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歐盟正考慮向緬甸實施貿易制裁 緬成衣業將遭受“毀滅性”打擊?

【東博社綜合報道】據緬甸金鳳凰中文報報道,“歐盟不會對緬實施制裁,也不會廢除對緬提供的普惠制(GSP)待遇。”近日,歐盟駐緬甸代表處發言人說,“歐盟希望緬甸的民主轉型有良好進展。對於若開邦事件的處理,緬甸需要作出堅定的建設性決定。”


歐盟正考慮向緬甸實施貿易制裁 緬成衣業將遭受“毀滅性”打擊?

該發言人還表示:“作為對緬甸的民主轉型認可,歐盟允許緬甸自由進入歐盟市場,也對緬恢復了普惠制待遇。該普惠制意味著歐盟對緬甸尊重人權、自由權的認可。希望緬甸珍惜歐盟對緬恢復的普惠制待遇。”

但隨後西方媒體發佈消息稱,歐盟正考慮向緬甸實施貿易制裁,可能取消緬甸貨品免稅進入歐盟的待遇。這為正在有序推進、已進入“攻堅階段”的緬甸歐盟投資保護協定簽署蒙上了一層陰影。還有分析稱,一旦制裁重啟,將對剛剛有所起色的輕工製造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歐盟正考慮向緬甸實施貿易制裁 緬成衣業將遭受“毀滅性”打擊?

據路透社的報道,歐盟委員會正研究具體制裁清單,可能包括緬甸紡織業,但相信不會立即實施。報道相信歐盟會啟動六個月的調查程序,如果緬甸當局滿足人道和民主要求,制裁可以毋須實施。

有歐盟官員表示,關注一旦實施制裁對緬甸的影響,但強調不能漠視聯合國八月有關“若開問題”的報告。

截止發稿時,緬甸官方未對以上報道進行回應。

有分析認為,歐盟一旦重啟對緬制裁,將對剛剛有所起色的緬甸輕工製造業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以紡織成衣業為例,根據統計分析,今年歐盟向緬甸訂購成衣訂單將同比去年翻一番,從去年出口創匯9000萬美元增加至今年的1.8億美元。僅在今年4月至8月,緬甸計件成衣出口創匯就達到了14.84億美元,成為該段時間內緬甸出口創匯的榜首行業。

另一方面,緬甸能夠吸引外資在緬設成衣廠的主要原因正是由於歐盟對緬甸給予的普惠制,緬甸本身的用工設廠成本相較東盟及周邊國家並沒有任何吸引力。一旦制裁重啟,勢必導致以計件(CMP)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成衣廠利潤大幅下降,從而導致大批外資成衣廠的“出走”。

歐盟正考慮向緬甸實施貿易制裁 緬成衣業將遭受“毀滅性”打擊?

歐盟於2013年4月22日宣佈對緬解除經貿制裁的決定。歐盟決定永久解除對緬甸除武器禁運以外的所有制裁,包括貿易制裁、經濟制裁以及對緬甸官員的制裁等。緬甸軍政府執政期間,歐盟取消對緬提供的普惠制待遇,到2013年才予以恢復。

今年(2018年)6月25日,歐盟以侵犯人權為由,對在若開邦北部任職的5名國防軍軍官和2名安全部隊隊員實施制裁,禁止他們到歐盟旅遊和凍結他們的財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