一個人累死累活還有時候因為不瞭解情況做出錯誤決定的情況。


不戀過往不懼遠方


明朝初期是有宰相的,可能題主想表達的意思是:明朝為什麼取消宰相制度。這個問題明太祖朱元璋同學最有發言權。

1:朱元璋吸取元朝宰相權利過大的教訓。元朝政治有一個特點:宰相的權利特別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繼承。比如大權臣燕鐵木爾,他就通過“天曆之變”釘殺元明宗,擁立明宗弟弟元文宗二次繼位,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很少見的。再整個元代,宰相的權利多數情況下是大於皇權的,這對於強勢的朱元璋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2:明初宰相胡惟庸當政期間,廣佈黨羽,打擊異己,使得自身勢力不斷膨脹。不僅如此,胡惟庸為人獨斷專行,遇大事並不先請示朱元璋,而是自作主張,這深深的刺激到朱元璋那顆權利慾極強的心了。故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廢除沿襲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

3:朱元璋的性格特點對宰相制度的廢除也有重大影響。朱元璋貧苦農民出身,家裡窮的餓死人,從小朱元璋就給地主放牛,後來又去當和尚,再後來連和尚都當不下去。方丈就讓朱元璋自謀生路––美名其曰“化緣”。朱元璋在出去化緣的三年裡,走遍了淮西的名城大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也學到了很多社會經驗。後世有學者認為,這三年對朱元璋的性格塑造有著極大影響,誰也不知道這三年朱元璋經歷了什麼。但是三年前那個木訥、淳樸的少年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敏感、猜忌、權利慾很強、手段狠辣,智謀過人的朱元璋。正是這樣缺乏安全感的性格特徵,才讓朱元璋對待胡惟庸的謀逆案有如此過激的反應(前後殺了三萬多人)。



總結一下: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本質上是封建制度發展的必然規律,是相權與君權相爭的其中一個結果。其根本原因是相權妨礙君權集中,不利於統治。


我是十八般武藝


公元一六三八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國號明。朱元璋認真總結了歷代封建王朝興亡盛衰的經驗,特別別是總結了唐宋以來由於官僚結黨和內外交結所造成的皇權削弱和統治力量分散的教訓,認為關鍵在於加強皇權。他說":天子居至尊之位",只有"操可致之權,賞罰予奪,得以自專",才能"保有天下,至其子孫"。而朱元璋認為對皇權威脅最大的來自於統治集團內部,胡惟庸案發生以後,他罷中書省,廢丞相,使中央的一切權力都集中於皇帝。於洪武二十六年,借藍玉案又誅殺一萬五千多人。所以朱元璋以誅奸黨為名屠殺功臣數量之多、牽連之廣、時間之長在歷史上是空前的。廢了丞相,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直接對皇帝負責,皇帝一人處理政務太忙,又在內廷設立秘書班子"內閣"幫助處理機要文書之類,並無宰相之權。清承明制,再也沒有恢復丞相制度,這也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滅亡前走向極端的重要表現。


SirJanzen


其實明朝是有丞相的,這個丞相還很有名,他叫胡惟庸,他協助朱元璋奪取天下,定鼎神州,一來為了酬功,一來他自身能力很強,所以就成了大明丞相,後來,他死了,牽連數萬人。

然後老朱發現,好像有沒有這個丞相對我的影響不大嘛,我還是可以管理好整個帝國嘛,要丞相干嘛,所以就沒有這再設置這個官位。

然後就是朱棣,這個在歷史上口碑分化的皇帝,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好皇帝,十二分的精神管理這個國家,但是畢竟精力有限,所以,內閣這個專屬皇帝的秘書機構就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並從此左右大明朝庭的沉浮

其實最開始內閣沒什麼權利,所謂內閣學士品級並不高,主要是幫助皇帝處理文書,呈遞重要文件,遇到太祖成祖這樣的皇帝,就老實跑腿了,但是,請注意,但是,遇到懶惰的皇帝,那選擇所謂重要的事情這個權利就很大了,這便是所謂的票擬權,這個權利之大,的確是凌駕於各部堂官之上了,所以,內閣,也開始正式成為文官權利中樞。

而真正的,要獲取等同於丞相這個職位的權利,除了提出要裁定的事情,當然還需要一部分皇帝的授權,就是所謂的玉璽的權利,而這部分權利在御書房的太監手裡,一般御書房會設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於內閣的有首輔和次輔類似,長管著玉璽,所以一到票擬加上玉璽,這兩者的結合,就可以完全以皇帝的名義處理天下事,即丞相的實際的權利,應該說,甚至高於丞相的權利

丞相這個職務代表著士這個階層,和皇權是動態對立的,凡皇權強勢時期,很難有出權相,反之,相權強勢時,廢立皇帝也是等閒,所以明朝其實是將相權的實際權利分還六部,然後把這個職位由個人變成機構,使整個文官集團內鬥更加強烈,無法正面與皇權抗爭,這也是管理的一種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